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会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认真投入地去做事,你就会找到它。
人的快乐,与人分享才会加倍;人的忧愁,与人分担才会减半。所以要时常与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对自己的惩罚。
有两件重要的东西你永远不能失去,那就是来自你心灵的力量和享受快乐的自由。如果改变不了现实,那你就改变自己。
面对困难和逆境是既不灰心、也不气馁,一定要保存着希望而顽强地生活着。
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害怕,随遇而安、平常的看待事情或许能有更好的局。每个人都会碰到挫折和失败,在你为失败而痛苦时,其实,你已经得到人生的经验。关键是你要有悟性,人生其实就是一连串的失与得,平和的心态可以让你活得更舒服。
一个人要想平常的看待事情,就要学会沉淀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的烦心事儿,有些事你越想忘掉却越不易忘掉,那就不要想去忘掉它,记住好了。就像一杯水,如果你不停地厌恶地振荡,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而如果你愿意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心灵不但不会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
一个人和疾病搏斗的最有效方法,并不是消极的杀死细菌或毒素,而是积极的设法使自己的身体强健起来。因为,当有充分的营养和休息后,身体自然而然的就能抵抗疾病。同样的道理,生命的天平常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摇摆不定,只要增加希望的分量,便能保住生命,也就可以让天平的指针,倾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所以,在处世智慧中,坚信与其和绝望搏斗,不如维持希望。
七、自律的心态
自律的心态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你要成功的干一番事业,或已经是一个成功者,或许你是一个平凡的人,哪怕只有一个成功的愿望也吧!你要具备自律,才能让自己成功或站住脚。
人,是社会人,生活在这茫茫人海里,要与不同的人或物、事打交道,因此就要注意自律。自律的心态分为内在自律和外在自律。人要自尊自爱,生活有节制,节奏鲜明,无规律而有章可循。
外在自律就是形象。形象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关键问题,所以应当注重形象,主要是行为、语言、体态、服饰上的好坏、美丑来体现出仪表的第一印象,要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言为心声,语言不仅反应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而且表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彬彬有礼的语言,热情亲切的话语,谦逊温和的语气和奇趣机警的应对,都能打动人心,令人折服。
举止文明,一举手,一投足,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仪表,都属于举止范畴。在举止中,温文尔雅是一种美,爽直豪放也是一种美,但都应当注意分寸,前者过分形同卑下,后者过分形同粗野。文明适度的举止包括许多细节,如在餐厅训的文明举止、工作场合的文明举止、日常生活中的文明举止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细节在一些书上都有介绍,本书就不再深入提及了。
因此,你要珍惜并处理好自己给人第一印象。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与人交往总是避免不了的。初次与人见面,你会在心理对他形成“第一印象”,包括对方的表情、气质、言谈举止、身材、相貌、品行、年龄、服饰等方面。当然与此同时,对方也会对你这些方面有直观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好是坏都很重要,它关系到与对方的交往是否会继续下去,而其形成多半是凭借于对方的外表特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美丽的外表比任何介绍信都更有推荐力”。其实很多有心人早已知道并留意这种心理效应,并将其巧妙地应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去应聘某合资企业文秘之类的工作时,一般不会穿随便地去面试,而会选择一身洁净大方,不甚华丽但很得体、质地尚好的服装;长发再好的女孩这时也应束起来,面部以淡妆为宜,这样会给人一种办事干练、沉稳的感觉。面与朋友相约去玩,若你只想展现自己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不妨穿着随意,自我感觉舒适就行。
能恰当地运用好“第一印象”的心理效应,会为你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也应当注意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和克服“第一印象”的消极作用,不要形成“先入为主”的认识偏差,这样就涉及到了另一种心理效应,即“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将对方的某一最初印象,不加分析地用来评判对方的其它品质。比如当一位衣着得体、文质彬彬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很可能就会使你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即这个人有学问、有修养等等。但经过接触久了,也许就会发现一些与他最初表现不符的行为,如虚伪、自私、心胸狭隘等,真的是“马是皮面光,肚里全是糠”。可是你还是凭借第一印象把他视为朋友,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很多时候都会害了自己。晕轮效应往往还能强化第一印象,使其更具有辐射性,这两个因素常常是相互作用的。
不管是“第一印象”或是“晕轮效应”,它的产生都与我们的经历有关。在人们的头脑中常存在对某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这也被称作为“定势效应。”只有要打破故有的成见,才能这种定势效应的产生。
而且这个第一印象还会连带产生一个“蝴蝶效应”,那就是如你的形象很好像,别人就会去模仿;别人的形象好,你也会去效法。
内在自律,就是五毒不粘,自我约束力及控制力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
一个拥有内在自律的人要具有良好的自我觉察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能及时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大多数时候能保持情绪平稳,或是即使有情绪波动,其波动幅度也不会大起大落、或大幅度情绪波动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对他人、对自己、对环境保持开放和信任的态度,思维灵活,包容性强,可接受和理解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差异性;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愿意他人交往。具有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
当人自满自大时,就会失去一个人应有的谦虚以及改过向上的念头。自满自大的人很容易犯过错。自大自满会是导致失败的根源。
情绪这头怪兽总在不时跳出来咬你一口,让你不知所措。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乱发脾气就绝不可取,要尽快根除这个坏习惯!如果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都几乎现成功无缘。
如何才能驯服情绪这头怪兽呢?
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当中情绪失控的次数超过一次,请你审视自己是否存在情绪疾病。乱发脾气不光让你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分数直线下降,有研究表明易怒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当你感觉自己有点怒火中烧准备大发雷霆的时候,要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你可以转过身去,缓慢的深呼吸几下,然后尽快的离开冲突的现场,这决不会在别人眼中会认为你是个懦夫。你可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或是找一个咖啡厅,听一些舒畅的轻音乐,久而久之,你就可以非常轻松的控制住自己的坏脾气了。当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并始终能够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且相当受人欢迎的人。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严。”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及带领团队遵守纪律的人。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总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最后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这就是自律的典型。
美国汽车公司总裁莫端要求秘书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即批阅,桔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必须批阅,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
一个人应该在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律。把自己的工作分出轻重缓急,条理分明,你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也使你的工作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却是一点一点地浪费你的时间。
八、感恩的心态
感恩的心态是成功的助推因素。首先要感恩时代,是时代给了你机遇,要感谢国家,让我们有一片发展空间;感恩父母,是父母让你来到这美好世界上,并支持我,爱你,庇护你成长;感恩一切支持你的朋友和对自己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