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平安纪事 > 第6部分

第6部分(1 / 2)

>不及呢,怎么还会生气?哦,我知道了,太女姐姐一定觉得我是个小肚鸡肠的人,要是太女姐姐这样觉得,我可真的要生气了哦!”

太女哈哈笑了起来,笑得很畅快,然后将手中的茶杯放在平安身旁的茶几上。到此时,太女的侍卫的脸色才平和下来,平安想装吧,装吧,一个比一个会装,这位最会装。

太女抬抬手把玉秀招到身边低声吩咐了几句,玉秀转身刚要出去,太女又说:“去把我书房里那个紫色的檀木箱子一起拿来吧。”玉秀愣愣,只好点头退下,不一会儿,玉秀手里捧着个匣子,后面侍人也托着个匣子走进来。

太女指指侍人手里的盘子,对七七说道:“今个公子受了委屈,还请公子不要见怪。”又指着玉秀手里的匣子对平安说:“这是送给妹妹的,算是我给妹妹的见面礼。”平安看七七的那个盘子里装的是一个个小金裸子,平安的眼睛立刻就贼亮贼亮的了。

再看自己手中的匣子十分精致,匣盖上雕刻着一个眼睛的图案。平安左按按右按按,却怎么也不开,太女笑笑,从自己脖子上解下一个小小的玉佩,摁在匣盖的眼睛里,匣盖应手而开,让平安失望的事匣内没有金银,只有一本书,还没有名字的。

平安尴尬地笑着说:“太女姐姐,这个您知道的我不爱看书,”玉秀哼的一声满脸悲愤之色,太女看了她一眼,玉秀只好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平安瞧见了说:“看来这是太女姐姐的稀罕物事,可是给我真没用,不如太女姐姐也送给我一匣子金子,我很喜欢的。”说着眼睛闪着精光。

太女不由一笑:“送出去的岂能收回?妹妹没看怎么知道没用?这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事,与我也是没用的东西,妹妹要是喜欢金银,这个给妹妹吧!”说着将匣子关上,把那个玉佩塞到平安的手中:“只要妹妹喜欢,这些就都拿去换钱,也不值什么,只求能搏妹妹一笑而已。”说完不等平安说话,就将轮椅推后,淡淡地说:“今日我也乏了,你们也回去休息吧。”

平安看太女态度坚决,而且脸上却有疲惫之色,就起身告辞了往外走。快走到门口时,平安感觉到某种相同的气息,让她的心紧紧一缩。蓦地转回头,大殿的中间太女坐在轮椅上,脸在夜明珠的照映下泛着莹白的光泽,她的身形在宽阔的殿堂下,显得那么瘦小而寂寞。

平安愣愣地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那似乎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那个已经模糊面目的男人,也是散发着这样不祥的气息,那男人的身形在昏黄的灯光下,孤独着,寂寞着,诱惑了她的心,曾经让她像飞蛾一样义无反顾,她伸出手想抚平那哀伤,却注定被烧成了一场灰烬。

所有人都奇怪地看着平安,太女觉得平安的眼神,似乎在看着自己,又似乎不是。那眼神穿过自己的身体飞向另一个地方,太女为这一刻的平安感到震惊,刚想开口说话。七七拉住平安伸出的手,轻轻地说:“平安!”平安像从梦中惊醒一样,被七七牵着的手顿时汗湿了。

平安茫然地看了一眼七七,仿佛要从他的眼中得到了某种力量。平安飞快地转过头,走到太女身前,蹲下身子,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变成绿紫色的双眸和太女的眼眸对视着,沉声说道:“你想死吗?”太女镇静地看着平安,掩藏着心底的惊涛骇浪,平安伸出手似乎想要抚摸太女的脸:“或许我感觉错了,你这样的······”平安摇摇头,闭了闭眼睛:“真像啊,如果你真的曾经这样想,请······”平安凑近太女的耳边:“不要这样做。”

太女压制住心底的讶异缓缓地说:“你不明白······”平安截断了她的话,斩钉截铁地说:“我明白。”说着急速地站起身来,由于动作过大,将太女的轮椅向后推去,太女身后稍远处的玉秀急步上前,稳住了轮椅,脸上已经变了颜色:“大胆,你要做什么?”平安的眼睛清明起来,深深地看了太女一眼,一句话没有说转身就离开了东宫。

玉秀急急地问:“太女,您没事吧?这个人太不懂规矩了,太女······”太女将手摆了摆,盯着平安离去的方向,半晌才若有所思地说:“我累了,早点歇了吧。”

正文 第九章

这一个月的时间,书芳苑的侍人都琢磨出来了宜宁郡王这个主子,再加上郡王的父亲和七公子这两个算是半个主子的都是好脾气的。然而今天从惠帝的寿宴上回来,郡王阴沉的脸,搞得那几个有几分姿色,平时都黏在郡王身边的侍人也不敢上前。

郡王这加起来两个主子的三个人,照例晚上都是不要人上夜的。平安把侍人撵出去了后,打开太女送的匣子拿出书来看了看,越看心越烦,终于忍无可忍地把书扔回匣子里。

出了门,平安走到七七的房门前,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敲门,门就已经开了,七七站在门里,两人深深地看了一眼,平安觉得这气氛不错,很有点情人之间的对视感觉,刚想开口说话,正屋的门也开了,秦子路走了出来,看着两人,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

平安挠挠头说:“一起看月亮吧!”······

第二天,等传君后懿旨的侍人到的时候,书芳院的侍人都着忙地找郡王,可怜这加起来两个主子的三个人一个也没找到。张氏的汗都下来了,正要回禀惠帝,这郡王丢了干系可大了。

却听见屋脊上懒洋洋的声音:“这都干什么呢?慌慌张张的。”不是平安是谁?······

传懿旨的侍人见了这一出不由得好笑,心想谁见过郡王上屋顶的,这是个新鲜事,一定要禀报君后让君后乐呵乐呵。

卢君后却是笑不出的,这昨晚惠帝寿宴上平安出尽了风头,任谁都能看出平安在兵器一道是真有才华。但是到最后平安也只得了钱财方面的利,没有委以实职,卢君后心中着实松了一口气,但这惠帝心里倒底对平安有什么安排,卢君后怎么也揣摩不出来。

到了临终席惠帝才问起为平安选元官的事。卢君后脸上有点难看了,这平安刚回来那会,惠帝确实提过让君后为平安选元官。

君后没当回事,选元官这事在君后看来不过是个笑话,哪有元官是选的,一般都是家里长辈安排好的老成稳重的,开了脸安排在屋里的。还有就是自个儿偷腥的,因为是元官家里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个小爷的名分。

所以君后就指了四个大点的稍有姿色的侍人,让贾氏调教了安排在平安身边,心道这平安不过乡下来的丫头,哪见过这样的美色,没几天还不就成了事,就算惠帝以后问起也好有个说法。

谁知一个月过去了,这几个侍人见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在平安眼前晃悠,平安连正眼都没看。听了贾氏的回禀,君后犹豫了一下,出了下策,这世上哪个女人经得起撩拨的,就让贾氏选了一个去自荐枕席了。

结果倒好,当晚这侍人裹了个被子被放在门外,被选中的侍人死了的心都有了。结果平安说这是毛病一定要治,是梦游症,治不好会出大事,一连声叫人请医生来看。硬是给开了安神的药,这事才算揭过去了。

这么一闹腾,君后以为平安是不开窍,也懒得理她,乐得这样才好,混个几年再说。谁知寿宴时惠帝又提到这事了,君后只好把前情大概说了一番,惠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君后,看的君后心里直发毛:“陛下,这宜宁郡王似乎还不知人事,要不等明年郡王冠礼了再议。”

惠帝一笑:“不知人事啊!君后乃是我大梁的国母,找几个官宦人家的公子给郡王选选有何难,明个朕觉得就不错,招几个进宫给平安相看吧,一天不行就两天,一天换几个总要找到平安自己喜欢的。”

君后这才揣摩出味道出来,敢情自己送的那几个郡王是没看中啊。这惠帝的意思是这郡王的元官,要在官宦人家的公子里选。这就不是一般的元官了,看来是要给个君的名分的。这又提到国母了是什么意思?君后不由得握紧了拳头,这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于是君后和贴身的近侍合计了一晚上,早上一起来就传了几道钧旨,得了准信就叫人到书芳苑去和平安说,让她晚上到飞霞殿来赴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