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女帝师(出书版) > 女帝师(出书版)第293部分

女帝师(出书版)第293部分(1 / 2)

>  她看向我时,慈母的温柔神色渐渐褪去,脸上却并无一丝哀伤之色。她的女儿原本十分活泼,见了我顿时缄口不言,一双大眼睛不断地瞟我。她的眼睛像极了朱云,也像我的母亲。高曈唤乳母将女儿抱走,这才请我同坐在窗下。茶具都是陶器,床帐也是我昔年在寿光时绿萼所缝制的旧物。屋子窄小简陋,没有一件花草摆饰。其实高曈并没有被废为庶人,根本不必如此简朴。

我环视一周,问道:“妹妹这些日子可还好么?”

高曈微笑道:“匆匆出京,又要张罗房舍用度,是累了些。今日才歇过来。”说罢望着我腮下的伤痕道,“二姐怎么受伤了?”

我笑道:“无妨,一点皮外伤,已经开始愈合了。”我和玉枢都不在母亲身边,一切全赖高曈照料。短短数日,便起了木屋与佛堂,家中一切都料理得井井有条,确是辛苦劳累:“倒是妹妹,实在费心了。”

高曈微微一笑:“不过是些居家琐事,倒也不算什么。真正让瞳儿费神劳累的,是心里那些捉摸不透的事。不知二姐肯为妹妹解惑么?”

高曈一向温柔谨慎,甚而有些压抑,从来不曾如此直白。我一怔,竟不知如何作答,只端着茶盏,望着窗外一株梨树发呆。目光掠过梨树,掠过矮墙,便能看见弥河的零星波光。

高曈见我不应,转而问道:“不知二姐几时回京呢?”

她的第二个问题仍是如此直白。我垂眸一笑:“真是瞒不过妹妹。这一次回来,母亲似乎不愿见到我,过两日我便回京了。”

高曈笑叹:“回京也好。这会儿二姐当然更记挂兄长才是。”

我忽然醒悟过来,她的兄长如今大权在握,说不定过些日子便要登基。她是有功于高旸的,日后富贵权势不可限量,实在不必像昔日那般“温柔谨慎”了。她的话不但直白,嘲讽之意更是丝毫不加掩饰。我低头一笑,并不作答。

高曈见窗外乳母抱着孩子去远了,索性低声问道:“是二姐告发朱云的吧?”

虽然我早有预备,仍见杯中的眸光微微一颤。我不动声色地放下茶盏:“难道不是妹妹将证物藏起,静待大理寺上门搜查的么?”

高曈不屑道:“二姐这样聪明,如何不明白这是兄长为了保全母亲与一双儿女故意这样说的。我哪里有能耐藏起他的东西?”说罢以一柄白绢纨扇掩口,眸光似弥河的波光一般炫目,“本来我还有些担心,谁知竟也无人拆穿我们兄妹。二姐说,巧不巧?”

我欠身道:“妹妹是我朱氏一门的救命恩人。”

高曈冷冷道:“他为兄长做下那样惊天动地的事,兄长若不能保全他的老母妻小,未免也太令人寒心。”

弑君篡位,有何稀奇?难得为虎作伥之人除却身死,竟能保住全族的性命,这也算绝无仅有了。朱云自幼跟随高旸,高旸待他,毕竟有些不同。我的口气亦不觉含了嘲讽之意:“妹妹所言甚是。”停一停,又道,“还是不要说这些了,免得母亲听了伤心。妹妹常日的心思还是用在两个孩儿身上的好。”说罢起身下榻,“我回去了,妹妹好生歇息吧。”

高曈有些急了,提高了声音道:“妹妹说二姐告发了朱云,为何二姐竟不分辩?如此岂非默认?”

这些日子,我已说了太多谎言,实在无力再重复一次。我宁定片刻,缓缓转身,望着她的眼睛,沉静道:“我出京之前,信王已然质问过我,我也分辩过了。家门不幸,何必多言?”

高曈道:“兄长不是精细之人,纵然怀疑二姐,却拿不住真凭实据。”说着目光在我的伤痕处转了一轮,“二姐受伤了,兄长格外怜爱,所以放二姐回来了。”

这般挑衅的目光和口气,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信王没有真凭实据,难道妹妹有?”

第三十一章 至圣之士

初夏时分,日光灼热。高曈一身天青色布袍,端然高坐,像一块透着幽蓝光芒的冰,坚冷淡然,永远也化不去。高曈摇头道:“并没有。妹妹也只是猜测罢了。”

我微笑道:“愿闻其详。”

高曈笑道:“我知道二姐能谋善断,且容妹妹胆大一回,班门弄斧了。那一日二姐回家来,答应妹妹晚间问一问朱云究竟在寻找何物,二姐还记得么?”

“记得。”

高曈道:“二姐那日晚间的确回家来了,故意当着母亲的面蜻蜓点水般问过,便不再追究。妹妹当时便觉得奇怪,朱云趁二姐不在,几乎曾将二姐府上抄家,二姐既不生气也不好奇,竟如此轻轻放过,实在不像平日里事事求真的二姐。妹妹细细想过,大约也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二姐早就知道朱云在寻些什么,不但知道,还将他的衣物藏起。所以不想问,也不便问。”

我不觉失笑。不想那一日的缄默,竟成了我的破绽。“原来不忍追问,倒成了口实。”

高曈道:“妹妹听兄长说,是靴子上的一对‘杏’字实实在在证明朱云曾潜伏畋园弑君。这个‘杏’字,当真耐人寻味。除了二姐府里的银杏姑娘,谁又知道那双靴子上竟绣了一对‘杏’字呢?能这样快就找到证物并藏起来,会是我这样一个自始至终都懵懂无知的人所为么?还有一事,原本邵姡б讶怀腥献约哼本罄硭潞陀诽ǖ墓僭保嶂勒驹谏蹔'的位置,弹子是打不上山的呢?会特特去寻一个更近的所在,想来唯有擅断与精通火器的二姐了。”

若非府里人,谁也不会知道朱云与银杏的往事。高旸不知道,施哲更不知道,谁也不会将弑君这样的大事与银杏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丫头联系起来,唯有高曈。我不禁心悦诚服:“‘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98'。”

高曈笑道:“妹妹所言,确是虚词,那‘杏’字也未必就是‘银杏’的‘杏’。二姐听罢便了,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我笑道:“妹妹有此疑心,为何不告诉信王?”

“二姐怎知我没有告诉兄长?”

“信王若像妹妹这样想过,我还能好端端地来青州么?”

高曈笑道:“妹妹之所以没有告诉兄长,一来我没有真凭实据,胡乱说话,只怕惹兄长生气。二来妹妹深知,就算兄长质问二姐一千次一万次,他心中仍是不愿相信二姐与他作对。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多口?只可怜嫂嫂,我能想到的,她必也能想得到,若贸然向兄长提起,只怕要失宠了。”

我失笑,不觉自嘲道:“信王执掌大权,我哪里敢这般肆无忌惮?只是妹妹不告诉信王,便不怕我暗中再坏他的事么?”

高曈哈哈一笑:“龙椅谁不想坐?坐不坐得上,坐不坐得稳,却要看天命。兄长弑君的谋算,经李万通传扬,早已天下皆知,即便兄长否认一万次,也是无用。妹妹比不得二姐胸有大志,亦无谋算襄助兄长。妹妹只想在青州,侍奉母亲,教养孩子。”

高曈是高旸的亲妹妹,素日与兄嫂亲厚,不想在高旸谋夺皇位的事上,竟有几分超脱。我甚是意外,不禁含一丝感激道:“惭愧。”

高曈道:“若姐姐改变主意,留在青州教我的两个孩儿念书,那就更好了。”见我不答,只抚着竹几上的《论语》淡然一笑,“也是,我的孩儿怎与玉枢姐姐的孩儿相比?只有皇子皇孙,才有二姐亲授的福气。”

忽听一声儿啼,却是乳母抱了高曈的幼子慌慌张张寻了过来。那孩子本来扯着嗓子号哭,在乳母怀中张牙舞爪,一转头见高曈远远地在窗下坐着,顿时破涕为笑。我叹道:“皇子皇孙的福气,却也难说得很。”

陪母亲在观音前跪了几日,倒也安静。我想忏悔,然而翻来覆去心中只有痛恨。数日后,连我自己也觉得太铁石心肠了些,面对观音的慈眉善目,终于有些惭愧了。在佛堂跪得累了,便与高曈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散步,偶尔也陪高曈会客。唯有母亲,从早至晚,一直将自己关在佛堂之中。

小钱终于从青州回来了,说是将两个丫头一并嫁给了城中的一户桶匠兄弟,虽非富贵,却也安宁。最可贵的,是两个丫头依然在一起。绿萼听罢笑道:“奴婢还以为,钱管家会将两个丫头卖去大户人家做妾呢,倒肯如此费心,怨不得用了这许多日。”

银杏笑道:“在大户人家做妾还不如留在咱们府里。京中谁不知道,姑娘待奴婢们是最好不过的。不是比给土财主当妾侍好上千万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