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竺Α!蔽已矍耙涣粒秽帕艘簧V惶佑值溃罢獍肽暌岳矗右恢钡P乃嵩诒澈笸彼蹲印H缃耢辉诩矗P幕岵换嵋蛭约旱溺⒙盗诵磐醯拇蠹啤T僬呋侍笥辛松碓校慌赂映詹R琅究矗颖砻嫠湮奘拢翟蚩熘С挪蛔×恕V拦媚锝裢硪ィ匾饫四盖缀推薅阕弊胖谌说拿妫媚镒懿缓镁扛实椎摹P叶戏蛉嘶胤咳ィ媚镆哺巳ァ9右欢ㄋ闪艘豢谄亍!彼蛋找凰始纾匾恍Α?br />
我笑道:“你怎么也和绿萼似的,藏不住话了。”
银杏笑道:“奴婢很怕公子心虚之下告诉姑娘实情,这样咱们反而不好行事了。幸而问过一次也就罢了,从此以后可以不必再问。”
我眼也不抬道:“这一次虽过了,却还要防备他承受不住时,向我吐露实情。”
恰逢绿萼刚刚洗了头发进来,一张脸被热气蒸得通红。散着裤腿,肩头搭着巾子。“这世上也就姑娘最奇怪了,别人都盼着罪人认罪,姑娘偏偏盼公子不认罪。”
朱云若真向我坦诚一切,我便算入了信王一党,从此想要自行其是,怕是不能了。更不用说出京云游,脱离他们的视线。我想了想,翻了个身道:“只怕不等九锡,皇太后就要禅位了。朱云会愈加焦躁,得防着些。咱们还是出京去避一避的好。”
银杏一拍手道:“这个主意好,不知姑娘打算去哪里?”
我笑道:“我的伤好了,论理也该出京去了。”说着以书抵颌,“嗯……那就回青州好了。”
银杏笑道:“青州是姑娘的旧居,姑娘说回寿光养病,于谁都没有妨害,也不大会引起谁的猜疑。”
绿萼道:“去青州好。奴婢明日就给姑娘收拾出门的物事。”
银杏笑道:“平日里,绿萼姐姐总是嫌我们出门的时间太长,这一回倒很顺从。”
绿萼拿起发梢甩了银杏一肩的水点子:“你们以前是闲逛,这一回是回乡,又是办正事,怎能一样?”
银杏笑道:“那奴婢明日就将仁和屯的旧屋子收拾出来,这样姑娘就能早点过去住了。”
绿萼奇道:“收拾仁和屯的旧屋子做什么?”
银杏道:“姑娘出京,本是为了避开公子。可出京这样的大事,总得知会宫里。这一请示,少则一日半日,多则一个月也是有的。先把仁和屯的旧屋子收拾出来,姑娘好去住的。”
我颔首道:“银杏思虑周全。离京前总该去看一看父亲和芳馨姑姑才是。”
今夜该绿萼值夜,好容易她晾干了头发,我二人回房就寝时,子时已过。半睡半醒之间,我仿佛听见绿萼的叹息。床帐中透进一丝凉风,我忽而醒了过来。揭开帐子一瞧,只见绿萼开了窗子,抱臂独立。漫天的星斗蜂拥而入,地毯微微发亮,像落了一地银色尘埃。她的影子很长,笔直延伸到我的面前。
平日里她总是很警醒,今夜我已经坐起身,她却仍然不觉。我笑道:“绿萼,怎的不睡?”
绿萼吓了一跳,连忙关上窗户,又点了灯,笑道:“姑娘醒了,是要喝水么?”
我点一点头。绿萼服侍我喝过水,我又笑问:“我好像听到你在叹气,是有什么心事么?”
绿萼微微局促:“也没什么,就是睡不着。”
“为何?”
“在宫里太过闲散,一出宫就像有千头万绪在等着奴婢,奴婢愚笨,得好好想一想才行。”她语带惶惑与伤感,我一怔,竟不知从何宽慰起。绿萼又道,“若不是京城情势剧变,奴婢大约也没什么机会日日跟在姑娘的身边。奴婢看着姑娘费心筹谋,自也免不了想一想将来的事。”说着微微一笑,“姑娘,皇太后真的会将皇位让给信王么?”
我如实道:“信王苦熬多年,就是为了这一日。即使皇太后不愿意,信王也会逼迫皇太后让出皇位。禅位是好听的,不说废帝便是客气了。”
绿萼不解道:“太宗还有儿子在,信王凭什么当皇帝?难道群臣不会反对么?”
我笑道:“群臣当然有反对的,然而倘若皇太后自己都不想要这江山了,旁人再反对,又有什么用?更何况信王是太祖的长孙,功勋素著,禅位于这样的长君,也是名正言顺。”
绿萼低了头,叹息道:“奴婢竟不知道皇太后有这样大的权力。”
我失笑:“原来你睡不着,是在想这些么?”
绿萼的脸被烛光照得通红,扁起嘴道:“姑娘不准笑话奴婢。”
我娓娓道:“皇太后即使不临朝,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当年汉昭帝英年早逝,霍光承上官太后诏,先是迎立昌邑哀王之子刘贺为帝。后刘贺行淫乱,霍光与群臣上白上官太后,痛陈刘贺不能承宗庙之故。于是上官太后下诏,摒斥随昌邑王入京的属臣。太后披珠襦,盛装坐朝,侍卫数百人持戟陈列,召刘贺伏地听诏。于是废刘贺,立宣帝。史书上官太后传载:光与太后共废王贺,立孝宣帝。”'77'
绿萼颔首道:“霍光的事,奴婢听姑娘说过。可这分明是霍光在行废立之事,又不是上官太后。”
我叹道:“霍光再强横,在名义上也只是臣子。若无皇太后的诏书,一来无法争取人心,恐酿成变乱;二来即便强势废帝,在史书上也只能落个乱臣贼子的罪名。所以即使是霍光这样的权臣,要行废立之事,若无皇太后的一纸诏书,在名分上终究是亏了。当今太后就好比当年的上官太后,尊贵无匹,至亲信王又掌握朝政和兵权。若不行废立之事,那才奇怪呢。”
绿萼道:“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行事的么?”
我笑道:“不错,禅让或当朝太后废立,是改朝换代最温和、最符合法统的方式。即便血流漂橹、涂炭万里,大多数的帝王仍是经禅让取得皇位的,如此在名义上,方无可挑剔。信王虽是太祖的长孙,也积了一些功劳,可毕竟不是太宗的子孙。而太宗现有两个皇子在世,论亲疏,皇位也该轮到他们坐。信王要获得皇位,唯有皇太后愿意禅让,方才不失人心。”
绿萼想了想道:“那皇太后究竟是心甘情愿的,还是被信王所逼迫?”
我笑道:“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信王一纸诏书在手,谁也奈何他不得。”
绿萼叹道:“这样看来,信王是非登基不可了。只怕姑娘费尽心力,也阻止不了信王。”
若无一百分的好处,高旸如何会使二百分的力气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刺杀高曜?哪怕昌王真的引回鹘南下,哪怕汴城已被重重围住,哪怕天翻地覆、四夷腾越,哪怕人心尽失,人人侧目,哪怕今日生、明日死,高旸也必会称帝。我坦然道:“这是自然。”
绿萼垂头道:“朝政上的事情,奴婢当真是不懂。奴婢也不如银杏妹妹,能帮上姑娘。”
我笑道:“谁说的?我被困在信王府的时候,多亏你当机立断,指点银杏和刘钜去找施大人,我才能查到朱云刺杀先帝的铁证。若不是你,我用什么来筹谋呢?”
绿萼垂眸一笑,微微出神,好一会儿才又问道:“咱们真的能为先帝复仇么?”
我摇头道:“我也不知道。‘竭节而赴义者我也,成之与败者时也’'78'。我虽远称不上‘竭节赴义’,但先帝被刺,我没有别的路可走。”
绿萼嗯了一声,认真道:“恕奴婢直言,其实先帝已然崩逝,姑娘大可不必如此执着。奴婢不是怕死,只是人生短短数十年,姑娘已经操劳了半生,何必总是为难自己?除了父母之仇,有什么仇是非报不可的?”
隐秘而深藏的恨自心底汹涌而出,那冰寒窒息、敲骨吸髓的痛楚,足以令我拼尽余生相抗。绿萼和银杏终究还是不懂。我已无力分辩,连支撑身体的力气也阒然散去,帐顶的暗红似层层叠叠的血色胀满我的双眼,教人涩然落泪。我叹道:“别胡思乱想了,好好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