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br />
知道秦妈妈说的是子嗣的问题,楚维琳脸上微微一红,点头应了。
秦妈妈怕说多了引得楚维琳反感,就点到为止,等方妈妈抱了霖哥儿进来,又逗了一会儿孩子,便起身告退了。
宝莲送秦妈妈出去。
秦妈妈拍了拍宝莲的手,道:“奶奶真心实意为你考量,你自己千万不要胡思乱想,穆家那位爷,除了那个传言之外,还真是挑不出什么来,咱们是做下人出身的,即便是主子们看重,也还是下人,穆家虽是白丁,但好在吃穿不愁,仔细过起日子来,还是有盼头的。别一心就想嫁个读书人,一年又一年地熬。”
这是秦妈妈的心里话,她当初就是一心要嫁个读书人,想有个好前程,可功名哪里是那么容易得来的?熬到了最后,男人只剩下一身书卷迂腐味,家里只剩下揭不开的锅了。
宝莲抿唇点头,道:“娘,我晓得的。之前我去那胭脂铺子看过,是个做正经生意的,人家要是不嫌弃我,我又怎么会嫌弃别人。”
有了宝莲这句话,秦妈妈安心不少,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宝莲和秦妈妈答应了,常郁昀只好帮楚维琳再跑了一次腿,穆贤云看他乐在其中的样子,多少有些羡慕,道:“我也等着过叫妻子指东指西的日子了。”
穆贤云请了媒人上门提亲,词儿都是现成的,说是宝莲曾经去铺子里买过东西,穆贤云对她一见钟情,多番打听之下,晓得是常府里五奶奶身边的大丫鬟,便厚颜来提亲了。
两人交换了八字,楚维琳与媒人道:“虽是我的丫鬟,但她也是自由身,出嫁要从她娘家那里上轿的,妈妈合了八字,也请去那里知会一声。”
两家出手的赏银都大方,媒人自是满口答应。
常府里,晓得宝莲在说亲了,不少人过来道喜。
宝莲叫她们哄得红了脸,让宝槿拦在外人,一个人躲进了屋里去,听着外头嬉闹打趣声,渐渐生出一股子寂寞来。
她从小在大宅子里长大,各房各院那么多丫鬟婆子,时时都是热闹的,等嫁出去了,穆家虽有些银子,可家宅与常府、楚府是比不得的,到时候难免冷清。
她是个爱热闹的,最不喜欢的就是冷清。
宝槿把嬉笑的人劝了回去,推门进来,见宝莲趴在桌上,不由问:“怎么了?姐姐不高兴?”
宝莲摇了摇头:“就是想着,往后没有这么热闹了。”
宝槿一怔,想明白宝莲的意思,劝道:“以后你就是当家奶奶了,哪儿还能跟现在一样,与那么多人说笑话?对了,不是说,穆家那一位是想娶一个能管账管事儿的媳妇吗?姐姐真怕寂寞,日日上铺子里去,那铺子生意那么好,人来人往的,可热闹了。”
宝槿说得生动,宝莲忍俊不禁,捏了捏宝槿的鼻尖,道:“有道理,我上回去那胭脂铺子,客人就没断过。”
三日后,媒人再次登门,宝莲和穆贤云的八字相合,穆家想在年前就娶了媳妇过门。(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准备(二)
九月已经过了大半,若是年前出嫁……
楚维琳算了算日子,腊月里不兴婚嫁,最晚就是拖到十一月底,这么一算,其实最多也才两个月了。
未免太赶了些。
宝莲平日里挺有主意的一个人,遇上了自个儿的大事体,突然就没了主意,只让楚维琳做主。
李德安家的悄悄和楚维琳商量:“奶奶,不如还是拖他家一拖?原本就是咱们这儿先提出来的,还依着他们的意思急匆匆把婚事办了,人家会不会低瞧了宝莲姑娘?”
听着是有一番道理,不过,既然是结亲,那还是有商有量的好,两家都不刻意为难,这喜事办起来才有滋有味的。
楚维琳与媒人商议,想知道穆家那儿着急的原因。
那媒人也不隐瞒,仔细说了穆家的情况:“五奶奶您也是晓得的,穆家那儿,宅子里没有一个主事的女人。穆家那位老爷病了许久了,穆东家又是忙碌的生意人,哪里有心思放在年节上呢。穆老爷就想,早些娶个儿媳妇,把家里操持起来,热热闹闹过个年,也是讨个好彩头,新的一年事事顺畅。”
商户做生意讲究吉利,新年新气象,有个好彩头大吉大利。
楚维琳理解,等送走了媒人,又和宝莲单独商议起来。
宝莲红着脸道:“既然他家这么说了,总不好拒绝了。”
楚维琳又使人和秦妈妈说了声,便让流玉不再给宝莲排值,叫她安心准备出嫁要用的东西去。
怕时间太紧,楚维琳又与宝莲道:“若自个儿实在来不及,让宝槿帮着你一道赶一赶,就是女红要费工夫,其他的事情,你就莫操心了。”
宝莲应下了。
楚维琳头一回操持丫鬟的婚事,一时也是忙碌。
秦妈妈进府来,见楚维琳正看嫁妆单子。笑着道:“奶奶太费心了。”
楚维琳把单子交到秦妈妈手中,道:“我左右没什么事体,宝莲又跟了我这么多年。”
秦妈妈瞄了一眼单子,上头列得五花八门的。各个门类该有的都有了,总共也有小二十抬,比得上京中小富人家嫁女了。
“奶奶,这不妥当吧?”秦妈妈心中忐忑,道。
楚维琳却不在意。道:“穆家有些底子,我这些都是比着他们送来的聘礼单子列的,总不能差太多。况且,我也没给宝莲添许多金贵东西,具是实用的,她这些年自个儿也攒了不少,奶娘不用在意。”
话是这么说的,秦妈妈还是有些迟疑,私底下与宝莲说了几句,宝莲摇着头道:“奶奶一片心意。我若一味推拒,反而不美了。”
秦妈妈听了这话,终是点了点头。
十月里,菊花开得正好,老祖宗爱菊,花圃里也种了不少稀罕的花种,这几日陆陆续续开了,仆妇们便送到了松龄院里来。
老祖宗带着众人赏花。
比之那几位颇有心得者,楚维琳就是外行瞧个热闹。
霖哥儿伸着胖嘟嘟的小手想去抓花,叫楚维琳拦住了。
老祖宗一盆一盆瞧。时不时点评几句,正说着话,仆妇从前头急匆匆跑进来,喜笑颜开道:“老祖宗。宫里送了赏赐来。”
老祖宗一怔。
那日交谈之后,柳氏便入了宫,她和贤妃娘娘到底谈得如何,楚维琳不知道,可事后只觉得柳氏和老祖宗的关系缓和不少,似是达成了协议。
而宫里面。除了六月里招了老祖宗进宫之外,对常府再没有什么动作。
而现在,竟然突然来了赏赐。
常恒翰兄弟出去迎内侍。
内侍笑盈盈进来,彼此一一问了安,那内侍与老祖宗道:“太后娘娘知道您爱菊,命杂家送几盆来给您观赏。”
老祖宗笑了,见盛放的菊花一盆一盆被搬进来,她心里略松了一口气,如今这般逢年过节赏赐下来,倒是和从前没什么两样了。
内侍有要事在身,不肯多留,收下了红封便离开了。
老祖宗仔仔细细看那几盆花,心情越发好了。
常恒淼考校常郁曜的功课,常郁曜日日埋头念书,他做人耿直,在学问上倒也有些天分,一一答了。
常恒淼很是满意,常郁昀听见些,不由回头望了一眼常郁曜。
楚维琳看在眼底,悄悄问他:“怎么了?”
常郁昀抿唇,道:“是下了番功夫的。”
楚维琳闻言,忍俊不禁,因着和涂氏关系不睦,常郁昀对常郁晚、常郁曜素来不亲近,会这般夸赞一句,倒是稀罕事情了。
秋风带着凉意,老祖宗怕几个孩子受不住,便没有叫他们冻着。
楚维琳抱着霖哥儿回了霁锦苑,流玉进来道:“楚府那儿,大奶奶过来了。”
楚维琳起身迎出去。
卢氏笑容满面,挽了楚维琳的手,道:“快让我瞧瞧霖哥儿。”
卢氏很是喜欢霖哥儿,每回来都少不得给霖哥儿带些玩意儿,也许是因为这些好玩的,霖哥儿懵懵懂懂地能记住卢氏,依依呀呀地伸手要抱。
卢氏把霖哥儿抱在怀里,与楚维琳道:“我刚才进来没瞧见宝莲和宝槿,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