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妈妈回去了,楚伦歆打发了人出去守着。独独留了楚维琳说话:“我是日夜盼着,维琬出阁半年了。这有了动静就有底了。维琳,听姑母一句劝,趁着年轻又是新婚,能早些怀一个是再好不过了的。别跟姑母一样。从前总想着生了个儿子可以缓一口气,结果这一缓,多少年都没信儿了。大把年纪好不容易有了,却是留不住。”
楚伦歆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楚维琳劝了几句,她拿帕子印了印眼角,道:“趁着好生养的时候,一定不能拖过去了。”
楚维琳自是应了。
隔了几日,日头正好,楚维琳递了帖子去了崇王府。
给心情大好的崇王妃请了安,才去了楚维琬屋里。
楚维琬正吃着安胎药,见楚维琳来了,赶忙招呼她坐下:“可算是想起来看看我了。”
一句玩笑话,之前她备嫁出不了门,如今嫁了人,不过也就两个月而已,哪里能时不时四处走动。
抬眼见楚维琬手上的珠串格外眼熟,楚维琳惊讶,道:“太后娘娘赏的?”
“是啊,”楚维琬应了一声,“听说也赏了你,你可要带上。”
说起珠串,自是说到了进宫谢恩上。为了楚维琬能怀上,慈惠宫里赏了珠串,楚维琬一诊出喜脉,自是要去磕头的。
太后受了她的规矩,仔细叮嘱她要养好身子,这头几个月最不能马虎,宣平侯府上,之前就是这么没了一个。
楚维琳不懂这话,便问了,才知前几个月,赵涵欣又滑了一胎。
赵涵欣出阁后不久就小产过一回,宣平侯府上当她是年纪小,没养好,安慰了一番也就过去了。
这一回再怀上,赵涵欣自个儿小心得不得了,可防不住荣和县主那个刁钻脾气,偏生宣平侯夫人宠爱女儿,根本不顾及媳妇的肚子,让赵涵欣生生给气得滑了胎。
慈惠宫里,荣和县主已经不似小时候一般得宠了,太后晓得后招她进宫训斥了一顿,可训是训了,想到宣平侯夫人都不把赵涵欣的肚子放在眼里,又觉得这事儿没滋味极了,更不愿意管那些事体了。
赵涵欣受了委屈无处说,小产后身子骨养不好,听说躺到了现在还下不了床。
楚维琳听罢,诧异之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宣平侯夫人和荣和县主的脾气,她前世领教过了,宣平侯夫人倒不是不看重子嗣,只是觉得靠“手段”进府的楚维琬也好,庶女出身的赵涵欣也罢,做个填房还马马虎虎,要生孩子,还需要打磨几年再说。
荣和县主是她的心头肉,自是怎么都要宠着护着的。
赵涵欣的性子又与楚维琬不同,不懂韬光养晦,与荣和县主针锋对麦芒,指不定要吃多少大亏,一病不起也是寻常。
一病不起?
楚维琳突然想通了什么,她不由吸了一口气,难怪赵家那般着急了。
若赵涵欣真的拖不住了,宣平侯府上旧事重提要娶找赵涵忆,她这回可不能以生病为由躲出京城,恐怕也没有哪个庶妹肯替她嫁人了。
赵涵忆自己不肯去,就要早早定下婚事,宣平侯府上再横,也做不成让赵涵忆退亲的事情。
季家想攀龙附凤,赵家想速战速决,两家一拍即合,况且季家势弱,可以由着赵家揉捏,赵涵忆也不怕在后院受气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花凋(四)
96活过来了。
这个月欠了5章,加上上个月的米分票加更1章,再加上5月的12章,总共18章要补上。
so,96会加油哒~~
明天双更!
…………………………………………………
各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为了自家前程谋划,哪里顾得上损不损他人利益。
叶家那儿,便是叶语妍身子骨不济,病死的和气死的,总归是不一样的,也难怪一个个都愤怒不已,这口气必须咽下,只是心里有多恨有多怨,楚维琳只从叶家仆妇们的眼神里就能窥得一角了。
至于宣平侯府那里,其中水深火热,从一开始,楚维琳就晓得,她微微摇了摇头,见这屋里也没有外人,便压着声儿与楚维琬道:“亏得那时候没有叫县主谋了去,否则……”
思及那一日情景,楚维琬眉宇之中添了些戚戚,荣和县主的品行如何,是他们宣平侯府上的事情,楚维瑚会那般待她,便是晓得庶妹的那些心思,偶尔也会有些钝钝的难受。
“我知道,姐妹都是缘分,却不可能段段都是善缘,我那时就想明白了这些,可说回来,到底是亲妹妹,怎么可能不心寒。”楚维琬叹息道,“也罢,我还有你这么个妹妹,人生该知足。”
说完,楚维琬自个儿先笑了起来。
那些事她不愿意再搁在心上了,她在这儿想得再多再深,也改变不了楚维瑚,除了庸人之扰,无所用处。
今日也是说到了赵家事情才又扯出了宣平侯府。楚维琳提起来,也就是感慨一句,楚维琬晓得她并无邀功的意思,道:“我倒是听说,宫里想早些定了县主的婚事,说是嫁了人,行事也能稳妥些。”
楚维琳眨了眨眼。荣和县主的脾性。别说是嫁人了,就算是当了娘,也不会改了的。
前世不就是如此?太后千挑万选了人家。县主嫁进去之后差点把夫家闹得翻了天,那边碍着是宫里赐婚的,敢怒不敢言,县主三五不时地回侯府里。哪一回没有再去找楚维琬晦气的?也就只有她亲娘亲哥容着她。
赵涵欣要指望着靠县主嫁出去来松口气,这算盘可就打错了。
也许冥冥之中这便是因果了。那时大赵氏和赵涵欣怎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转着心思折腾楚维琳,今生就怎么被宣平侯夫人和荣和县主折腾,想来,再撑上个两三年。大约也就是赵涵欣的极限了。
至于赵涵忆,楚维琳是越发觉得瞧不透她了。
明明是那么执念常郁昀的一个人,那年为何没有出现在竹苑?宣平侯府那里。是她又哭又闹地不肯嫁,才逼着赵涵欣上了轿。从前从赵涵欣口中听来的“姐妹情深”到了现在竟是一点儿也没瞧出来。
两人也不想多说赵家事体,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楚家。
楚维琬自个儿不方便回娘家,身边的陪房妈妈倒是半个月左右就会回府里一趟,上回过去,正巧碰见顾氏从娘家回来。
顾氏这次回娘家,脸上神色好看了许多,听说是楚维瑢收了那爱哭的脾性,整个人踏实了许多,即便是长辈们爱挑剔,与她丈夫婆母总归是能过到一块去了,自家小日子顺心起来,外头便是再有烦心事体,也能一样样越过去。
这些话,不仅仅是楚维琬听了高兴,楚维琳也松了一口气。
只要楚维瑢不胡思乱想,在顾家的日子没有那么难的,前世时她就做得很好,今生不该糊涂了。
正说着闲话,崇王妃那儿来人传话,说是杨昔诺进府了,一会就过来。
楚维琬回京之后,也没几个闺中密友,姐妹们不好时常来王府里,平日里能见到的同龄的姑娘也就只有杨昔诺了,几次交谈,只觉得是个爽利人,倒也添了许多好感。
楚维琳却是从及笄起就没有见过杨昔诺了。
正盼着呢,院子外头一阵问安声,杨昔诺随着丫鬟挑帘子进来:“我今日是来得巧了。”
楚维琳闻言就笑了。
自从父亲回京平反,杨家人的生活整个翻了一个个,杨家老太太只说了一样事体,便是她将来能够死在杨老将军为他们一家拼来的府邸里,落叶归根,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而杨昔诚成了书院里的红人,人人都想巴结,倒是唬得他只敢闷头念书。
杨昔诺成了半个宗亲,因着崇王妃喜欢,常常被叫进府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