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妈妈很快就带了人过来了,似是怕被人抢走了这个位子一般。
楚维琳起身到了院子里,细细打量着。
与印象里的并无分别,胖得有些过了,身上的衣服都显得有些紧。
郑妈妈见楚维琳打量,赔笑着道:“姑娘,这丫头是有些胖,模样差了些,但人还机灵的。”
楚维琳掩唇笑了:“只在院子里做个二等,模样好些差些有什么打紧的,关键是肯做听话。”
“这个姑娘只管放心,肯定不马虎。”郑妈妈拍着胸脯打了包票。
楚维琳勾了唇角。
她用过一次,怎会不知,这丫头心机没有,也很听话,听宝莲的话,至于勤快,那是半点沾不上边的。
不过,既然打算收下,与其挑剔不如再卖个好。
“妈妈,都说女大十八变,过几年兴许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再抬举了也不是不行,”楚维琳又与那丫头道,“以后,就叫雁君吧。”
郑妈妈喜上眉梢,在侄女背上用力一拍:“还不赶紧给姑娘磕头。”
雁君憨笑了两声,跪下磕了头。
小丫鬟们的**素来都是宝莲在做,等楚维琳回了屋,郑妈妈对着雁君千叮咛万嘱咐,又与宝莲说了会儿话,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仲冬过半,府里的丫鬟婆子们已经嘀咕着腊月里的行事。
新裁的冬衣送来了,几个姐妹具是两套小袄、两条裙子,又添了一件兔毛斗篷。
楚维琳被陆妈妈催着一一试了,各处比划了一番大小才好,随后,陆妈妈又去伺候楚维琮试衣,回来时又是欢喜又是难过,楚维琮一年比一年长得俊秀,偏偏自家太太再也见不到一眼了。
陆妈妈感慨了半个时辰,叫外头传进来的消息惊了一惊,沉着脸不说话了。
楚维琳见此,把宝莲、宝槿都打发了,拉了陆妈妈去了内室,低声问道:“是什么事?”
陆妈妈来回踱了几步,下定了决心附耳与楚维琳道:“就是姑娘上回让奴婢去打听的事体。”
楚维琳一愣,等想起来要打听的事情,不禁心跳加速,追问道:“真有问题?”
“是。”陆妈妈点了点头。
虽在意料之中,可真的坐实了,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楚维琳深深吸了几口气,试着让自己平复下来:“妈妈详细与我说说。”
主仆两人一块坐下,怕隔墙有耳,声音压得极低。
那夜楚维琳提点之后,陆妈妈自然是上了心的,她去二房走了一圈。
二房那儿自打阮氏进了门之后,陆陆续续换了不少人,除了被楚维璟带去了前院的一个婆子两个丫鬟,孙氏从前的心腹一个不留,剩下来的也就是郑妈妈这种边缘人,两边都不得信任。
阮氏带进来的陪嫁定然是嘴严的,不用指望从她们嘴里轻易探得消息,万一叫她们起了疑心,更是适得其反。
其他人近不了阮氏的身,越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陆妈妈排摸了一下情况,并没有试探任何一个人,而是换了个方向,去寻已经被放出府的那些老人。
并不好找。
不清楚到底是去了哪儿,到底还在不在京里,陆妈妈又是一个内宅妇人,费了许多心思也无着落。也是老天注定,让她寻到了一个接生婆。
那婆子夫家姓张,娘家姓李,她的妯娌张陈氏就是替阮氏接生的人。
张家前年分了家,张陈氏跟着她男人离开了京城,妯娌两人自打那时候起就没见过,但这张李氏隐约记得些旧事。
京城里的接生婆子很多,有些做小老百姓生意,有些只进官宦人家,她们两个不高不低,偶尔能进大宅子里伺候一回,可为了生计,也不会推了小门小户。
那年京城里落雪早,十一月末时就已经积了厚厚一层。
阮氏因为月份不到,楚家没有备好产婆,等见了红了再四处去找,哪里还能找到最好的那几位?张陈氏运气好,那几日正巧歇在家中,被急急招进了府。
第三十六章 猫腻
打滚求收求票票
-------------------------
阮氏一举夺男,添盆时张陈氏拿得手软,回到家里兴致冲冲和张李氏道:“不愧是大户,官老爷家里,那亭台楼阁,吃穿用度,见都没见过哩,嫂嫂你看这金裸子,”张陈氏越说越高兴,咬了一口金裸子,差点崩了牙,“你是没见到,吃得可讲究了,这么多好东西喂下去,也难怪这不足月的孩子壮得跟足月了一样,哪里像隔壁王嫂子,早产了一个多月,娘俩个去了半条命。”
陆妈妈说完,睨了楚维琳一眼,见她拧眉沉思,便不再出声了。
楚维琳一个姑娘家不清楚,陆妈妈毕竟见多识广,生孩子就是鬼门关,足月生产的都很危险,未足月的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早产后母子平安的也不少,但“跟足月了一样”这种情况,陆妈妈闻所未闻。
想想楚维瑞,生在初冬,那年又格外寒冷,别说是病重夭折,连小病都没听说,这些年又养得十分平顺,哪里有点早产孩子的模样!
陆妈妈越想越气:“姑娘猜得定是没错,那阮氏的肚子显然不对!四老爷再不着调也不至于给别人养儿子,定是心知肚明的。可怜先四太太和九姑娘,还是我们太太……”
楚维琳握紧了陆妈妈的手,咬牙道:“妈妈,再查!若真的有猫腻,我就不信没点实质性的证据!”
陆妈妈重重点头,思忖了一番后,说了自家顾虑:“奴婢只恨自己是个女人,不能轻易出门,想找个人都不利索。”
楚维琳叫陆妈妈这一提点,心里有了主意。
她信任楚伦煜,可她清楚父亲的脾气,在有证据之前,父亲很难接受她所说的“真相”,她若强逼着父亲,只会让父亲痛苦;而楚维琮还小,不应该让他参合进来。
只剩下楚维璟。
正气、大胆又耿直的楚维璟,是不会坐视孙氏和楚维瑂死得不明不白的,只要有一丝线索,他都会去努力。
前世时,楚维琳曾经从流玉口中得知过闻老太太已经疑心了孙氏之死,这一世应该也会这么发展,若他们手上有证据,这事就能盖棺定论,有闻老太太出面,还怕治不了楚论肃和阮氏吗?
她倒要看看,平日里摆出一副温顺、和气、大方模样的阮氏,在知道大势已去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
楚维琳下定了决心,让陆妈妈去前院时悄悄给楚维璟递个信。
两人相约在琉璃苑。
从清晖苑走甬道去颐顺堂,行至半途拐进一小花园,绕过假山再往里走,便是琉璃苑了,再往深处去,能连通二房的后花园。
这里原是二老太爷楚证勉的小书房,七八年前楚证勉病故,慢慢的这儿也就荒废了。
到了时辰,吩咐了宝莲留守,又让宝槿掌了灯,陆妈妈扶着楚维琳出了清晖苑。
宝莲送到了门口,见这一路通往颐顺堂,便放心不少,也不再劝楚维琳多带些人手了。
宝槿亦以为去的是颐顺堂,提着灯笼缓缓走在前头,行至半途,突然楚维琳顿了脚步。
“宝槿,往左拐。”陆妈妈吩咐道。
下弦月下,整个宅院并不亮堂,左拐之后更是黑压压的,宝槿咋舌:“妈妈,这是要去二房?”
陆妈妈没有回答,只是扶着楚维琳往园子里去,宝槿见此,哪里敢耽搁,赶忙快走几步,越到前头照路。
行了一路,远远就瞧见琉璃苑外头有微弱光线,直到走近了,才看清是另一只灯笼。
“六姑娘。”提着灯笼的丫鬟福身请安,她眉目清秀,举止得体,名唤彩衣。
楚维琳冲她点了点头:“三哥哥呢?”
彩衣未答,只是抬手指了指。
琉璃苑内不见灯火,楚维琳顺着望去,费了些神儿才看清立在黑暗里的身影。
“宝槿,去前头守着。”吩咐完宝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