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妈妈听见响动,从后罩房过来,见宝槿站在外头,不由一愣,过来问道:“怎么了?”
宝槿指了指屋里,低声道:“宝莲姐姐与姑娘说话呢。”
陆妈妈了然点了点头:“姑娘若有事寻我,你让人到后头来。”
宝莲添了茶水,捧到楚维琳面前,等楚维琳接过去了,才细细理了理思绪,把打探来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姑娘,刚才在园子里说话的是彩玉和向妈妈。”宝莲说完,见楚维琳有些茫然,解释了一句,“都是**奶带进府里的。”
二爷楚维琨是黄氏亲生的嫡次子,前些年娶了苗氏进门,彩云和向妈妈是从苗家陪嫁进来的。
楚维琳抿唇想了想,她极少去长房,更是没有和两个嫂嫂有过来往,她们身边的人也只是隐约有个轮廓,却还对不上号。
见楚维琳示意往下说,宝莲又道:“两年前,大老太太院子里赏出来了四个丫鬟,两个送到了叶芜苑给了大爷与大奶奶,另两个给了二爷与**奶。彩玉心气高,又是**奶有心抬举之人,便与赏过来的丫鬟起了些争执。”
至于细碎事情,宝莲一个丫鬟不好与自家姑娘大大咧咧地说,楚维琳听了个粗略,也能明白过来。
对于兄嫂屋里的事体,楚维琳此刻并不关切,她在意的是满娘。
“向妈妈提到的满娘是哪个屋子的?”
宝莲闻言,面上有些尴尬,蹙眉立了会儿。
她去套过向婆子的话,向婆子支支吾吾东拉西扯,磨蹭了许久,才吐露了只言片语。
满娘这个名字,向婆子是从楚家一个老仆妇那儿偶然听来的,她心有好奇想要追问,那仆妇是一时说漏了嘴,再不敢细说了。
向婆子素来爱刨根问底,费了些心思才晓得了一二。
“是咱们老太爷和老太太屋里的。”宝莲硬着头皮道,“是老太爷成亲之前,老祖宗就赏下来的。一共赏了两个体面丫鬟,其中一个就是满娘,十分得老祖宗喜欢。其他的事体,向妈妈就再也不知道了。”
宝莲说罢,悄悄打量楚维琳神色,见她垂眸不语,心中不由打鼓,思前想后,终是把旁的事体也一块倒了出来:“奴婢算了算老太爷娶亲的时间,那时都还在旧都,并未进京,想着京里人不清楚,旧都那儿应当会有人记得,便去寻了随三姑娘去旧都伺候过的一位妈妈。因为是陈年旧事,那妈妈知晓得也不多,她只听说过老祖宗当年赏给几位老太爷的丫鬟到最后都是收了房的。”
宝莲说完,垂手静静站着,并不打搅楚维琳思考。
楚维琳捧着有些发凉的茶盏,愣怔望着自己绣了凤穿牡丹的裙摆。
鲜艳的丝线绣成精致牡丹,密密的针脚一批套一批,瞧不出半点儿疏漏。
这些旧事,应当是很清楚的,却像这凤穿牡丹一般,一批批叠在了最下面,只窥到一角。
那些都是老祖宗赏下来的,断不可能仅仅是一位通房,最少也是妾室。
而现在三老太爷的屋里,夏姨娘是章老太太的陪嫁开的脸,跟在任上的两个通房都还不到三十岁,从年纪和地位看,不可能是当年老祖宗赏下来的。
那么满娘和另一个丫鬟到底去了哪里?
楚维琬提到的姓桂的贵妾,是不是她们其中一位?
那日塔林里,老妪把她错认为满娘,又是不是向婆子所说的满娘呢?
最最重要的是,章老太太的心结是否真是和满娘有关?
“颐顺堂里……”楚维琳低低喃了一声。
宝莲听见了,俯下身问道:“姑娘还有什么吩咐?”
楚维琳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绕了一圈,还是咽了下去。颐顺堂里具是章老太太身边的老人了,轻易不会吐露些什么,之前让宝莲小心地去旁敲侧击还无妨,要是直接透露出“满娘”这个名字,只怕会落到章老太太耳朵里,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无事。”
宝莲见此,虽有疑惑,也没有再问。
隔了几日,颐顺堂里换了一副药方。
楚伦煜挂心章老太太身体,休沐时带了一对儿女去问安。
渝妈妈依旧把人拦在了院子了:“五老爷,老太太刚喝了药睡下。”
楚伦煜神情凝重,放低了声音与渝妈妈道:“妈妈,上一回朱大夫说三五天就能好了,怎么拖到了今日?”
“五老爷,您是知道的,老太太这是旧疾了。”渝妈妈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楚伦煜依旧不放心,往微启着一条缝儿的窗户里眺望,却是什么也瞧不清楚:“既是病中,也该让我们伺疾才好。”
渝妈妈闻言,愈发恭敬:“老太太说了,几位老爷平日里公务繁忙,不能叫她的身子骨给拖累了。几位爷和姑娘年纪都小,还是别往病榻前凑了,免得过了病气。奴婢几个会尽心尽力伺候老太太,还有夏姨娘一块,您放心吧。”
渝妈妈的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楚伦煜也不好坚持,领着孩子们退出来。
刚出了颐顺堂,便遇见了楚伦沣,兄弟两人交谈了几句,便也散了。
章老太太的病直到了月末才略好些,恢复了晨昏定省,只是精神依旧不好,盘腿坐在罗汉床上,半个身子倚在中间几子上。
楚维琛坐在章老太太身边,眼中含泪:“祖母病了这么久,家里上下都担心不已。”
章老太太闻言,没好气地瞥了楚维琛一眼:“担心什么?怕我就这么病过去了?”
楚维琛被章老太太的态度唬了一跳,一时不知说什么,只好悄悄向李氏求救。
---------
第二十六章 满娘
李氏赶忙接了话过去:“老太太,维琛这段日子日日下午都在抄写经文,这孩子有孝心,却不知道怎么表达,便关起门来抄经。”
章老太太的面上这才少了些怒气,颔首道:“既如此便把经文送来我瞧瞧。”
楚维琛赶紧应下,见楚维琳安静坐在一旁,正想为难几句,一想到章老太太喜怒不定,也不敢造次,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何氏从外头进来,向章老太太行了礼:“老太太,李和顺家的带了人来了。”
楚维琳一面行礼,一面透过窗子往外扫了一眼。
院子里站着七八个还未留头的小丫鬟,具是一身青色仆装。
楚维琳略一沉思便明白过来了,颐顺堂里要添两个小的。
章老太太坐直了身子,道:“让李和顺家的进来说话。”
李和顺家的四十岁上下年纪,微胖,管着府里小丫鬟们的**,她问了安,便垂手听吩咐。
“挑两个机灵的在院子里做事,先跟着冬青学规矩。”章老太太对何氏说完,又问李和顺家的,“家生子里头,没有十三四岁,聪慧懂事的,拨两个给维琳?”
楚维琳记得这事,听章老太太提及,也不惊讶,倒是楚维琛皱了皱眉头。
章老太太眼尖,哼了一声:“怎么?你屋里一等二等齐全,你妹妹屋里少了两个二等,我要添人你还不高兴?”
楚维琛被抓了个正着,慌忙解释:“祖母,我没有不高兴。”
章老太太不跟她废话,等着李和顺家的回话。
“回老太太,赵三儿家有个女儿正好十三岁,模样端正,人也机灵,奴婢领来给您瞧瞧。”李和顺家的赔笑道。
章老太太半阖着眼,声音有些疲惫:“让伦沣媳妇瞧了就好。”
李和顺家的应下,偷偷瞧了章老太太一眼,她很少来三房主子跟前,对章老太太的印象还是半年多前精神、严肃的模样,此刻一见这体虚的样子,不由怔了怔,复又想起眼前之人病了许久了。
楚维琳亦在回忆,她还记得赵三儿家的那个女儿。
前世何氏瞧着好,就让李和顺家的把人领到了清晖苑,因着是不进屋伺候的二等,楚维琳替她改名青芸后便交给宝莲管教。
青芸做事还算稳妥,平日里进出时见到,也算讨喜,陆妈妈夸过几句,说是过些年,兴许能提进屋里做事。
没想到的是,小半年后,赵三儿暴毙,章老太太最忌讳这些,让李和顺家的又把人领了回去。
记得青芸原本是叫……
楚维琳微蹙着眉头回忆,一个名字闪过脑海,紧接着一个念头又在心中浮现。
临时起意的事情,饶是楚维琳镇定性子都不禁背后冒出一层薄汗,只是试探的机会并不多,要是错了过这一次,下一回可就不晓得在哪儿了。
楚维琳压住心中波澜,装作随意问道:“李家妈妈,似乎赵三儿有三个女儿吧?是哪一个?”
“姑娘好记性。”李和顺家的没料到楚维琳这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