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瓶呀!”我问。
“等统一了台湾,我请你白吃三天,行了吧!”
“一言为定?”
“向主席保证!”
很快,几杯啤酒下肚,那汉奸如同在厕所排出的体液一样不再被我们提起。
老小吴与桐在微醉之际提起了他和陈菲的事。
没想到的是,他还有这胆儿。
就是在篮球赛的那天,我被张雪搀到了食堂,她说是还没见过输得这么漂亮的比赛,要和大家庆祝一下。同时,她还相当“礼貌”地拒绝了祁宇和陈菲的邀请,就几个字:“我们没那闲功夫。”
老小磨蹭到最后,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鼓足勇气走到陈菲身边,此时,陈菲正收拾她哥———祁宇的东西。老小想帮忙却不知从哪儿下手,于是硬生生地从陈菲手里抢过一件衣服,帮她叠。陈菲吓了一跳,以为碰上抢劫的了。
“这是我哥的东西。”陈菲想抢回来。
老小涨红了脸,不说话,叠好之后,双手捧到了陈菲面前。
“谢谢你啊!”陈菲有点哭笑不得。接回衣服看了看,叠得太烂了,于是抖开重新叠。
老小又给抢了过来,再叠一次。
“你这人怎么这样呀。”陈菲苦笑着问。
“我叫吴与桐!”
“我没问你叫什么!”
“你叫陈菲?”
“……你怎么知道?”
老小一时语塞,把我搬了出来。
“我哥们儿说的,就是和你哥撞在一块儿的那个。”(大哥,我招你了,就这么把我撂了?!)
“冯绍涛吗?”
“对,就是他,他打球倍儿棒。”
“我早就认识他……”
于是,两个的话题就从我开始了。
陈菲就是初中时候在游池里被我“又亲又摸”的那个女孩子。老实讲,现在的身材可比那时候强多了。高中时候,我喝错的那瓶水也是她的,在公共汽车被小偷骚扰的也是她。
吴与桐为了能和陈菲聊的时间长一点儿,把我在大学里的所有事,一五一十的都讲给她听,直到祁宇回来找她。
得亏祁宇回来找陈菲,不然,连我半夜去不去厕所,睡觉磨不磨牙,多少时间洗一次袜子和内裤这些事也跑不了。
陈菲主动给了老小她的手机号,约定有时间再好好聊聊。当然,吴与桐也知道了,陈菲和张雪在同一所学校学广告设计,祁宇是她姑姑的孩子。
第四章 二加一不等三
二加一不等于三(11)
说到这儿之后,老小扌周了一杯酒,对我说“涛子,我不傻,我知道她是怎么回事,你不会和我争吧?”
“就算我有那心,我也得有那胆呀。我老伴儿是谁?”
“张雪呀!”
“张雪谁呀?”
“猛女呀!行了,那我这就买个手机去,我要追她了!”说着又是一杯酒。
又问:“哥儿几个会支持我吧!”
“凡哥儿的事,我们义不容辞呀!”老三狂言一句。
“有这句话就行了,我买手机需要钱……”
“我醉了!”老三抢先说了这句之后就趴在了桌子上,一只手垫着头一只手死死地按住钱包,任凭我们怎么叫就是不起来。
说真的,陈菲长得不错,至少不比张雪差,但就是仨陈菲捆一块儿跟我换一个张雪,我都不干。
为什么?
不为什么,除了张雪,我还没谈过别的女朋友。在许多人眼里,我在这方面还是“菜鸟”级别的。不怕的,咱也有自己的说法,恋爱这回事吧,跟您被伤害过多少次,或者伤害过多少人没什么关系。真要是动心了,一次也就够了。
说白了吧,有一个人能让你揪心,让你着急,让你幸福,让你开心,那就行了,您还想怎么地?不过,要碰到这么个人还真不容易。
我没什么责任心,办事经常出差错。但张雪有呀,我俩一起使她那责任心都有富裕。
张雪在我面前最多的就是脾气,我在她面前最多的就是认怂,这叫什么?配合!
我经常屡败屡战地挑战张雪的个性,她也不厌其烦地一次次镇压咱的起义。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会在事后千方百计的哄她,她也经常让我帮她买糖葫芦诸如这类极其简单的事赎罪。
她说过:老伴儿,咱们这么过日子,连下辈子我也不觉得腻。
说回来!说回来!又扯远了,真是对不住。
第一学期就这样走了,21世纪的第一个马年来了。
原计划是我们家和张雪她们家一起过的,结果房叔儿他们俩口子非要来凑热闹。其实这俩人是来占便宜的,什么便宜?我和张雪的便宜呗!
12点一过,6个老人家就端坐成一排,我和张雪两个人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给人家磕头。
“祝爸爸、妈妈、张叔儿、张婶儿、房叔儿、房婶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我“咚!咚!咚!”来了三个响头,这不是封建,这是传统。我们磕头,他们给钱。
“祝爸爸、妈妈们、房叔儿、房婶儿心想事成,马年如意!”张雪也叩了头,领了钱,然后和我在屋里头开始盘算买点什么好。
大一的第二学期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分水岭。第一学期吧,学校如同古代对待充军的犯人一样,先给我们一顿“杀威棒”———课程非常紧。而我们借着高三时候的惯性,每个人的状态都差不多,那就是乖乖挨打,老实学习。
而这回一开学,课一松下来,同学们明显就分成了两派,要么该怎么学还怎么学,要么能不学的就不学。可大学里头没人告诉你学什么不学什么,所以在后者的眼里就没有什么可学的了。张雪是坚定的前一派,我是飘忽的两面派。
说心里话,我更愿意做后者里的弄潮儿。但张雪时不常的就提醒我:“如果现在不学点什么的话,你将来怎么养咱儿子呀!”
尽管还不知道这小子在哪儿猫着呢,但仅有的一点点儿责任感还是会让我时常的往图书馆和自习室里跑。
说句题外话,无论学还是不学,都是自己选择的,怪不得别人。如果您不学,还一天到晚的骂学校,骂老师,是不是不太地道呀,难道人家不让你去教室听课?
新学期,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