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到《鹿鸣春》大酒楼去喝酒畅谈不是更好吗?”
正在低头思索的赵敏猛抬头对小望笑了笑,说:
“我还有事,改日再打扰吧”。
赵敏站起身来转身要走,忽然想起什么事似地说:
“丁先生,你近日神色不好,两鬓添了不少白发,是不是你为了徐倩的遇难,给你的打击太大了,望丁先生多加保重”,说完扬长而去。
第二年春天,清明节,春风送暖,柳丝吐绿,赵敏陪同妹妹芳玉来到了徐倩的墓前,放好鲜花,点上香火,芳玉将自己做的几样徐倩生前喜欢吃的食物放在墓前,以表母亲对女儿的关心和慈爱。芳玉想起女儿那天真无邪的笑喊妈妈的声音,那声音是那样清脆好听,那声音是那样叩动着妈妈的心怀,这一切都成了往事,只有在记忆中寻找了,芳玉望着墓碑,流下泪来,说:
“徐倩,我的儿”,芳玉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大哭起来,道:
“你虽然不是我亲生,但如同视骨肉”。她哭得泣不成声,”我的儿呀,你为祖国献出了青春年华,捐躯报国……”芳玉哭得喘息不止。
芳玉本来就体弱多病,徐倩被捕和枪决,给她的打击几乎夺去了她的生命,在女儿墓前站立不稳,赵敏上前扶住妹妹,道:
“时间不早了,我们应该回去了”。
芳玉忘形地哭泣,那里肯听哥哥的话,他只好走上前去劝慰说:
“你身体很弱,不要太过于悲恸了,我们回去吧”。
芳玉随着哥哥踏着放青的草地往回走了。
赵敏兄妹没走多远,一个中年妇女体态端壮,雍容典雅,身穿黑色金丝绒长袍,拿着一束鲜花,向徐倩墓走来。赵敏见那妇女身傍有丁小望陪同,他手提着纸钱香烛一类东西,赵敏一见便知这妇女是徐倩的生身母亲了。
赵敏同丁小望两人此时内心感受不同,但都有无限的伤感。
丁小望同凤姑来到徐倩墓前,凤姑亲手将鲜花放在碑前,她那止不住的泪水滴在前襟。
“我没有见过你的面,却见到了你的坟墓”凤姑悲痛地哭泣着,用手帕擦泪。
“凤姑,不要难过,我们的女儿她为国捐躯,虽死犹生,人们永远颂扬她”丁小望说。
又过了半个月,春风融融,杏花村的杏花艳丽夺目,赵敏又陪着妹妹到了杏花村徐倩的墓前凭吊时,见墓前又立了一块石碑和一个很大的花圈,石碑上刻”徐倩千秋”四字,赵敏一见便知这个没有落款的是丁小望所立,对这个因间谍案而死的亲生女的碑文只有这样含蓄不露,只好以”千秋”两字寄以哀思了。那只大花圈的缎带上写着:”徐倩同志永垂不朽”也没有落款,据说这是长春地下党组织送的,虽然徐倩被捕后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但未能成功,现在只好用这种方式表示哀思了。
芳玉现在身体瘦弱了,满头白发,只有五十多岁的妇女,却好似一个龙钟老人了,步履踉跄,拉着哥哥的手走上墓前的石阶,点香烧纸,见那燃烧的香火在轻烟缭绕中,虚无缥缈的轻烟幔纱中,显现出徐倩的身影,身影渐渐升高,在烟雾中点首含笑,她那黑色的纱衫随风飘荡,脸色红润丰满秀美,向芳玉点首含笑致意。
“徐倩,我的孩子”,芳玉望着烟雾中虚无飘渺中的徐倩身影踉跄扑去。
赵敏急忙将跌倒在地上的妹妹扶起。
“妹妹,这是你的幻觉”。
凤姑站在窗前,默默地望着院中那纷纷扬扬的雪天,太湖石已被白雪包裹得像玉雕,傍边那棵小松树也被积雪压弯了腰。
明天就是倩儿的生日,不管明天是晴是雪,也要到女儿的坟上,对着石碑向遇难殉国的女儿说上几句心中话。
第二天雪下得更大了,丁小望陪着凤姑冒着寒风雪天,来到了大雪覆盖的徐倩墓前,在墓碑前的雪上放上了花圈,那花圈上附有正楷书写的一行字:
寒风凛冽雪如絮,
险峰松柏迎风屹。
为国捐躯精神在,
壮志末酬人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