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历十二年腊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岁的天子朱由榔身着一身赭黄色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端坐御座之上,面容憔悴。
虽然极力撑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帝陛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衮服双肩上的日月,背列的五色星辰好似巨石一般压在这位大明天子身上,叫他喘不上气。
大殿之上,朝臣们乱作一团各自争执不休,哪里还有一分朝堂议事的模样。
“咳咳...”
朱由榔实在看不下去,用干咳的方式打断了朝臣们的争执。
“如今之事,诸卿怎么看?”
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指挥使文安侯马吉翔率先出列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移跸滇西,暂避锋芒再做谋划。”
马吉翔的态度也是如今大多数朝臣的态度。
如今清军兵锋极盛,大明又丢了贵州。
这种情况下云南便没了屏障,昆明城成了靶子,破城是早晚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若不趁着清军还没有来趁早跑路,等到清军兵临城下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去滇西是个不错的选择,怒江天险可以作为屏障守上一守。实在不行还可以进入缅甸避难。
翰林院讲官刘菃却有不同意见,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闻蜀中全盛,勋镇如云,而巩昌王全师遵义,若幸蜀图兴,万全之策也。今滇云四面皆夷,车驾若幸外国,文武军吏必无一人肯从者。就使奔驰得脱,而羽毛既失,坐毙瘴乡矣。惟建昌连年丰稔,粮草山积。若假道象岭,直入嘉定,养锐以须,即或兵势猖逼嘉阳,战船、商船一刻可刷数千艘,顺流重庆,直抵夔关,十三勋闻圣驾至,必夹江上迎。乘此威灵,下捣荆襄之虚,如唾手尔!”
朱由榔点了点头,他也是觉得经建昌入蜀是个不错的选择。相较于贫瘠的滇西,四川乃是天府之国。虽然这些年历经战乱萧瑟了不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远不是滇西可比的。
“晋王觉得呢?”
朱由榔又望向了李定国。
作为永历朝廷最忠实的守护者,晋王李定国的意见显然十分关键。
如今的李定国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大西王子了,而是成长为一代战神。两蹶名王的他曾经让永历朝廷一度看到了翻盘的希望。可惜最终还是因为内耗而功亏一篑。
孙可望叛变投清后,大明的实际控制范围仅剩下云贵川三省之地。
如今贵州又已失守,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李定国身材十分魁梧,站在那里就如同一座小山一般。
只见他冲天子行礼奏道:“启禀陛下,臣复议刘讲官之言。此时移跸建昌,必经武定。但武定荒凉,必走宾州一路,庶几粮草为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见李定国也赞成,朱由榔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龚爱卿、王爱卿便准备移驾蜀中相关事宜吧。”
户部尚书龚彝、工部尚书王应龙当即出班领旨。
大军迁移,粮草事宜乃是重中之重。
至于扈驾事宜,朱由榔则交给了广昌侯高文贵。
“既如此,便散朝吧。”
朱由榔一应吩咐后只觉得有些疲惫,不耐的挥了挥手。
...
...
当日晚上,朱由榔突然昏倒。近侍韩淼急忙传太医前来诊治。
听闻天子昏倒,太医院的太医们遂提着药箱前来看诊。
经过一番会诊,太医们决定施针。
一连扎了数针之后朱由榔总算醒了,只是却神情木然一言不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可吓坏了太医们,皇帝陛下该不会是傻了吧?
他们当即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良久,朱由榔方是沉声道:“朕没事,诸位爱卿先出去吧。”
太医们如蒙大赦,连忙提着药箱退出殿去。
“皇爷,您可把奴婢吓死了。”
内侍韩淼跪在御榻前颤声道。
此刻的朱由榔自然不再是原先的永历帝了,他的灵魂来自于后世一个私人普鲁士军械博物馆的馆长朱侑朗,因为酒醉昏死了过去。
醒来之后他便鸠占鹊巢成了永历帝朱由榔,一并继承了宿主的全部记忆。
拥有后世记忆的朱由榔当然明白他穿越的这位皇帝不是什么雄主,相反却是一个跑路皇帝。
若要在论坛上排一个跑路皇帝排行榜的话,永历帝绝对可以稳居前三,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可以勉强和他竞争一下头名的位置。
如今已经是永历十二年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很快永历帝就会放弃昆明逃到滇西去,不久之后就会弃国进入缅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等等,怎么他记忆中早朝时朱由榔最终是决定去四川?
这和历史上的情况怎么不一样?还是说他不知道一些细节?
朱侑朗当然不会知道历史上朱由榔也是一开始打算去四川的,只是因为马吉祥忌惮文安之在川,恐和他争权,这才向晋王李定国进谗言,劝说李定国和永历最终改去永昌。
不过这些在朱侑朗看来都不重要了。
如今大明的形势已经危若累卵,去滇西和去四川有什么区别?
无非是去四川能够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罢了。
他娘的,他的运气怎么这么背,穿越到了一个将死之人身上。
当真是做几天皇帝过过瘾吗?
“你也退下吧,没有朕的命令不许让任何人进来。”
朱由榔倒是很快进入了角色,挥了挥手示意韩淼退下。
在他的印象中,韩淼是他身边的老人了,在他还是永明王时便一直跟在身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司礼监太监从王坤换成庞天寿,内阁首辅走马灯似的换人,惟独韩淼一直忠心耿耿侍奉在旁。
对韩淼朱由榔还是信的过的,只不过他现在心绪烦乱想要一个人静静。
“奴婢遵命。”
韩淼点了点头,只要皇爷没事就好。
说罢躬身退出殿去,小心翼翼的将大门合好。
寝宫内如今已是空无一人,朱由榔站起身来踱着步子,不时发出一声哀叹。
他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不管怎么看当今的局面都是死局。
难道他真的要困死在这西南之地里了吗?
...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无意间朱由榔瞥到御案上的那方玉玺,一时心痒。
他心道既然来了不妨盖盖这玉玺过一把皇帝瘾。
思定之后朱由榔走至御案近前,双手攥紧玉玺重重的向一张白纸上盖去。
谁知便在这时玉玺四周散发出刺眼的白光,朱由榔本能的闭上了眼睛。
过了良久他才重新睁开眼睛,而眼前的一幕直是让他惊呆了。
他身处一间陈列室中,屋子里摆满了无数的老物件,都是普鲁士王国时期的枪炮火器。
这个地方他再熟悉不过,明明就是他创立的私人普鲁士军械博物馆!
每一件老古董都是他用心收来的。
他顺手拾起一枚老古董手榴弹,在手心婆娑着。
作为博物馆馆长他对其中每一件东西都如数家珍!
只是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难道说是因为那个玉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由榔又想起了那刺眼的白光,心中笃定一定是这个原因。
嘶!
朱由榔不仅倒抽了一口凉气。
看来这个玉玺应该是一个媒介,能够让他进入到博物馆的空间之中。
为了印证这一猜想,朱由榔再次盖下了玉玺。
就在此时熟悉的白光再次出现,朱由榔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随后是一阵颤麻的感觉,再睁开眼时已经是在寝宫中了。
他的猜测没有错,这个玉玺真的是一个联通博物馆和永历时空的媒介!
朱由榔欣喜若狂,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那枚他摸过的手榴弹竟然跟他一起出现在了寝宫中!
朱由榔仔细观察了一番,不由得惊的深吸了一口气,这手榴弹怎么会变得如此光亮,简直就跟刚造出来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还是他熟悉的老古董吗?
莫非...
朱由榔心中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曾经看过一部科幻,其中讲到了时空扭曲,同样的一个物件经过时空穿梭新旧程度会发生变化。
莫非这些老物件经过时空穿梭变成新的了?
若在以往朱由榔肯定不会相信这种事情的,但已经发生了穿越这种难以解释的事情,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按照这个理论,这些原先博物馆中陈设的老物件都变成了可以直接使用的枪炮!
这简直是老天爷赐给他的礼物!
如果朱由榔没猜错的话,凡是他摸过的老古董都会在他加盖玉玺后随着他来到永历年间,这么说的话他岂不是多了一仓库的枪炮?
这简直是大杀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有了这些枪炮,要想守住昆明绝非什么难事!
朱由榔本就觉得一味跑路不是什么办法,现在更加不想走了。
大明仅剩下滇、川,已经到了寸土必争的地步!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朱由榔在大朝会上宣布决定留守昆明,不再迁移驻跸之地。
一时间举朝哗然。
经过一夜密谋,马吉翔好不容易想出劝说天子移驾滇西的说辞,圣上竟然突然决定留守昆明,这是什么意思?
就连一向沉稳的李定国也有些慌乱。
“请陛下三思,如今贵州已破,昆明实非久留之地。”
李定国是一个十分自傲的人,连他都认为昆明守不住了,那难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过朱由榔却是信心十足的说道:“晋王恐怕不知朕一年前派人买到一批泰西火器吧?这些火器朕一直没有舍得拿来用,如今却是到了使用的时候了。”
李定国听得一愣。陛下派人去买了一批泰西火器?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当然这种疑问李定国是不可能在朝堂之上问出来的,那样岂不是置君父的威严于无物?
“既然陛下早有准备,臣誓死追随。”
思忖片刻,李定国沉声表态。
永历帝是他效忠的对象,他与皇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既然皇帝决定留守昆明,他自然不可能弃皇帝而去。
甚至他的内心中还有一些欣喜。一向胆小懦弱的天子这次终于表现出了一国之君应有的勇气。
“陛下不可!”
马吉翔见天子失了心智,实在忍不住了。他向外走了一步泣声道:“陛下千金之体,岂可置于险境。如今滇都实不可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由榔脸色瞬时阴沉了下来。
他可不是原先那个软弱无能不辨忠奸的糊涂皇帝,马吉翔可是上了佞臣传的有名奸臣。可怜永历帝还一直信任他,先是委任他做锦衣卫指挥使,后来甚至直接拔擢他为内阁首辅。
看起来马吉翔是为了永历好,实则是自己贪生怕死不敢一战。
“朕意已决,马爱卿是想抗旨吗?”
马吉翔霎时间面色惨白,他实在理解不了昔日那个懦弱不堪的庸主怎么突然变得乾纲独断起来,甚至隐隐有着二祖的遗风。
“既如此,诸位爱卿便不用再准备迁蜀事宜了。朕意已决,誓与昆明城共存亡!”
朱由榔说这话时豪情万丈,让本已心灰意冷的群臣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或许,这次他们真的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呢?
...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退朝之后,被皇帝呛得灰头土脸的锦衣卫指挥使文安侯马吉翔召集其弟马雄飞、女婿杨在商议对策。
马吉翔哀叹道:“不知陛下听信了什么谗言,竟然决定留守昆明,这简直是自寻死路啊。”
马雄飞附和道:“大哥你已经尽了人臣的本份,如今皇帝要把大家往死路上引,你可不能坐视不管啊。”
马吉翔闻言摇了摇头道:“我能怎么办?晋王的意思你也看到了,他是站在天子那边的。我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手中掌握天子亲军,难道还能抗旨不成?”
杨在冷冷一笑道:“这天下又不是只有一个皇帝。如今残明只剩一隅之地,倾覆是早晚的事情。老泰山何不早作谋划?”
马吉翔闻言面色一变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在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挑明道:“大清皇帝乃是天命所归,我听说凡是降清的臣子皆能保住爵位。老泰山看那孙可望不就被清廷封了王爵吗?老泰山若是降了过去,至少能够混得一个侯爵啊。趁着昆明城还未破老泰山不妨主动联系清军大将,届时清军攻城时老泰山打开一方城门迎清军入城,岂不是大功一件?”
...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马吉翔本就对朱由榔不满,经由女婿这么一撺掇,便真的狠下心来决定投降清廷。
只是这种事情事关生死,自然要小心谨慎一些。
他派出一名信得过的心腹出城联络清军,想要在滇都戒严之前跟清军将领搭上话。
可让马吉翔感到惊讶的是,一早皇帝便宣召他。
毕竟他现在还是朱由榔名义上的臣子,马吉翔思忖一番还是决定前去陛见。
昆明城的皇宫远远不及京师和南京,甚至比之广西的桂王府都稍小一些。
马吉翔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经常入宫面圣,轻车熟路的便来到了朱由榔的寝宫前。
待内侍一番通报后,马吉翔振了振袍服阔步走入殿内。
朱由榔便坐在御座之上,马吉翔走近几步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
“臣锦衣卫指挥使文安侯马吉翔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吉翔将礼节做足,谁知却并没有等来皇帝平身的命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马吉翔保持着一个埋头撅腚的姿势端是十分的尴尬。
他实在想不明白朱由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朕待爱卿如何?”
不知何时朱由榔走到马吉翔近前,他甚至能够清晰的看到皇帝的靴子和袍衫下摆。
“陛下待臣如再生父母!”
马吉翔毫不犹豫的说道。
他这话倒是说的不虚。
若说朱由榔真是他的恩人。
正是在朱由榔的手上,马吉翔做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的高位。
“哦?那爱卿是如何报答朕的呢?”
朱由榔颇是玩味的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啊,陛下...”
马吉翔不知皇帝为何会如是问,惊得直冒冷汗。
“马卿家不说,那朕来替你说。”
朱由榔顿了顿,继而朗声接道:“勾结东虏,欲出卖朕,出卖大明的百姓。这便是马卿家报答朕的方式!”
马吉翔闻言大惊,连忙仰头想要解释。
熟料朱由榔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抽出一柄宝剑直接抹过他的脖颈。
噗!
马吉翔脖颈上霎时出现了一道血痕,殷红的血液喷涌而出。
马吉翔本能的用双手去堵,但如何堵得住,没过多久就瘫倒在地,抽搐了片刻再无动静。
“拖出去吧。”
朱由榔厌恶的摆了摆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马吉翔同党亲朋一概拿下,下狱论死!”
老实说这是他第一次杀人,多少心里有些抵触情绪。
但此獠做的实在太过分,不亲手杀了他难解朱由榔的心头之恨。
由于历史上对此人的认知,朱由榔便留了个心眼命人盯着马吉翔的一举一动,果不其然得知了他密谋通虏降清的举动。
眼下是多事之秋,大战在即朱由榔便想着借马吉翔的人头立威,也是表明他这个大明皇帝的态度。
昆明城他必死守到底!敢言降虏者死!
...
...
天子亲手斩杀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的消息传出,一时间引得朝臣们议论纷纷。
晋王李定国得到这一消息后也是震惊不已。
据说是因为马吉翔想要投靠东虏,被陛下抓到了把柄,这才引得陛下痛下杀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在他的印象中天子是一个懦弱不堪的人,甚至在军前鼓舞士气都不敢。
怎么突然之间天子像换了一个人一般?
莫非是祖宗保佑,二祖显灵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有这样一位杀伐果断明辨忠奸的君王,将士们也就有了奋斗的勇气。
不然,将士们真的不知为了什么而战。
至此,李定国对昆明保卫战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眼下当务之急是坚壁清野,尽可能的不留给东虏一粒粮食。
这些自然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该做的事情,李定国当即吩咐下去,昆明城戒严,按照战时管理。
...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寝宫之中,朱由榔的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
虽说有了那些手榴弹、火枪火炮明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但谁也不知道昆明城究竟能否守住。
毕竟除了暂住贵阳的罗托、洪承畴部,多尼、吴三桂、赵布泰、济席哈部清军精锐都会来攻打云南。
虽说李定国麾下皆是身经百战的强军,但毕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但事到如今唯有拼死一试,否则怎么对得起拥戴他的军将?
便在朱由榔定下心神准备用膳时,内侍韩淼禀报说晋王求见。
朱由榔略微有些惊讶。
在他印象中晋王单独入宫面圣的次数很少,看来是遇到了什么要事。
“快宣。”
朱由榔放下碗筷,复又恢复了正襟危坐的姿势。
很快身着御赐蟒袍的李定国便风风火火的走入殿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臣晋王李定国拜见陛下。”
行了臣礼后,李定国就被朱由榔亲自扶了起来。
“晋王来的正是时候,朕正准备用膳呢。来人呐,再给晋王添一副碗筷。”
朱由榔的亲近让李定国受宠若惊,他连忙拱手谢恩。
朱由榔坐定之后示意内侍给李定国赐座。
很快,韩淼便搬来一个锦墩放在了李定国身后。
李定国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神态十分恭敬。
“晋王此次陛见所谓何事啊?”
“启禀陛下,是重庆传来的消息。”
李定国顿了顿道:“在文督师的率领下,靖国公、临国公他们已经围攻重庆,相信久攻之下必定能够破城。届时东虏必定会分神,昆明的压力也会小不少。”
李定国口中的靖国公、临国公并非太祖、成组封下的勋贵,而是原先闯营老将袁宗第、李来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后来这些闯营旧将联明抗清,永历皇帝便给他们一一封爵以示笼络。
朱由榔闻言心中直是十分苦涩。
李定国的消息是有些滞后的,事实上川东明军围攻重庆最终会因为谭诣、谭弘的反叛倒戈功亏一篑。算来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这真是何其讽刺,明军自己的旧将反叛降清,倒是老闯营的将领忠贞不二。
在原先的历史中,老闯营也是坚持到了最后,所谓天下皆降闯不降。李来亨更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举家自焚殉国。
这是何其壮烈,何其可叹!
不过朱由榔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这种丧气话,而是顺着李定国的话头道:“晋王说的不错,若是重庆拿下,便可彻底截断东虏的水运补给。故而东虏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回救。这么看来昆明的压力会小上不少,我们也可以更为从容的布防。”
...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陛下所言极是。”
李定国由衷的赞道。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皇帝陛下换了一个人一样。
不论是胸襟气度还是远见卓识都远不是原先那个懦弱的天子可以比拟的。
这真是大明社稷的幸事啊。
朱由榔心情还算不错,便赐李定国一同用膳。
他前世也算半个历史爱好者,尤其是对南明历史感兴趣。
提起南明的英雄人物,李定国绝对可以排在第一。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李定国是绝对忠于永历朝廷的。
哪怕是永历逃到缅甸,李定国都屡次三番想要把皇帝救回来。
听闻皇帝的死讯后,李定国更是呕血而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样的忠良之士和孙可望这种首鼠两端妄图称帝的人相比确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然可以引以为心腹。
朱由榔对李定国的忠心毫不怀疑,甚至亲自替他夹菜以示笼络。
“晋王乃朕诸葛孔明矣。”
李定国直是感动的涕泪交加。
以往皇帝也曾厚恩于他,不过只是赏赐宝物、赐予爵位。
但像今日这般拉着他的手说一些心底话还真是头一遭。
天子如此待他,他自当为天子死节矣。
“陛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
君臣二人一番畅谈好不快哉,吃完膳食朱由榔还觉的聊的不过瘾,便冲李定国道:“晋王随朕走走。”
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不过一日,但朱由榔已经渐渐适应了这个身份。
身为君王,最重要的便是做到恩威并施,这样才能驾驭臣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面对永历帝的吩咐,李定国当然不会拒绝。
朱由榔一个眼色,内侍韩淼立即安排移驾时宜。
朱由榔自然不是要带李定国唠嗑遛弯,而是要带李定国去看看他刚刚“搬运”来的西洋枪炮。
说是搬运,其实并不费太多气力。
朱由榔只需要动动手指摸上一摸,再加盖玉玺,这些老古董就会跟随他来到宫禁之中,变成可堪一用的大杀器。
只是这么多的枪炮“搬运”起来需要许多次,朱由榔也只是“搬运”了其中一小部分。
至于其他的慢慢来,也不急于一时。
朱由榔搬来的这些枪炮都暂时存在偏殿。
从正殿到偏殿并不太远,很快朱由榔和李定国便来到殿门前。
朱由榔一声令下殿门应声开启,君臣二人相继步入其中。
“晋王,这就是朕对你说从泰西买来的火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由榔“搬运”来的枪炮种类繁多,自然不会一一向李定国解释,虽然前世博物馆长的他对这些枪炮的用处一清二楚。
李定国自然是见过枪炮火器的。
不论是佛朗机炮还是明军仿制的红衣大炮他都印象深刻。
在李定国的印象中,火器在军中十分珍贵,都是配给最重要的军队。
便是他的亲卫军火器配比也就是十比一。
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火器,饶是见多识广的李定国也惊讶的无以复加。
“陛下...陛下真是英明神武,深谋远虑。有了这些火器,臣更有信心守住昆明!”
火铳且不论,火炮绝对是守城利器。
即便兵力处于劣势,守军也可以凭借火炮的优势稳稳守住城池。
不过李定国很快发现这些火炮都比较小,不像红衣大炮那样看起来威武霸气。
“陛下,这些火炮守城效果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犹豫片刻,李定国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陛下如此坦诚的向他透露从泰西购买来的火器,是对他极大的信任。
他自然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只说一些溜须拍马的奉承话。
“晋王来看这里。”
朱由榔走到一门由萨克森炮改造的普鲁士轻质野战炮前,沉声介绍道:“这种火炮炮管有一个腔孔设计,相比之下炮管能够进入更多空气。在相同成本下,可以装填更多火药弹药。”
李定国仔细观摩着这门轻便的小炮,片刻后问道:“敢问陛下,这火炮可是出自佛朗机?”
所谓的佛朗机指的是西班牙、葡萄牙,是明代独有的称谓。
朱由榔摇了摇头道:“这是普鲁士炮,不是佛朗机人造的。”
“普鲁士?臣从未听过。”
“也是一个泰西的国家,他们造的炮比佛朗机人造的更犀利。”
朱由榔当然不会跟李定国解释太过详细,毕竟这种普鲁士轻质野战炮是十八世纪中期的产物,比明代时期佛朗机炮晚了整整一百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种炮主要是用来野战的,因为十分轻便。当然也可以拿来守城。”
朱由榔顿了顿,继而道:“也有专门用来守城的重型火炮,比如这种。”
朱由榔又走到一门炮架为蓝色的火炮前介绍道:“车轮和辐条是安置在一起的,这是夯机、通条...”
毫无疑问李定国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指挥将领,但这个时代的将领不会关注如此细节的问题。
李定国亦如是。
而堂堂大明天子竟然对火炮的细节如此清楚,这让李定国羞愧不已。
朱由榔却不知此刻李定国想的是什么,继续介绍道:“晋王再来看看这铳。”
朱由榔拿起一杆德莱塞步枪介绍道:“这也是普鲁士人造的火铳,他的原理是用击针击发子弹。扣动扳机后,机枪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朱由榔说的津津有味,李定国却听得云里雾里。
毕竟这种德莱塞步枪和明代火绳枪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两者相差了一百余年。
“陛下真是博闻多识,臣羞愧不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李定国憋了半天,还是说出一句请罪的话。
朱由榔见状连忙道:“朕哪里知道这些,也都是听泰西传教士说的。”
他的这个说法倒也说的过去。
一般皇帝对泰西的物件根本不敢兴趣,但永历帝是个例外。
他甚至亲自给教皇写过信,之前的心腹太监庞天寿亦被称为奉教太监。
这些都给了朱由榔一个亲近泰西的人设,故而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便能解释为何皇帝懂得如此多了。
看来陛下一直都跟泰西人有联络,陛下真是深不可测啊。
李定国暗暗心道。
...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李定国告退后朱由榔也没闲着,立即下旨召见黔国公沐天波。
稍微了解南明史的人都听过沐天波的大名。
这位末代黔国公是南明不可多得的忠臣,追随永历帝至死。
与李定国不同,沐天波是根正苗红的皇明勋贵。
当初沐家先祖沐英平定云南,为沐家赢得世代镇守滇境的待遇。
沐家子孙可谓是与皇明同气连枝。
崇祯元年,沐天波的父亲沐启元暴毙,年仅十岁的沐天波便袭黔国公之爵,任征南将军。
虽说沐天波在文治武功上没有表现出太过人的东西,但那是相对其先祖沐英而言,于平常人而言沐天波已经是拔尖的了。
如今朱由榔手刃马吉翔,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思忖再三,朱由榔决定让沐天波来充任这个重要的职位。
一来是沐家出身显赫,能够震住宵小之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二来沐天波忠心耿耿,朱由榔用的放心。
毕竟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若是落在像马吉翔这样有异心的人手中,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李定国与沐天波两位忠直之臣一内一外,便能把南明这方天地顶起来。
朱由榔正自权衡着,沐天波已经到了殿外。
经内侍一番通传后,沐天波阔步走入殿内。
“臣黔国公沐天波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沐天波十分恭敬的冲朱由榔行了臣礼,朱由榔则是亲自走上前去将沐天波扶起。
“来人呐,给黔国公赐座。”
待内侍送来锦墩沐天波坐定之后朱由榔不禁开始细细打量这位大明黔国公。
与李定国的身材相比,沐天波的明显小了一圈。
虽然已是不惑之年,但沐天波保养的很好,皮肤十分白皙,一缕胡须修剪的十分整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么看来他倒是更像一个儒雅的文人。
“不知陛下召臣来有何吩咐?”
摸不清朱由榔心意的沐天波小心翼翼的问道。
朱由榔淡淡一笑道:“爱卿应该也听说马吉翔的事了,如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空了出来,朕欲命爱卿兼任此职。”
沐天波闻言连忙起身辞让道:“臣何德何能任此要职,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这种辞让是明代大臣最爱做的事情,朱由榔如何不知?
他咳嗽一声道:“若是连爱卿都不能胜任此职,恐怕朝中再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况且这是朕的旨意,爱卿难道要抗旨不成?”
“老臣不敢。”
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沐天波若是再坚辞不受就有些太矫情了。
他咽了口吐沫,拱手礼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朱由榔见沐天波同意了,心中不由得大喜:“朕可不要让你肝脑涂地,朕要看着你为大明建功立业。如今东虏势大,能够真心为朝廷做事的忠良之臣越来越少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将来大明中兴了,朕自然不会忘了这样的忠良臣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由榔这番话其实就是让沐天波放下包袱用心做事。
毕竟天下形势如此,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明廷危若累卵。
他们唯有君臣合力上下一心,才有一丝翻盘的机会。
“陛下决定坚守昆明,实乃雄主也。”
沐天波感慨万千,由衷赞叹道。
皇帝决定留在滇都,不移驻跸之地,最高兴的莫过于沐天波了。
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沐天波在云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若是去了别处,这影响力自然便没了。
这是从私心的角度。
若是为了大明,沐天波也认为不应该轻易放弃昆明。
永历朝廷经营云南多年,百姓们自然都奉明廷为正朔。
而昆明是全滇的中心,城中存粮足够大军食用一年。晋王麾下猛将如云,凭借坚城据守,怎么就守不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当然,永历帝发声移驾的时候沐天波并没有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