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魏贵妃所在的正殿前,魏紫吾已渐渐平复下来,因此,魏贵妃与凌夫人并未看出她的异样。却是问:“怎么你们两姐弟回来了?你们表哥呢。”
“母妃,我在呢。”顾见绪已跟过来,脸上也恢复了平静。他看看魏紫吾,眼里有丝悔意。
但魏紫吾一直低着头,压根没有看任何人。
魏贵妃便笑道:“走吧,你舅母都进宫了,咱们也该一起去太后那边请个安。”
凌夫人答是,跟着站起来。魏紫吾自是跟从。
到了慈颐宫,却发现正热闹着。原来是皇后和顾见毓也在。儿子回京了,薛皇后自是分外欣悦。皇帝侍母至孝,太后宫里,自然是要多带着儿子过来表达孝心的。
只是,薛皇后没料到魏贵妃居然也这个时候带着顾见绪过来了,在心里冷冷一笑。可当她再看到魏紫吾,就笑不出来了,转而看了自己儿子一眼。
大家都是认识的,该行礼的行了礼。唯有木丁是头回进宫,由魏贵妃向太后介绍了一下。
太后笑得慈和,道:“这就是紫吾的弟弟啊,倒是很可爱。来,孩子,过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木丁便上前来到太后身边。见太后对木丁这般喜爱,凌夫人有些诧异,却也微微松了口气。
魏紫吾却感到一道目光始终落在自己身上,她抬头望去,发现是歧王。
两人一坐一站隔着不远。顾见毓倒是不躲不避,顺势朝她笑笑,道:“魏二,好久不见。”
魏紫吾扯出一个礼貌的笑容,道:“殿下。”便别开了目光。
魏紫吾向来不喜欢太阴沉冷酷的人,那会令她觉得不舒服。而她此前之所以同意嫁给表哥,何尝没有因为顾见绪看起来俊朗尔雅,对她总是十分温柔和煦的缘故。
如果说她对太子的害怕是因为太子总欺负她,但对顾见毓,则有一种天生的觉得这个人危险的感觉。因此,她对顾见毓历来是有礼而冷淡。
顾见毓的眼神沉下来。呵。讨厌他?她如今连太子都不讨厌了,居然还讨厌他?就算是在她小时候,他好歹没有像太子那样,用力捏揉她脸上的肉把她捏哭过吧?什么好事都叫太子给占尽了。
第31章
魏紫吾这时已在回答太后问题; 没有再注意到顾见毓,倒是顾见绪看向了他这个五弟。
顾见毓与顾见绪注视对方片刻,慢慢移开目光。
太后逗了会儿木丁; 叫宫人取了个虎头小金锁送给他,又道:“紫吾留在宫里住几日罢,帮哀家抄几卷经。”
顾见绪与顾见毓闻言; 都心下一动。
薛皇后则皱皱眉; 这魏紫吾也不知走了什么运; 讨得太后的欢心。上回她不过稍微为难魏紫吾,竟被太后明着指她气量狭小。现下自是不敢再对魏紫吾做什么。
别瞧着太后如今不理事,成日看看戏; 念念佛,只知享清福,但在先帝那一代,太后可是当得上“盛宠”二字的宠后。美貌自是不必提; 手段果决亦绝不下于男子; 能将先帝的后宫镇压得水波不兴,让自己儿子安安稳稳当上皇帝; 还能得到宽和仁厚的美誉,便足见太后的厉害。其积威与权柄令薛皇后与魏贵妃这一辈的宫妃只能仰望。
魏紫吾自是回答:“是; 娘娘。”
太后看着她笑了笑。太子这几日忙前忙后,除了上元节; 就没来慈颐宫请安。把魏紫吾拘在这儿; 看他小子来是不来。
众人又坐一会儿; 瞧着也近中午了,便各自向太后告退。
回到景仪宫,薛皇后回想先前在慈颐宫的情景,心中犹自不悦,道:“顾见毓,我告诉你,你给我稍微有点儿出息!别见了魏紫吾就跟失了魂似的,别人压根不理睬你,你还舔着脸皮子找人说话。你莫不是就忘记了,魏兰岚那个贱人,从前是如何对付我的?”
顾见毓知道薛皇后恨毒了魏贵妃,自然不吝于用最恶毒的去骂对方。虽然烦她说这些,却仍耐住性子听着。
“魏紫吾那小姑娘,瞧着倒是冰清玉洁,私底下怕是不知早与顾见绪做过多少回野鸳鸯了。不信等着瞧,顾见绪若不要她,你看她嫁不嫁得出去!”
顾见毓仍是不说话,却慢慢撩起眼皮看薛皇后一眼。
薛皇后瞬间收了音,她这儿子给人的感觉本就冷戾,再有意冷着脸,连她也有点害怕。便摆手道:“行了行了,你先回去罢。横竖你表妹过几日也要上京了,你呀,照顾好你表妹才是正经。”
她又道:“我们家悠悠才是天姿国色呢,她魏紫吾算个什么?悠悠往她跟前一站,魏紫吾都不知要被比到哪个旮旯角去。”
顾见毓阴阳怪气嗤一声,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薛皇后被对方气得咬牙,这就是她养的好儿子,对待自己的母亲就是这么个态度。果真是翅膀长硬了。
顾见毓刚出来,就收到皇帝召见。到了勤和堂,却见太子等几个兄弟都在,连不务正业的顾见衍也在。倒是没有别的大臣。
顾见毓便上前道:“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便叫也给顾见毓赐座。
皇帝看看这几个儿子,老大顾见衍,老二顾见绪,老三顾见邃,老五顾见毓,老六顾见擎……除了夭折的和尚在襁褓的,都在这里了。
儿子们个个成长为这般出色,皇帝当然自豪。但其中有人太拔尖了,难免会叫皇帝多出别的考量和忧虑……
想起一大早龙朔卫送来的密报,皇帝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即便是在这群人中龙凤的皇子中,太子也是最为打眼的。自然地就有种其他人都是臣,而他是君的风仪气度。
皇帝便道:“朕这里有桩事,是御史台今儿个递到朕面前的。正好你们都在,便一起看看。”
皇帝身边的太监三宝立即将一道折子转呈给几位皇子,自是先递到太子手中。
太子看完交给右手边的顾见衍,折子走了一圈,便听皇帝道:“朕一直知道驿所藏污纳垢,可没想到中间已腐朽至此。”
这道呈折所书,奏的是兵部管理驿所不当,造成全国驿所贪污严重,为朝廷的财政开支造成巨大浪费。本朝驿所是将驿站和递运所合并的机构,除传递重要文书和军情,供命官遣派中途换马,还要负责为部分军需、贡赋转送提供支持。如一张蛛网覆盖在大燕的国土。
皇帝继续道:“周涵等人联名提出建议裁驿。你们几个以为如何?”皇帝先看向顾见邃,道:“太子?”
太子被点到,便说:“父皇,裁驿决计不行。全国如今有陆驿一千四百个,水驿三百个,设立之初都是经过周密计算,少一个都有可能导致军情延误。”
皇帝又问了别的儿子,大家的看法都相差无多。靠这些驿所,情报信息和部分重要资物才能飞速传送。
“朕也是如此认为,但不裁驿,那就得改变驿所管理的方式。”皇帝道。“你们可有建议。”
顾见毓便道:“父皇,由兵部直接管理一千多个驿所,许多时候的确是鞭长莫及。儿臣以为,倒不如在驿所之外设立承递所,将运递职能单独分割出来。然后将承递所划分给当地卫府管理。”
大燕军粮的运送由粮道司负责,那是皇子们早就盯着的。而经过今日商议,承递所将负责情报、兵械、甲胄等其他军需的运送,那么负责这个新机构的人就很关键了。
这个新职位的设立,几位皇子怕是都想安排自己的人坐上去。若是依然由兵部统一管理,那能分到一杯羹的机会就少了许多。
皇帝看了看几个儿子,心中早就有数,便道:“老五说得有理。今日便议到此,改日召了萧闻德,兵部、吏部再一道商议。”
太子刚出了皇帝书房,石安静便在他耳边低声道:“殿下,紫吾姑娘被太后娘娘留在慈颐宫,说是让她住几日,为娘娘抄佛经。”
这石安静倒是会讨主子欢心。太子看看他,直接就往慈颐宫去了。
太子到的时候,那边却刚好已用完饭。见太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太子便走到她跟前,道:“皇祖母。”
见太子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扫了屋内一圈,太后好笑道:“已经和熙乐去采辉阁了。”
太子脸也不红,道:“皇祖母,那我去采辉阁看看?晚些再过来陪你。”
“去罢。”太后没好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