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及此,尚熙宛若顿悟,颐远城中慷慨激昂的女伶们所言,再度回荡在他的耳边,说什麽为了业王而甘愿赴死的话,加深影响他对业王的认知。
业王,果然是不可多得的名主!
如此贤君,为百姓民心所向,百姓安居此地,自然尽力耕作吃食,因此业国才一片富庶,在群国割据之後跃升为泱泱大国。
相较之下,虽然朔国同样鼎立一方,却是与业国迥然不同的样貌。
其中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他当然知道。
他也希望朔王能知道,可惜……
突听桐亮讪笑道:「看就饱了啊?尚将军可真厉害!」
调侃的言语煞时打断尚熙思绪,他看向桐亮吃饱喝足的模样,只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请你告诉尚某,关於那日你领军攻城,为何会提前料到尚某一行人撤退的方向?」
「因为你们只有那条退路。」
桐亮替彼此斟满香茶,将事情缓缓说出。
☆、(24鲜币)五、异乡寒月思旧事,不知王君有他人(6)
关於朔军从沉雀山入侵的消息,城民一面安抚於敌,一面悄然透过百里加急密传王都,虽然当时还不清楚朔军用的哪种方法越过两道山势屏障,可眼下唯有截断朔军後路,才能将朔军全数阻绝在颐远城中。
说到底,业国地势还是业军比较熟悉,桐亮在阵前下令操演军阵吸引注意,另一方面就派人带队绕行至沉雀山间埋伏,待攻入城中,将朔军逼入沉雀山,敌军失势,必然选择躲避正面冲突,左躲右闪岂不正中桐亮下怀?
「不过我还怕将军自刎呢!业王下令要把将军请入王宫,我怕将军性子太过刚烈,只好请将军小睡片刻,请将军切莫见怪啊!」
这时桐亮才拱手抱歉,不过脸上却一点也没有真怕尚熙怪罪的意思。
尚熙嘴角轻轻嗤笑,恍然大悟,感叹战败的自己。
虽然早知此行东征业国凶险难测,在取下颐远城後如此轻敌自是他的过失,如今,他手下兵将全无,此行一无斩获,该如何向朔王交代?
大军出征前夕,朔王肯定而嘉许的话语言犹在耳,那句定会为本王带来胜利的发言,眼下看来竟是无法实现……
出征失利的挫败,委实让他原本孤傲的心绪产生一丝转变。
突听有声音道:「军师大人,业王宣两位大人入殿晋见。」
亭外喘吁吁跑来一名传令禁军,业王交代不可耽搁,他匆匆奔来,再匆匆领着两人来到大殿之外。
就在入殿之际,王宫禁军统领忽然上前挡在尚熙身前,肃声道:「大殿之上不得携带兵器,请将配剑交给在下!」
尚熙知晓宫廷礼仪,自己在朔王宫里被朔王恩准得以带剑入殿,一时换到他处,竟就忘了这项规矩,但见他打算解下配剑,殿上忽听业王出声:「尚将军乃忠义之人,无须解剑,请入殿来吧,寡人已等待许久了!」
王令一下,禁军统领当场迅速退开,尚熙得此恩宠,先是愣了愣,才在桐亮的催促声中继续提步前行。
业国王殿宽敞威武,金壁琉璃,业王端坐其上,亲自迎客於阶下,双手一展,脸上带笑:「尚将军此番可是愿意回覆寡人心意了?」
尚熙神色一震,竟觉得有了几分辜负的罪恶,垂颜道:「尚某是来恳求业王,希望业王放尚某回国。」
业王本欲扶握尚熙手臂的两掌登时悬在半空,看似颇感失望。
沈默不久,尚熙便听见头顶传来声音:「难道是寡人待客不周?尚将军若有需求,直说便是,寡人必尽力满足。」
尚熙把拳握得更紧,不敢正视业王一脸诚挚的邀约,敛色道:「尚某只愿回到朔国向朔王请罪,请业王准许!」
桐亮在旁,放轻声音嘀咕了句:「不识好歹……」
尽管语轻,还是被尚熙听到耳里。
此行,他本不抱着能够成功回到朔国的愿望,亦预料到业王会因恼怒而将他斩首,不过与其忍辱偷生,他宁愿回去朔国接受朔王责罚而死,甚至是就此战死在异乡,至少不辱他朔国大将军的名声。
「尚将军真不再多做考虑?」业王双手负於身後,转过身去,表情显得十分无奈。
「尚某心意已决,绝不变更!」
坚定的语气只更激发业王爱才的心,一时之间,大殿上众人缄默。
这时,桐亮摇着羽扇来到业王面前进言:「微臣倒有一计,或许能够完成业王心愿。」
「说吧。」业王语气平平,看来是认定就算天塌下来,尚熙也不会变节了。
桐亮噙着笑意道:「让我国精锐大军压境,现下朔国领头大将军被我方关押在此,朔国境内必定军心涣散,朔王或和或战,我方均可以尚将军为饵进行商议。」
此话一出,不仅尚熙狠狠瞪了他一眼,连业王也是。
「寡人只求尚将军心悦诚服,如此强逼,留不住他的忠心!」业王感慨,将桐亮的馊主意驳回:「寡人自知尚将军乃朔国大将,正是藉此身份,想朔国若愿与我国和议,自然可免一场战事,双方各自为主,百姓安居乐业,岂不快哉?」
桐亮一听,叹息:「业王,您实在太心软……」
「别说了。」业王摇头,看向尚熙,眼神专注而凝重:「寡人愿意让尚将军回去朔国,唯有一个条件,还望尚将军配合。」
尚熙本对敌军始终抱持厌恶态度,从前他每攻下一地,见地主或献土求生,或奔桃、或寻死,不曾有过任何动容,可这些天见业王如此礼贤下士,竟私下生起恭敬之心。
他毕恭毕敬应道:「业王请讲。」
业王徐徐道:「寡人已探得你们乃是利用渠道之利越过鹿鸣山巅,渠道兴建不仅对朔国有利,对吾国亦然,寡人想以将军安危为条件,请朔王答应两国之间以渠道进行通商,并签定和平协议,彼此互惠共生,不知尚将军觉得如何?」
此话一出,桐亮立刻明白业王用意。
业国虽然气候温暖,五谷丰足,然对於油类与矿类的需求并没有因此减少,关於这些业国境内没有生产的消耗品,大多向外采购,其中以朔国所产是为大宗,但彼此虽然邻近,却因鹿鸣、沉雀山势阻挡而无法直接买卖,油品全是通过商贾辗转所得,价格自然翻倍。
长此下去,国库徒增虚耗。
尚熙自也明白,朔国虽然地处严寒,竟也是生产油矿等物的绝佳环境,正因如此,朔王才能在连年征战中获得稳定资金,使国势不致衰退太甚。
「业王所为,实为人民着想,只不过……」
尚熙支吾其词,猜测依朔王性情,大概不会准许有他国堂而皇之踏入他朔国境内吧。
而且,他虽是一介武夫,却尚能还懂些业王心思,这摆明是要试探朔王是否会因他一人而妥协与业王之提议,若是朔王拒绝,业王更会以此为由,再度说服要他投奔业国。
业王又问:「尚将军有话不妨直说。」苦思两天的结果,他自认此计可行。
尚熙心里却不这麽想,他对朔王认识颇深,朔王的器量,为人处世,都不能用一般的想法去衡量,他当下便料定朔王必会拒绝,严重时,甚至不惜代价,再度朝业国挥戈相向。
但他不得不承认,其实他心里由衷希望业王的想法得以实现,毕竟他当初同样认为渠道对朔国境有益,无论是引水灌溉,甚至是现在业王提出的和平通商,各层面对改善朔国民生均有所助益。
业王再度出声询问,尚熙才诺声:「那麽就让尚某去与朔王相谈,尚某必会竭尽全力说服朔王……」
话未说完,桐亮插话一句:「尚将军是犯糊涂了吗?你可是人质啊!怎可能放你回去朔国与朔王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