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山本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阿克曼用冷凝激光亲手制作的六面体碳纳米管晶体、何修文精心研发的比同重量黄金还要贵二十倍的碳纳米管超级电容电池被安装到机器人的心脏位置,足以让这部机器人拥有惊人的力气和长达半个小时的激烈活动时间,并可在短时间内充电完毕。密布在各个楼层的无线充电装置,足以保证它的自由活动。它的武器是任明美研发的高功率激光枪和纳米科技实验室一位德裔研究员研制的碳纳米合金鞭,它的精密机械手比人类拳王的拳头更有威力。
最后的工序就是将李庄呕心沥血制作的五级人工智能模块插入机器人的头部,大喇叭启动了并行运算主处理器,与机器人进行了同步信息交流,再拧好设计精巧的防弹盖,将机器人送入一个密封装置喷涂上与周围环境一致的环保迷彩防腐漆,然后再将它运送出来。
机器人自动启动了整个系统,在李庄面前慢慢站了起来,毫无感情色彩的眼睛散发出幽幽红光。
很漂亮的人型机器人,这是李庄的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冷。
“主人您好,一号向您报道!”机器人的声音有点生硬。
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没资格拥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代号。
“自行活动,测试运行参数,”李庄的声音也不带任何情绪。
“遵命!”机器人立即回复。
李庄看着机器人在十六楼和十五楼之间来回走动,各种动作都做了一遍,平衡系统极为出色,没有什么故障,走动非 常(炫…书…网)顺畅,激烈战术动作也很流畅,各种精密液压元件工作都不错。
大喇叭从世界各地顺手牵羊拿回来的资料可靠性非 常(炫…书…网)高,智能生产实验室机器人项目组的研究也卓有成效,眼前便是证明。
“继续制作剩下的三部机器人,”李庄吩咐大喇叭。
李庄并不是对人形机器有什么热衷,他不是日本人,对高达爱得死去活来。他之所以制作这四部机器人,主要是因为这个大楼的环境。
根据不同的用途制作不同的机器人,才是他真正的想法。在接下来的时间,他制作了大量的履带式带大功率机械手的货运机器人、安装机器人、维修机器人、加工机器人,不过电池和外壳都是公司的实用研究成果,太贵的他用不起,四部高达型已经有些离谱,这些都是从他自己的私人腰包里面掏的。
机器人全部制作完成后,立即在大喇叭的指挥下开始安装11-19楼的监控及激光防御设施,同时将整个内部空间架构进行了分割处理,安装消防管道,调整进入通道。机器人的施工精度和速度是人所不能比的,唯一的不够灵活,也被大喇叭这个指挥官给顺利解决。
李庄看着数十台机器人,心里有一种成就感。两年前小喇叭胡乱制作垃圾机器人的时候,他就萌生了制造机器人大军的想法,只是自己这方面的水平太次,才不得不等等。基础物理实验室完成的超精密光学及红外探测系统和精密加工实验室完成的超精密机械手是机器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系统还是从日本人那里顺过来然后升级的,确实很出色。
任明美不知道李庄有制造机器人的想法,就算知道,估计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机器人嘛,到处都是,但李庄心目中的机器人不一样,常见的考试型机器人没有任何意义。他要做的是有价值的货色,这是原则性问题。
九层楼的施工及线路布设需要多长时间,李庄心里没谱,他不是学建筑的,从没有设计过类似的模型,无法估计进度。
“大喇叭,施工完成通知我一声。”
“是,父亲,新的模块要继续组装吗?我现在还有余力,可以应付,”大喇叭问。
“那继续装吧,测试要严格,”李庄沉吟片刻,还是决定让大喇叭继续以前的工作。他知道机器人施工非 常(炫…书…网)有序,走位精准,不像人,随意性大。
偷懒完成的某人施施然离开,留下喇叭家族在努力奋斗。大喇叭在替他做苦工,小喇叭是他的耳目,小小喇叭在替他赚钱,四喇叭在帮他搞研究,虽然只是辅助性的。
初八上班,公司管理层碰了头,确定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和方向,还是以能源和动力为主,这块直接涉及到人的生活,油水多多。
讨论完,李庄刚要回去吃饭,被周奇森拉住,“IBM都发布智脑了,我估计未来一年内能成功,你不做准备?这块利润很高,还有智能生产实验室恐怕会碰到麻烦,你要做好员工的工作,尤其是计算机项目组的。”
“我正在准备,没事,你放心,怎么都看着我?我脸上不对吗?”李庄问。
“智脑好玩不?你研制成功能让我参观一下吗?”任明美问。
“晕,很好玩的,就是有些可怕,要是能成功,我会让管理层参观的,你们不用担心,不过嘴巴得紧点,”李庄还是模棱两可。
众人看着他打开会议室大门,然后开始讨论,一堆的外行话让李庄忍俊不禁,摇摇头,快步离开。
隔行如隔山!
食堂内李庄又被梁灿骚扰,“阿庄,我刚看了新闻,说日本人在东京成立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你听说了吗?”
“是吗?吃饭完我上网看看,”李庄不理梁灿的唠叨,快速扒完饭,然后返回办公室。
东京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新闻在门户网站上成了头条,李庄草草扫过,没意思,还是些老套的话,不过京城科学院的宣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们要举国动员,抽调精干力量研究人工神经网络,不能落后于时代。”
李庄不屑地笑笑,花旗国智能飞行系统都用了好多年,华夏才想到搞这个。平时就是小猫三两只在折腾这个,经费都不足,成天想着用软件弥补。有些院士的水平很出色,但争取不到经费。看看喇叭级就知道,这种前沿的东西,耗资巨大,却没法确定一定能成功。当初智能机研究火热的时候,国人一看没有效果,便理智地选择放弃,但花旗国什么时候放弃过?数十年如一日地持续研究!
智能生产实验室一般都是初九开碰头会,这是习惯,可能出于李庄的某种迷信。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李庄便接到大喇叭的通知,“父亲,装修已完成!”
李庄沿着环绕六角大楼的旋转楼梯上到十六楼时,有些震惊施工的快速和完美。这里已经全部调整过,要不是空间和楼梯调整处理是他亲手设计的,他几乎都要迷路。估计省建筑设计院设计这栋大楼的团队过来,都没法顺利上到十四层。
这里已经成为堡垒式建筑,光内部装修就耗资近亿美元,朴实无华型,当初耗费巨资构筑的承重梁,现在已经显现出它的扎实。
“欢迎父亲光临视察!”自动门打开时,上百台各类机器人整齐地排列在激光通道的出口附近,扬声器里传来喇叭家族的齐声欢迎。
“晕,大喇叭从哪学的,”李庄摇摇头,走到十六楼装配车间边上独立小房间,开始准备超级大喇叭的制造工作。
原子弹是可以通过提高装药来升级,李庄设计大喇叭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模块化设计,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如此卖命地研发VAI的原因,方便升级,软件改动小。
超级大喇叭的主模块设计思路跟喇叭级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元器件数量线性放大版,软件架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没有本质的改变。
大喇叭的机械手和辅助机器人都在旁等候指令,随着李庄“开始”的命令,复杂的超级大喇叭在透明的超洁净组装车间里开始逐步成型。临到主模块和关键模块的测试和组装时,李庄才慎重地亲手测试了一遍,硬件逻辑都没有问题,这说明人工神经网络电脑测试平台的设计非 常(炫…书…网)成功,完美模拟了实际工况。
组装和软件测试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李庄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作。
养成开始,时间不长,只用了半个月,到三月底超级大喇叭就开始运作,但自行测试过后让李庄很失望,没有质的提升,这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