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猛士回明 > 第41部分

第41部分(1 / 2)

>

还没等自己完全适应这个身份,罗天使已经被朝廷任命为大都督了,听大家说,似乎权力比督师还大。

大都督人很和蔼,也很乐观,并不象督师那般严肃甚至悲苦的表情。

大都督似乎跟什么人都谈得来,跟督师、任府台这样的人物能谈上一整天,也能跑到军营中跟最普通的士卒吹牛聊天,而且一聊就是一个时辰,甚至在街边的店铺里跟客人都能聊上半天。

自己知道,自先皇驾崩以后,武将日渐跋扈,也只有刘肇基那样的忠勇之人才甘受督师驱使,其他武将对督师之令却是爱听不听。

但这大都督好象就不同,这李成栋原是高杰军中悍将,跟高杰一样都是桀骜不驯的,哪知在大都督面前就象老鼠遇到猫,被吃得死死的。就连黄得功都是侯爷了,手下兵马五六万人,对大都督也是言听计从。

大都督年龄并不大,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但博学多才连督师也是佩服不已,但大都督所学与众人似乎又有不同。

这不在接圣旨时就闹出笑话了,大都督竟然说他对篆体字认不全,现在想想都好笑。

王秀楚想着,嘴角都露出了笑容。

这让旁边侍立的下人有些纳闷,赶紧躬身施了一礼,悄悄退了出去,出门走过两个院落,找到刘良佐把自己看到的赶紧说了。

“你是说这姓王的信使自己坐着就笑了?他们几个之间没有说话?”刘良佐有些纳闷,跑到我这儿有啥可笑的。

“回老爷话,他们几个没有说话,这姓王的信使好象在想什么事,想着想着就笑了。”下人如实汇报。

刘良佐挥挥手让下人下去,自己朝着几个幕僚问道:“你们觉得这信使为啥自己就笑了呢?”

“也许扬州局势大为好转,他心里高兴吧。”一个士人打扮的幕僚说道。

其他几人纷纷附和,以前督师派来的信使都是愁眉苦脸的,来找刘伯爷都是恳求的语气,哪有这信使这般从容?

刘良佐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必须要见见这信使。他却不知道罗剑派来的信使并不止这一批,还有三批信使分别奔凤阳、临淮和霍邱去了。

ps:新书敬请大家支持,救推荐,求收藏,谢谢了!

第六十六章 军政一把抓

罗剑在**很是呆了一些日子。

明朝最大的炼铁厂在太平府(今马鞍山)一带,虽然要过江,但守江的水师是黄得功的部属。

在黄得功的陪同下,罗剑和刘为民到炼铁厂深入进行了调研。

黄得功不明白大都督为啥要到炼铁厂来,这不是工部官员应该干的事吗?

罗剑告诉他,要铸造新的大炮,光靠炼铁厂现在的技术可不行,得大力进行改造。

黄得功似懂非懂,但大都督要造大炮,这个他听明白了,跟大都督说,有了新大炮,一定不能忘了他的庐州军。

黄得功跟罗剑接触时间越多,就越觉得看不透,这大都督看起来温文尔雅的,象个文人,这话黄得功说不出来,是他的幕僚说的。

但黄得功觉得大都督骨子里象个武将,要不咋会把士卒当成兄弟一样呢,战死的士卒不仅要立碑,知道有家眷在的,还亲自带上那好吃的罐头前去家里那啥,对了,叫慰问。

有人说大都督这是在收买人心,但黄得功觉得大都督这是从骨子里就想这么做,跟收买人心无关。

大都督前几天跟自己提过,想对军队进行整编整训,自己想了好久,又去扬州一师和刚刚整编的二师去看了好几天。

这一师就不必说了,那令行禁止,那训练强度,各级将领的积极性之高,自己的庐州军比都不敢比。

李成栋的徐州军被淘汰了三千多人后,看起来却更加精干了,李成栋这厮正憋着一口气拼命地抓训练呢,说是要尽快赶上一师。

原先这徐州军的军纪差也是出了名的,督师在扬州经常拿他们头疼,却没有一点办法。

如今这徐州军,哦,现在叫扬州二师了,驻扎在**城外,却从未听过有一例扰民的事情报来。

如果整编后的队伍都象一师二师那样,黄得功觉得自己的庐州军也应该接受整编。

但有些部属觉得不好,认为大都督这是在分自己的权,这个得找他们谈谈,要让大家都同意了,这整编才能进行得顺利,大都督也是这么说的。

罗剑他们在炼铁厂呆了两天,从采矿到冶炼的全过程都看过了,同刘为民商量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把炼钢厂建到扬州。

这太平府毕竟在长江以南,在朝廷的管辖范围内,如果在这儿建厂,估计要不了多久所有技术就会被满清学过去了。

另外扬州附近已经建了不少工厂,基本都是刘为民在作技术指导,如果这炼钢厂建到这儿,刘为民就太辛苦了,来回跑都来不及。

再加上很多技术都要从电脑中查询,而电脑必须留在大本营。

就连史可法等人都以为罗剑他们依仗的是猛士车和步枪手雷,也只有罗剑几人最明白,最大的依仗还是电脑中储存的知识。

太平府在长江边上,依靠航运,运输不成问题。

人力现在也不成问题了,俘虏那么多,象刚刚俘虏的二千多人,那都是很早就跟着孔有德的天助军,坏事都干尽了,不用来挖矿用来干什么?

回到**以后,罗剑召集开了一个军政会议,这清兵退了,善后工作可不少。

清兵一到,如同蝗虫过境,这清兵一退,剩下无主的田地可就太多了。

徐州军中淘汰的士卒全部都被安排了从事军垦,罗剑没有采用扬州的集体农庄制,而是采用了承包制,说到底就是分田到户了。

这些军垦户每年只需交纳一定的公粮,比以前佃户家要交的租子可就少得太多了,按一般的收成算,只有二成。

这时候佃户交租一般都是五六成,有些黑了心的地主,甚至收到七成,往往交了租子一家人的口粮都不够。

军垦户要交纳的公粮是根据田亩数固定了的,如有勤劳肯干的,收入多,自家的日子就会好过。

而且罗剑还号召大家多搞农副业生产,这些产出是不用交纳公粮的。

没过几天,**城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为了抢农时,罗剑甚至命令扬州两个师和**附近的庐州军全部停止训练,义务劳动了三天。

罗剑的这个命令军人执行起来倒不觉得什么,但让**城的官员们叫苦不迭。

大都督自己都脱了鞋袜下了水田,自己一个小小的县官敢不跟上?

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这三天活那是干得踏踏实实的,并非以前太平年景里出城作个秀,好多官员三天活干完了,连小妾的床都爬不上去了。

罗剑在**忙得热火朝天,史可法在扬州可就坐不住了,这朝廷派来的钦差一批又一批,让史可法应付得焦头烂额。

早在清军退兵的第二天,罗剑就派人快马通知了史可法。

听到这个消息,史可法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很久,幕僚和下人们都不敢来打扰他,以为督师又遇上了什么头疼的事。

史可法想了很多,自己自从督师淮扬以来,不可谓不殚尽竭虑,不可谓不夙兴夜寐,但局势就是糜烂之极,甚至自己都差点与扬州城一起殒了。

为什么罗剑他们一来很快就扭转了局势,他们从天而降的身份和携带的神兵利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史可法非常明白这些并不是全部。

史可法细细地思索着罗剑来到之后的所作所为,打了胜仗当然能鼓舞军民士气,但这些军中将领们为什么那么快就能接受他,这让史可法很是纳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