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盲流 > 第9部分

第9部分(1 / 2)

>孙国民点点头。正要跟苏桂芬讲讲一家人如今的处境时。过来几个乞丐模样的人。有几个远远地看着,有一个走过来。

孙国民理解,这个地方有很多废品拣,养活了不少人,什么事情都有个先来后到的规矩,这是人家的地盘。

果然,来的人蹲下来,看着孙国民,又看看苏桂芬。苏桂芬把孩子又往紧了抱了抱。

来人说:“别拣了,这能拣几个钱。跟我们要钱吧。你有孩子,比别人都好要。”

孙国民和苏桂芬使劲地摇了摇头。

来人说:“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盲流 38

苏桂芬抱着孩子猛地站起来,站在孙国民的前面。动作太大,惊动了栩栩,栩栩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威胁孙国民的那个乞丐没有思想准备,吓了一跳,禁不住往后退了两步。说:“你想干吗?”

这时,不知从哪里就出来几个乞丐,往这个方向过来。

孙国民把苏桂芬拉到身后说:“大不了我不在这里拣了。”

乞丐说:“那快滚,别让我再看见你!”

孙国民松了一口气,收拾了一下行李,慌张地拉着苏桂芬就走了。走出很远。孙国民不满地对苏桂芬说:“下次男人的事情,你不要插嘴。你看,万一要是惹出麻烦来,怎么办?”

苏桂芬委屈地说:“我是着急了。我怕他们动手打你。”

孙国民给了苏桂芬一个白眼。苏桂芬不再吭声。老实地跟着孙国民身后。大步往前走。孙国民说:“算了,总算是没出事。挺好的。以后火车站是不能去的。人家已经把地盘占了。不让别人往里进。”

苏桂芬说:“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孙国民没有说话,只顾埋头往前走,因为孙国民现在想的是后天的饭怎么办。口袋里的几块钱够今天和明天两天买点烧饼或者馒头的,后天肯定就没有吃的了。大人还能扛几天,可是栩栩怎么办呢?

走到郊区,远远地看见郊外有不少莴笋地,地里的莴笋长的正旺,孙国民顿时心头一亮。自言自语地说:“有办法了。”

孙国民的打算是自己和苏桂芬先吃莴笋,吃几天莴笋,这样把省下来的钱买成馒头让栩栩吃。就可以多支撑几天,这几天里总是会想出办法的。或者在铁路边拣废品,或者在郊区拣废品。

孙国民带着苏桂芬拔了不少莴笋,把皮仔细地撕开,两口子开始吃莴笋,嚼烂了,喂一点给栩栩,栩栩吃的很开心。

苏桂芬说:“国民子,人家没同意,我们就吃人家地里的莴笋,行吗?”

孙国民说:“当然行。”

苏桂芬说:“那不是偷吗?”

孙国民放下手里的莴笋说:“那怎么能算是偷。我们这是饿了,想出来的办法。而且我们还带着孩子,带孩子吃莴笋,怎么能算是偷。”

苏桂芬不说话了。孙国民看出来,知道自己的回答没有从本质上说服苏桂芬。

孙国民耐下心来说:“这不叫偷,以前革命打仗的时候,战士也吃地里的庄稼,可是主人没在,没有时间通知主人,所以就把钱放在地里,拿石头压着。”

苏桂芬接上话茬说:“那咱们也没有钱放在人家的地里呀。”

孙国民一瞪眼说:“你懂什么,现在是没钱,以后等我们回家了,在家里也种一片莴笋,谁来拔就随便。不就行了吗。”

这个说法显然令苏桂芬茅塞顿开。不再计较这个问题了。放心地吃起莴笋来。

吃完了莴笋,孙国民带着苏桂芬在郊外的一个小水塘里。把自己好好洗一洗。南方的郊外空气清爽,小池塘也没有什么污染,清澈见底的。

孙国民三下五除二脱光了衣服,跳进水里。搓洗身上污垢。苏桂芬用一块手巾在岸边洗脸,然后把手巾拧合适了,伸进衣服里面擦身子。洗完了把衣服也一件件地脱下来洗。孙国民的,栩栩的,都搓洗了一遍,可惜的是没有肥皂。只能用手干搓。

洗完了。把衣服晾在地上,三个人躺在草地上,看着蔚蓝的天空和明晃晃的太阳。一边扳栩栩的脚丫子,一边想明天的事情。

苏桂芬说:“国民子,你看我的衣服都洗不出来了,什么时候你能给我买件新衣服,省得人家总把咱们当要饭的。”

孙国民把身子往旁边一转,说:“买什么衣服,花那个钱。有什么用。”

苏桂芬没敢说话了。

孙国民翻了翻身子,发现身下有半本小册子,拿起来一看,撕的只剩下几页了。是从公路上或者铁路上吹过来的,或者是农民种地的时候无意中带过来的,依稀看出来是一本杂志叫《半月谈》,内容讲的都是国家形势和社会形势。

孙国民信手翻了翻,仅剩的那几页内容打动了他。孙国民看完了,激动地坐起来,从行李里拿出那本中国地图,一对照。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

孙国民说:“我们有办法了,我们有办法了。”

苏桂芬说:“什么办法?”

孙国民说:“我们可以打工,打工。”

盲流 39

孙国民读到的《半月谈》上的文章,讲的是在中国的南方正在形成新的经济模式,很多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到南方的工厂里打工。这些工厂遍布广州附近,以惠州、东莞、番禺等地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区域。

那里有非常多的工厂。有非常多的工作机会等待着离开土地的农民。

在这之前,孙国民听说过很多人去南方打工的事情,但万万没有想到,歪打正着,自己竟然离这打工的地方如此地近。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不过,孙国民马上就遇到了一个新问题,从地图上看,从广州到惠州、东莞、番禺这些地方很近,但坐汽车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可是坐汽车的钱又没有,步行吧。南方的天气这么热,自己和苏桂芬也许能坚持下来,但栩栩怎么办呢,关键是没有钱,一路上就没有吃的。没有吃的,人是活不下来的。

孙国民想了想,只有先在广州拣一段时间废品,凑够了路费,再出发。

打定了主意之后,孙国民选择了以广州火车站外围的地段,这样,既不和广州火车站中心的那些人冲突,虽然拣的废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差一些,但是很安全。不和人发生冲突还是主要的。况且自己也不是打算长期在这里,只是为了赚一点路费。

想好了,孙国民和苏桂芬开始行动,离开了小水塘,又拔些莴笋洗干净随身带着。带着栩栩向火车站方向出发。路上在一个建筑工地处,拣了两段八号铁丝,弯成钩子,又拣了两个编制袋。

多亏了上次在安徽省城郊外的大垃圾场拣到的那个背小孩的背包,苏桂芬和孙国民轮流背着孩子,一手拿袋子,一手拿钩子,沿着公路开始拣废品。

边拣边向广州火车站方向进发。

南方的易拉罐显然比北方多,虽然是在公路上,也拣到不少。还有一些啤酒瓶,啤酒瓶这个东西,只要口不破,一个就能卖两角多钱。是最好的东西。遗憾的是这个东西口要是不破的话,轻易人家不扔,因为这是可以回收的,所以完整的啤酒瓶子最多的是火车站。来往的旅客不可能将啤酒瓶子千里迢迢地带回去。只能扔掉。

有的旅客会将瓶子轻轻地放在某个地方,让人家拣走。反正自己也用不上了,何苦不给人家一点方便呢,有的就会把瓶子砸碎,动机是反正我捞不着了,但别人也休想赚着这个便宜。

有不少拾荒的就等着人家喝啤酒,没喝完先预约,喝完了就归事先预约的,这一幕会发生在火车停靠在车站的时候,在铁路线上会出没很多拾荒者,他们盯着车窗里的旅客的一举一动,有时候车窗里的旅客也会拿个啤酒瓶子戏弄戏弄车外的拾荒者。

虽然辛苦,但确实是个好生意,一天下来,运气好的可以拣到几十个啤酒瓶子,加上易拉罐。

只是有点风险,因为能在车站内的铁路线上拾荒的大多已经结成帮派,外人很难进的来。

孙国民知道那里物资丰富,但明白其中的道理和风险所在,于是就大致划分了自己活动的区域,离火车站中心远一点,在外围。

这样就可以不和那些占领者发生冲突了。

只是孙国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好那几天集中治理,广州站前广场出了大案子了,伤了一个大人物,于是惊动了更大的人物,于是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治理整顿活动,清理所有乞丐、小偷、票贩子、毒贩子等等。

所有的仰仗火车站生存的各色人等一部分被以流花分局为主的打击力量的严厉打击下,抓了起来,判的判,处理的处理,绝大部分撤退到了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外围。等待时机。等打击力量懈怠了。再卷土重来。

盲流 第三部分

盲流 40

火车站的外围很容易理解,就是沿着铁道线走,离车站远一点,就是外围,坐火车的往往都有这个经验,就是火车驶离车站的时候,要在街区、小巷里开上一段,这些民居纵横交错,通常是藏在繁华都市高楼大厦的后面,就是外围。

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还堆放着很多码放整齐的枕木,这里有很多随手扔掉的废品,还有扔掉的没有变质的食品,等等。是拣废品的好地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