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2 / 2)

只见一个卫士掀了帐帘,匆匆进来,赶到两人面前,俯身低声道:“西京来的探报。”

尉迟远神色一凛,道:“人呢?”

卫士道:“他方才刚到。此刻正在帐外候着。”

尉迟远道:“叫进来,”又道,“你跟人在门口看着些。”

那卫士点头出去,尉迟中道:“可不知有什么事?”

这来报信的,为的不是西京中公事,而是尉迟远放在京中探听消息的心腹,既是匆匆赶来,定然是出了要紧的大事。此时尉迟中沉不住气问将出来,尉迟远却还能自持,只目视帐门双手具案,并不言语。

一时进来一人,并未穿盔甲,只是着寻常戎服。见了尉迟兄弟,急走几步拜在案前,道:“将军!”

尉迟中道:“你先说是什么事?”

那送信的低声道:“太师抱恙。”

这短短四字,两人却俱是一惊。尉迟中不由呼道:“怎么?什么病?”

尉迟远低声喝道:“你慌什么!”转而道,“你可带了书信?”

送信的从怀中取出一张信帖,双手呈上。尉迟远一把取过拈在手中,却又顿下,片刻指间方缓缓捻开纸张。尉迟中等了半晌只见他面色深沉,竟看不出波澜,急着问道:“如何?”

尉迟远阖了信笺,却不答话,只向那送信的道:“你先去帐外候着,我还有信要你带回京中。今晚便换了马回去,可明白么?”

那人道:“是。”

尉迟远挥手道:“去罢。”直目送那人出帐去了,见尉迟中一脸焦灼之色已凑到近旁,方将那书信递与他。尉迟中接过来上下几眼略扫过,面上更为变色,道:“是旧疾又发?”

尉迟远道:“你可还记得前次,亦是这般浊唾涎沫与血相交,高热不止,是如何凶险。”

尉迟中仍在惊怔中,半晌才似自行安慰般道:“可那次也终究是复健了的。”

尉迟远面色阴沉道:“但你也莫忘了太师那时才将不惑。数年后的今日,他亦不是当初的少壮年岁了。”

尉迟否极自少时便有肺萎之证,寒冷天气时驰马疾行呛了冷风便曾干咳乃至咯血。只是那时戎马倥匆,只以为是偶尔劳累,不曾顾得上。直到后来坐镇关陇,不需亲身上阵,咳症反而在春秋时犯得利害。十余年前曾有一遭发病,症候格外凶险,日日咳出脓痰近有升余(魏晋时一升约合200ml)。当日关陇一带找得着的医家俱被带到西京,最终倒亦不知是谁的药石起了效,才算过了这一劫。

尉迟中忆得这事,话音中已有些变声,只道:“这事当如何?”

尉迟远暗自握拳道:“偏生是这关头……”见尉迟中面色已有些白,咬牙道,“莫慌,也不是天塌地陷的事。”又道,“你沉下气,京中乱不了;你我在这里,只必得把洛城拿下来。”

此时李骥正在裴禹帐外来回踱步,守门的卫士觑着他也不便问。半晌李骥自己觉出卫士看他的眼神有异,心知是忧色太外露,这才稳了稳神,停下步来。只是他虽竭力镇定,到底心绪不定。心想裴禹唤了范懿进去已有两个多时辰,任什么事也该交代完了,怎的还不出来。其实若在平时,他也不当这有什么可急的,只是今日是才刚遣人去召范懿前来,便有一封太师给裴禹的书信从西京送到。信中倒都只是军务政上的公务,却是送信的士卒暗暗奏报了尉迟否极染病之事。

想来太师自是不愿人人尽知其病状,可裴禹为其心腹在前方,这事是不可瞒他的。那卫士得了尉迟氏的嘱托,将他病重之事暗暗报给裴禹。

上位掌权者染恙的消息向来是臣下的忌讳,何况是在前方战况正紧要时。其时李骥亦在旁听得,惊得几乎是倚着墙垛才立住。待看向裴禹,却见他只微微垂首,片刻间道:“我知道了。”

李骥低声道:“我且叫范懿先别来了吧?”

裴禹道:“为何?”

李骥道:“骤然出了这样的状况……”

往下他没有再说,裴禹抬了眼道:“任哪般状况,你现在再急能做什么?”又道:“遇事不当慌乱,你倒不懂得么。”

这话已含着责备,李骥见他面上波澜不惊,细看时却是容色肃整而异于常日,也不敢再多话,只能称是。待到范懿到来,他便忙出来将西京的信使安置下来,又去叮嘱预先备下川资马匹,以便这使者随时启程传递消息回西京。这一通忙完,范懿却还在裴禹帐中。

李骥在帐外等得心焦,一时多少纷乱念头都涌在眼前。尉迟否极这多年的经营,虽权衡种种而不曾自立称帝,可西燕的权柄却无疑是全握在他手中。前方征战之时,一国首脑染病,军心是否因此摇摆且先不提;稳定数年的朝局是否会因此动荡才更为人悬心。皇帝虽然看去只是摆设,可他终究是太祖的子孙,有哪一日不盼着把这权柄收回;前朝就有傀儡皇帝将权臣诳进禁內击杀的旧事,前几月东燕朝中的变乱虽是因外力挑动,可又何尝不是摆在眼前的例子。尉迟否极的长子几年前因病殁逝,其余二子尚且年幼,信任的勋贵都在各处镇守,一旦生出变故,结局孰难预料。尉迟否极给裴禹传的信中,倒是没说什么,可这当口里的微妙意涵,又如何明说得出?

此刻,李骥的惴惴不安倒也不多是为谁家天下担忧,不过是念着自身。他自生起便在乱世中浸淫,转瞬间骤生大变的血雨腥风都听得见得够了,唯心只愿世事安稳而已;如今背井离乡千里,家中安危难料,这风雨欲来的预兆怎不令他心生忧惧。

他正在胡思乱想,倒不防听见帐内人行在门前,裴禹道:“那便辛苦。”

范懿讷讷称“不敢”,一时已推起帐帘出来。李骥向里略一探头,已听裴禹在内道:“你进来罢。”他见李骥进来,又道,“你都安置了什么?”

李骥一一说了,裴禹淡淡道:“你倒真是上心。”

李骥勉强赔笑道:“我年经不经事,实在有些耽心。”

裴禹点头道:“你做的不错。”又指着案上一卷纸笺道,“带回京中的信,方才我捡着范懿看地图时已经写了。一时我誊出来,你便叫使者连夜回去。”

李骥亦不知是不是灯光昏暗,只觉裴禹气色现似出疲累,便道:“先生若是累了,便我来誊抄罢。”

裴禹道:“不必。”

李骥听这话忽而想起一事,忙道:“我不是想要私窥先生的传信……”

话未说完,已听裴禹轻笑道:“这话倒似我疑你什么,你今日是真失态,处处一惊一乍,”一时敛了笑道,“给太师的信,总是要自己来抄录。”

李骥称是,又听裴禹道:“你明日随我去龙华山。”

李骥疑道:“龙华山?”

裴禹道:“范懿说要测算河流改道,最好还要参考水文记载。他说曾有本洛河水文考便可以用。”

李骥道:“去龙华山能寻得这书?”

裴禹道:“是了。范懿说太祖晚年间,始在石窟中造像时,主持工程的监理僧人曾把洛城一带的地理志异搜集在一处,藏书在洞窟中。”

李骥忍不住道:“先生……是真决心要引水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