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2)

这话自是胡说,赵慎一错神间手指在箭头上划开一条血口。他看着指上鲜血乍想起刚才陆攸之讲裴禹预备不测的话,心中更是一动,不由严厉了声气问:“到底是要做什么?”见陆攸之不作声,冷笑道:“裴禹教的你可真是有样学样,没处去弄毒药,就收个箭头起来,倒也是带刃的。”

陆攸之闻言;微微一怔,随即垂了眼帘。赵慎去汜水关后,他有一次诳周乾在内帐收拾箭矢,暗暗藏下一枚箭头。他心中了然,城中若有变故,被人看见他在赵慎内帐中,必是轩然大波,无论是为赵慎名声还是守城的军心,他都不能容得此事发生,需得早做准备。

赵慎见他已是默认,又想起此前他那番“毁容貌自戕”的话,心中更为惊怒,尤其阵阵后怕,扬声唤道:“周乾!”

见周乾进来,赵慎持起那箭头道:“这些日你就是这么照应的?”

此话没头没尾,周乾一时也愣了,见赵慎脸色愠怒,更有些不知所措。陆攸之见状,轻轻叹气,温言道:“无甚事,你去吧。”

看周乾讪讪退出去,又轻声道:“他不知情,你莫为难他。”他这话音未落,却突然被赵慎横扯过去。陆攸之头撞进赵慎怀中,还不及反应,肩头已被赵慎压伏在地上。事起突然,还没等反正过来,腰间亦被死死摁住。他衣衫本就乱着,这一挣直被赵慎扯去了下裳。陆攸之只觉耳后那呼吸间热气越发急促炽烈,何尝不知赵慎要做什么。只是骤然出的这变故早将他方才那一番柔情衷肠搅散,此刻已没了这心思。又见赵慎这粗暴行止,便知他心中正憋着气。

陆攸之头脑嗡响,不由竟有些怯。一时脸色涨红,奋力要起身,反手去抓赵慎手臂,急道:“你做什么?”他看不见赵慎脸色,也不闻赵慎回答,身后已压了上来。尚未如何,那持在他腰上的手掌手指便已压扣得他皮肉生疼。紧接着,便是身后那人闷声撞了进来。

这一撞之下,陆攸之痛得猛一咬牙,他强忍着不肯做声,周身却止不住颤抖。他听赵慎咬牙在他耳旁低声道:“你这真是胡闹!”

陆攸之缓了半晌,喘着粗气质问道:“你这便不是胡闹?你凭什么?”

赵慎听他这话,只冷笑道:“是,你这样有主见决断的人物,我如何握得住你的心思!”他话这样说,手臂却将陆攸之愈抱愈紧,仿佛不如此,这人便真的要于他面前失去。

陆攸之心知此番挣脱不动,赵慎言语他亦无可应对,索性低头抿唇再不作声,周身已出了一层冷汗。赵慎低头便见陆攸之又是这般姿态倔强,可眉目间痛楚却难遮掩。这一番强要,与其说欢好,不如说是发泄,于他而言,恼恨辛酸交织,根本也无半点欢愉。

这一番沉默相抗,两人皆觉力竭。许久方听赵慎颤声道:“你问我凭什么,我却还要问你——你凭什么如此?”

陆攸之听他语中颤抖,气急只因情深。可赵慎愈是待他如此,他愈要警醒不能为赵慎累赘。默然良久,心中叹道:“只凭你我知心。”口中却只道:“我要起来。”

他这样淡然相对,赵慎倒是一愣。他眼看着陆攸之脸色惨淡,眼睫上一片湿漉,不知是泪是汗,灯影中竟是斑斓流转。那流转光彩刺眼,又如利刃戳心,愧悔中试探着揽过那人,见陆攸之也未抗拒,方在他颈上小心吻过,倒似情怯。一时讷讷道:“我唐突了你……你可还,还好……”

见陆攸之也不回答,只自己整了衣衫踉跄着要起来,以为他是委屈赌气。可那些软语温存的话斟酌酝酿了半晌,开口却是道,“你要如何解气?或是你打我一顿……”待这话出口,自己也觉泄气,心下如被揉皱,最终只涩然唤了声:“源长……”

陆攸之一时尚站不直身,转眼见赵慎两眼晶亮,嘴唇苍白,也知道他方才是真发急。一时亦不知自己可该怪他?不由轻叹一声,却突然又听赵慎低声道:“你如何恼我都罢,我只求你今后莫再胡思生死如何……”

其实他们都懂得,生死之事是终究由不得你也由不得他,可即便是自欺欺人;也惟愿对方许自己一句好生活着。赵慎仰头看陆攸之摇晃着立起,却默然不言,心中不由尽是沮丧凄怆。许久,却忽听陆攸之温淡笑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渣吗……

第26章 结交亦相因

如此这般光景,其时已是七月初。民间传说在六月三十这日,地藏王菩萨开放鬼门,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闭,因此七月又称鬼月。七月十五日,便是盂兰盆节。

其实盂兰盆节兴法会乃是近年间经南朝武帝大力倡导才渐兴起的。而数十年前,北朝的道家便设这一日为“中元节”,以超度亡魂,为人间赦罪。七月中旬本是头年余粮已罄,当年秋收未到的时节,天气又最是暑热,民间本来少有操办。七月十五这一日,民间行奉亲祭祖、寺观供奉烧经,变更显热闹,是一年节礼中的大事。

“盂兰盆”乃是梵语中“解倒悬”之意。七月十五日乃是月半日、解夏日、佛欢喜日、众僧自恣日,因此这一日的供养,功德最为殊胜。传说佛祖座下的目连僧便是在这一日敬设盆供,邀十方僧众咒愿,终于解救其母于饿鬼道中。而这一日的祭祀,也因此带有表孝思亲,追忆先人之意。

白马寺送高僧骸骨及经卷出城的日期正在盂兰盆节前的七月十二日。七月十一这日近晚,空中雨丝飘布,天边云后一抹暗红。住持与众执事僧将佛骨供奉于大殿,步出时有小沙弥在旁禀道:“赵将军求见,正在山门。”

住持问:“为何不请进来?”

小沙弥嗫嚅道:“弟子恐刀兵不祥……”

住持听了,“咳”了一声,忙带着众人往殿外去,过了天王殿,又绕过钟楼前粗大楸树,才见无相门前密迹金刚像下立着两人。再细看去其中执伞的是个军中小校的打扮,伞下那人长身而立,却没着铠甲,大约因为天气炎热,连裲裆也未穿,只穿着一套牙白的裤褶戎服。想来为骑马方便,其下大口裤的裤管皆用布带缚了,右衽褶衣的袖口亦在腕上挽起一叠。

住持看定这正是赵慎,上前施礼道:“将军。”

赵慎还了一礼,见众僧都未打伞,便道:“我累阿上淋雨了。”

住持道:“将军客气,请寺内坐。”

赵慎道:“我不懂佛寺的规律,只怕冲撞。”

住持笑道:“我也不引将军去佛堂,只请客堂叙话。将军此番为我等行方便,出家人不言谢,便奉清茶一杯,聊表心意。”

赵慎听了,微微沉吟,道:“那便叨扰。”

于是,知客僧在前引路。赵慎随之穿行寺中,见殿旁遍植松柏,殿宇皆如天竺旧状而重构。

举目只见殿顶正脊上饰着琉璃鸱尾,那异兽张口吞脊,沐雨而生彻映光色,瞠巨眼、裂海口,竟仿佛从高处乜斜着尘世众生,莫测含笑一般。知客僧见赵慎凝神看住,便道:“那是天竺的摩羯鱼,佛经上载它是雨神座物,如今雨中观之,正是合衬。”

住持闻此言道:“将军可知如今见此物,证得了什么?”

赵慎笑道:“不知。”

住持长声叹道:“这摩羯鱼乃是前朝方传入中原的,见此物便可知如今这白马寺已不是东汉年间的原貌,而不知是几度复建,先前的殿宇都已是兵燹中毁过数遭的了。”

一时见杂事僧人在院中往来,踩着石阶向石灯灯窗内依次加注灯油。雨中那灯火亦可长明,只风过时,火苗抖索,阵阵明灭。

一行人一径向内,到客堂殿外,执事僧均合掌施礼告退,只住持一人引赵慎进入屋中。待两人坐定,已有小沙弥奉了一只鸡头嘴的青瓷莲纹罐的上来,又捧上两只连托盏,方才退下。住持将罐内热茶倾入盏中,赵慎接过,只见那茶盏与盏托以釉质相连,甚是精巧。待饮了一口,初觉入口发涩,咽时味苦,搁了茶盏只觉后劲淡远。

住持已看出他不谙此道,笑道:“我听说前朝公卿中有把茶饮称水厄的,将军觉得如何。”

赵慎笑道:“尚好。”

百余年前,胡人自塞外南下乱战中原时,汉人大批南迁,茶饮一道一度绝迹。直到文帝迁都洛阳,致力汉化,又有南朝士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