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是怕老三按捺不住乱来。”李治锋道。
“没事。”游淼道:“咱们走了以后,让小舅带一封信给他。”
“你打算告诉他?”李治锋问。
游淼在这件事上也忐忑了很久,去一次北边不是什么小事,两三天也回不来,赵超有他自己的眼线,须知瞒不过他。但如果赵超太紧张,陈兵中原定军山前,说不定反而会令他们暴露了身份。
“说吧。”游淼最后道:“免得他太早暴露发兵的计划,至少让他再沉寂一段时间。”
游淼整理货物,这次他亲自在江南一地参与采购,准备贩往外族的物资,既然要去,便大张旗鼓,不可心虚,心虚只会让鞑靼人怀疑。于是游淼乔装成江南方家的小少爷,取名方胜,带着自己家的货物,跟着林科出塞,想捞点油水。
而李治锋的身份则是游淼的管家。在林科的介绍中,这位小少爷小时候便父母双亡,不务正业,年近廿五仍未婚嫁,偌大一份家业被败得差不多了,于是抵押地产,典当家中值钱之物,倒了一笔银钱,买了点货物,预备赚回本来。
李治锋则年过三十,为这个不省心的小少爷鞠躬尽瘁,鞍前马后,苦不堪言。
游淼编造了这个假身份后只觉说不出的好笑,与李治锋一起上了马车,江波山庄的小厮们出来送行,除此之外,只说游淼是入川探亲,不敢走漏了风声。
最早跟着游淼的程光武叹了口气,眼睛红红的,说:“少爷。”
游淼笑道:“别唉声叹气的,过几个月就回来了,你们信不过我,还信不过李治锋么?”
这么一说,众人才好过点,都知道游淼将要去的地方非常非常危险,就连游淼自己也知道,这一去,说得好听,是为国办事,要是行差搭错了一步,兴许就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被大安的鞑靼势力抓住了,后果不堪设想,但游淼总是相信,自己一路上这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就算除不掉贺沫帖儿,必定也能全身而退。
“少爷走啦。”游淼朝众人笑笑,只有他和李治锋二人,朝四周看了一眼,山庄里一片荒芜。
241、卷五 八声甘州
秋天,天空干净得像被水洗过一般。田野收成过了,留下一片杂色枯黄的大地,鸟雀成群地飞向天空。
以往出远门时,整个山庄里前呼后拥地来送,现在只有这么几个人,寥寥落落的,游淼反而有点不习惯。乔珏上来,抱了抱游淼,二人相对无言。
李易峰驾车,游淼上车,走了。
整个山庄内,甚至整个扬州,整个南朝,无人知道,有这么一辆小车,带着游淼这样的一个人,踏上了前往北国的征途。
一名参军,一名主帅,两匹拉车的马,一辆战车。游淼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如果说这次能成功颠覆大安,那么他们的举动,便足够名垂青史了。
他原本完全可以站在朝堂上,成为天启的参知政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理直气壮地斗倒他的政敌,说服赵超,推行他们的国策。
就连游淼自己,也万万没想到,会走上这么一条奇异的,与当初所设想背道而驰的路。
李治锋在前面赶车,游淼卷起车帘,朝锦袍里缩了缩,秋天的风多少还是有点萧瑟之意。
李治锋道:“你在想什么?”
游淼摇头,自嘲道:“说不清楚。”
他的心情确实非常非常复杂,颠沛流离的这么多年过来了,鞑靼,贺沫帖儿与他,与整个中原,都是不共戴天的世仇。这次北上,游淼的心情反而很平静,浑然没有半点背负着重任,要去一雪前耻的仇恨,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重担。
仿佛只是北上去看一个风烛残年,却又仍可一战的宿敌,顺便想法再送他一程。
游淼把自己想的说了,问李治锋:“你呢?在想什么?”
“在想我大哥。”李治锋悠然道,一拽手里的缰绳,马匹停下,给运送军粮的车让路。
“如果当初大哥不要以这么偏激的方式来放逐我。”李治锋道:“现在,或许我也不会与他势成水火。”
游淼感叹道:“他也没办法。”
前面岔路口的人,看到是游家的车,纷纷喊道:“请游大人先过!”
“你们过吧!”李治锋喊道。
押送军粮的车这才走了,李治锋甩鞭启程,说:“老三心底,应当也不想杀他的大哥。”
“唔。”游淼倒是没想过,在从前问问赵超的想法,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你大哥和贺沫帖儿的关系。”游淼道:“虽然林科说了是传闻,也不一定,但我总觉得很可能发生。”
李治锋道:“因为太子么?”
游淼点头。
达列柯与贺沫帖儿在这之前,便已经缔结了一个同盟,但充其量只能算是非常不稳定的同盟。
一从贺沫帖儿在最初对李治锋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二来,从达列柯营救太子,并派人护送他前往东瀛的举动,也可以从旁证明。
这两个人,谁也不愿意完全地相信谁。这种盟约是最不稳定的,也是最容易击破的,游淼出征的信心便来源于此。
“我大哥很聪明。”李治锋道:“但偶尔也会犯糊涂。”
游淼道:“在什么方面?”
李治锋回头,看了游淼一眼,说:“用情太深。”
游淼笑道:“你们两兄弟都是这样。”
李治锋不语,笑笑,摇头。
游淼坐上前些许,扒着李治锋的背,靠在他身上,说:“可能你们的父亲,也是这样。”
李治锋嗯了声,喃喃道:“用情太深,好也不好。”
游淼道:“我呢?”
李治锋看了游淼一眼,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无从评价。
最后,他说:“你这样就很好。不轻易相信人,也不轻易怀疑人。”
游淼道:“我骨子里还是商人。”
忽然间游淼隐约明白了些什么,他就是个商人——专门做生意,投机钻营的商人。于是他当官之后,也按照商人的那一套来看待朝廷,虽说有儒道墨兵等百家之说支撑着他,让他转圜朝堂而不倒,但每次一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总会以商人的目光去衡量一件事,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天下。
这是好还是不好?
一个国家的参知政事,曾是商贾之户出身,或许不太好。但也只有商人,才会衡量取舍,知道民不聊生,知道青黄不接,知道没有钱,没有饭吃,没有衣食住行,就无以定天下。
所以或许还是像李治锋所言“你这样就很好”。
游淼笑笑,李治锋十分轻松,扬鞭赶车,丝毫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游淼道:“去了大安,你得控制好自己,别太冲动。”
李治锋道:“不会,和你在一起,去哪里都是好的。”
游淼这才放下了心,点了点头,李治锋又道:“和你在一起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有一些事,是从前从来不会去想的。”
“想太多也累。”游淼叹道:“劳心费神的,没一天好日子过,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不用再去想东想西的。”
李治锋笑笑,随手搂着游淼的腰,让他坐到自己身边来,二人马车拐道,下了安陆,见河的对岸,商队已经集结。
再过河去,就是流州地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