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革命军秘密制造的铁甲列车在与其他列强国家所配备的相比,还是属于改装型,稍显粗糙。蒸汽机车和战斗列车由铁板焊接进行加固,抵挡子弹是没有问题。蒸汽机车位于战斗列车之间,煤水车朝向敌方,机车上备有通信设备和射击指挥器材。
每节战斗列车由货车厢改造,装备四到六挺机枪,配备一个排的战斗人员,各节车辆采用刚性连接,以便于通过轻轨的铁路线段。
“可惜时间太短,只能用现有的材料进行改造。”荷马里遗憾地说道:“正常的铁甲车应该设有旋转炮塔,车厢也是专门制造,坚固异常。”
“这已经非常好了。”肖志华握着荷马里的手,感激地说道:“你不顾身体的病痛,为中国革命费尽心力,这份最真诚的感情,我们将永远不忘。”
荷马里笑了,指着铁甲列车说道:“打到北京去,把胜利的旗帜插到紫禁城,我已经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但我更想看到你们得到最完整的胜利。”
“你会看到的,但在这之前,你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肖志华担心地说道:“我知道医生曾警告你,可能因为此次长途跋涉而丧命,但你并没有听从。你应该留在广州好好养病,你的病只有中医才能治好,这一点,你一定要相信我。”
“可是——”荷马里苦着脸说道:“他弄的药水真的很苦,不过,我相信你,服从你的安排,不过,请容许我留在这里养病,而且容许我在前线观战。我的老朋友,这点小小的请求,你不会不答应吧?”
肖志华轻轻拥抱了一下这个可敬的小个子,荷马里虽然身体畸形,但他曾说过:所有的伟大事业都是由剑刻出来的,我的事业亦是一样,我要用剑刻出我的事业。对于这个崇拜英国诗人拜伦,并“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希腊”的家伙,满足他的一点要求并不算过分。
布恩斯在旁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作为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秘密全权代表,他没法不高兴。合约已经签订,他已经得到了所需要的。在美国军方的支持下,伯利恒公司将在海南三亚为中国建设军港和船坞,这是一笔大买卖,对于拥有太多过剩资本的伯利恒公司来说,这是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同时,在美国正在接受反托拉斯调查,面临被分割的洛克菲勒公司,也为自己的资金找到了海外的投资地。因此,他们将很高兴地为中国独资建设陕西延长油田提供一整套采油及炼油设备。
至于那位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副董,正按照临时政府的计划,还在福建兴致勃勃地转悠,装模作样地与政府官员商谈,美孚也在高调宣扬着与中方进行陕西延长油井的合资计划。这些,都吸引着日本的目光和注意。当然,最后日本的不断抗议和威胁会收到效果,子虚乌有的马尾船厂建设计划会被取消,陕西延长将由中国独资建设。而临时政府的这次妥协,也要迫使日本在别的方面作出一定让步。
临时政府通过虚张声势,在美方的配合下,摆了日本小矮子一道。
第二卷 大潮 第九十三章 审时度势的朱尔典
更新时间:2010…9…5 21:37:10 本章字数:2400
浮于表面的,往往不是真相,或者不是全部真相。
德国在得到临时政府秘密授让的一个油田后,立刻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投入到全面的中德合作之中。狄塞尔柴油发动机的专利、克虏伯轻型火炮技术被无偿转让给中方,中德合资的华飞—奔驰汽车公司在上海成立。一百门75mm管退式火炮、十万发炮弹作为赠品,即将装船启运。
美国也不甘落后,芮恩施出任驻华公使,普遍被外界认为是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一个标志。随后,中美合资的海外石油公司宣布成立,中方在让出了部分股权后,美方以极其优惠的价格提供了五万枝M1903式步枪并奉送图纸。接着,龙腾—福特汽车公司在广州挂牌成立,霍尔特创办的汽油内燃机拖拉机制造公司又与中方签订合作办厂协议,厂址选定为陕西西安。
“我们已经无力改变这些事实,帝国政府对我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训令的口气也越来越严厉。”朱尔典很无奈地对袁世凯说道:“现在,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已经没有人能阻止他的崛起,谁都不想过于得罪一个即将执政的政府。除非——,当然,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袁世凯面无表情,看来列强准备放弃他了,或者已经放弃他了。除了日本人曾向他表示,日本对他“始终抱有深切同情,不论英国政府态度如何,帝国政府绝不致中途改变方针,自必始终支持君主立宪,并援助其实现”。可除了空头承诺,再无实质的支持。反倒在英、美、德等国的强烈反对下,很有被孤立的迹象。英国已经发表声明,表示决不与日本“采取协同行动”或“使用武力”以“支持清国实施君主政体”。而随后,日本也无奈地表示,日本继续对中国局势“单独”进行“梗阻”已觉“无趣”,只好暂时住手,“听任事态之自然发展”。
“帝国政府已经授命我在关税问题上作出适当让步,以确保江南造船厂与利物浦造船厂的合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朱尔典苦笑道:“如果再被德国伏尔铿船厂抢了先,帝国政府的愤怒将使我不得不离开中国。”
“临时政府开出的条件并不优惠,双方控股相当,民间股份十年内不可转让交易,贵国想控制船厂,恐怕不容易。”袁世凯别有用心地说道。
“有美德两国虎视眈眈地等着,帝国商人已经顾不上这些了。”朱尔典摇头道:“中国众多而廉价的劳动力,远东广阔的市场,开放而明智的政府,行将稳定的中国局势,这些美好的前景足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
“行将稳定的中国局势,朱尔典先生似乎言之过早了。”袁世凯有些反感地说道。
朱尔典伸手从兜里掏出份情报,递给袁世凯,说道:“这是我刚刚收到的,最迟明天的报纸上就会出现这个消息,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先睹为快。”
“……最早组建成军的广东101师结束高强度训练,今日誓师北伐,大总统宋教仁亲自检阅并授旗。虽然训练日短,士兵的步伐还不很整齐,但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主要由复兴会会员和热血青年所组成的部队,展现出了旺盛的斗志。另外,由于法国人面对云、桂两省华军的强硬姿态,不得不退回安南。西南边境局势趋于稳定,桂省之201师,滇省之301师也有加入北伐的意图……”
袁世凯将情报轻轻放下,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应该是复兴会的精锐了,不过一个师的兵力,真能将形势明朗化吗?”
“也许能,也许不能。”朱尔典模棱两可地回答道:“关键是这个师用在什么地方。可能不等这个师开到前线,局势已经要发生变化了。据帝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观察和判断,湖北革命军行将展开一次大的攻势,那里可是聚集了几万的军队啊!”
“北洋军不是软枺印!痹揽判氖愕匦Φ溃骸案锩朗厣心苤С牛鞫ト从行┛裢恕R埠茫痪О埽且膊换嵬馔;鹛负汀!?br />
其实,袁世凯的这副样子,硬撑的成分居多。冯国璋部每天都受到飞艇的轰炸,周围还有小股革命军进行骚扰,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