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乱世强国梦 > 第58部分
背景色:字体:[]

第58部分(1 / 2)

>⒉渴靥伤痛锏恼栈幔骸拔栈崾拢确畹酃盗睿涞何泄焱粒只蛭焱粒梦唇饩觯么袷蛴啵苈碓艏拔蘩盗枧埃饧从赏臣嗯稍敝良涞罕;ぃ胨俚绺么伲馍蠡嵛 ?br />

清政府突然接到照会,顿时惊慌失措。还没有等到中方前去交涉阻止,日本方面的斋藤季治郎已经率领大批武装宪警,强渡图们江,进入了我国延边数十里地区,并在龙井村内天宝矿主程光第的大院挂出了“统监府临时何岛派出所”的牌子。

斋藤季治郎在延边地区划定了会宁间岛、钟城间岛、茂山间岛等五区,又在局子街、头道沟等要地设宪兵分遣所14个,所辖区域达千余平方公里,分土设官,发号施令,俨然成了中国境内的外国政府。

清政府曾通过外交途径复照日本公使阿部守太郎,严正声明所谓“间岛”问题纯系子虚乌有,该地是中国领土无可非议,但日方对要求其撤出的复照却置若周闻。由于当时清军在延边的守备薄弱,以武力强行驱逐已无可能,于是这个外国的政权机构公然出现在中国的领土上,成了国际震惊、国人汗颜的一个奇特事物。

1907年夏季,年轻干练的吴禄贞奉命到吉林边境地区调查界务(直到今天,那场斗争的胜利还同这位官吏的名字联在一起,载入史册,永志民心)。吴禄贞带领两名助手和六名侧绘员“冒暑就道,跋涉山水,穷极边塞”,备尝艰辛。他们取道敦化县到延吉,赴珲春,沿图们江北岸东进登长白山,对边界进行实地测量,绘制地图。这是历史上中国对延吉境内的第一次全面踏查,历时七十三天,行程两千多里,凡是与中朝界务有关的地段,都逐段地进行了精密的测量,获得了大量的边界勘侧数据和资料。

根据这些珍贵资料,制成了有史以来最为详实准确的《延吉边务专图》即(“延吉厅专图”)。这张地图和1908年4月写成的《调查延边边务报告书》,以及其他历史文献,在清政府对日交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是,最使吴禄贞感到棘手的是延吉的边防兵力。当时延吉只有吉强军数营,而在他身边的马步兵也不足二百人,沿江防务处处吃紧,一旦发生不测,边防形势便岌岌可危。为了有效地与日本侵略者周旋抗衡,吴禄贞首先派兵对龙峪衙门进行保护,并训令当地长官不得离开任所,照常处理事务;同时在延吉各处张贴安民告示,揭露斋藤一伙的侵略行径,安抚当地百姓。又组织民军,并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到沿江渡口布防,阻止日军的继续侵入;又调派人力维持治安,以防止出现突发事件给日本入侵造成借口。

斋藤本以为用偷袭的手段侵占延边功在必得,不料却遭到了当地军民的顽强抵制,因此也就不敢进一步贸然行动,继续扩大“战果”的计划也泡了汤。双方一时处于僵持状态。

这时的吴禄贞并不轻松,他知道日本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不断上书清政府,激陈日军重兵压境,敌我力量悬殊,形势十分严峻,要求清政府派兵增援。然而,腐败的清廷深恐惹怒日本人,引起外务交涉,使冲突加剧。因此,吴禄贞得到的答复只是“稳慎和平”、‘镇静维持杯的谕旨。

正当吴禄贞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在不久前到长白山下的夹皮沟一带调查边务时,他曾经遇到一支驻扎在皮夹沟金矿的民间武装,足有二三千人。

夹皮沟地处吉林省桦甸县东南,自清咸丰末年(1854)起,被称为‘韩边外”的祖孙三代人即冒犯清廷的例禁,在这里率众淘金垦荒,组织武装,且势力渐大,“局红管亮”(人多枪好)。由于金矿地处偏远,官兵无力进剿,当地政府只好采用安抚的办法,给当时的首领韩宪宗委以官职,后又授予宪宗之孙韩登举守备之职,不久又升为都司。但韩登举虽然接受了官职,却不受清政府节制,仍然啸聚山林,独占一方。这支武装,也成了日本人的一块心病,因他们大多是猎户出身,枪法准确,真要动起武来,也不一定讨到便宜。为此,日本人多次潜入夹皮沟一带,软硬兼施,企图迫使韩登举屈服,却遭到了韩的断然拒绝.

1907年8月底,吴禄贞揣着一位绿林朋友的引见信,和他的助手周维祯、李恩荣来到了韩登举的府邸。韩登举对吴的到来给予盛情款待,席间,吴禄贞借机向韩揭露了斋藤季治郎率兵强占延吉地区的真相,一席话说得这些绿林好汉义愤填膺。吴禄贞见时机成熟,便说明了来意:“大敌当前公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如果退缩忍让,国家亡了,我们还有活路吗?”一时间群情激奋,齐声说:和官兵拉个对马(同官兵联合),愿意听从吴的指挥。在韩登举的带领下,这支武装随即开到局子街附近驻扎下来。

1907年11月17日,吴禄贞在当地的一所寺庙内同日本人进行了第一次交涉。当斋藤季治郎来到寺庙的时候,只见四围龙旗招展,数千中国官兵荷枪实弹,排成密匝匝的方阵,站满了山前山后。虽然服装并不整齐,但其阵势威严,个个精神抖擞。斋藤一伙人十分惊讶,他们不知这些中国官是从哪里来的。

在吴禄贞的严词诘问下,斋藤理屈词穷,又领教了中国方面的阵势和实力,知道进一步的行动一时难以得逞,只好自己找个台阶,然后悻悻退出会场。

此后,吴禄贞多次与日交涉,根据翔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逐一批驳日本政府的来文,并援引朝鲜人著《地理小识》等十余种中外论著,论证中朝两国国界。日本的进一步侵略行动遭到遏止,伊藤博文只好改变策略,将“间岛问题”提交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向中国政府提交长篇照会,就“间岛”问题继续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清廷命吴禄贞、周维祯代写了万余字的边务节略,复照日本驻华公使.日本go-ver-ment在有力的事实证据面前,理屈词穷,诡辫无术,不得不承认图们江以北之延吉厅为中国领土。

1909年9月4日,清廷钦命梁敦彦和日本特命全权公使伊集院彦吉在北京签订了《中日间岛协约》。条款规定:“中日两国政府彼此声明,以图们江为中、朝两国国界……”历史悬案终告结束。

然而,当时的清政府把“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奉为国策,因此不可能取得外交上的完全胜利。依照《协约》,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四处,被日本帝国主义攫为开放的商埠,并取得了在这些地方设置领事馆的权利,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与吉会铁路的修筑权等。

(致歉声明:由于1909年或1910年的资料不太好查,而1911年辛亥革命时的比较详细,所以借用了很多。但后来才出现有些出入,比如当时四川总督为赵尔巽,不是赵尔丰;东北总督是锡良,不是赵尔巽;这两处我择时更改过来,但有些不影响书中构思的,就不改了,反正不是正统的历史书,请大家理解。)

第二卷 大潮 第八十五章 处处刀光剑影

更新时间:2010…9…5 21:37:09 本章字数:2175

当时在东北的名义上归属清廷的武装除了第二十镇外,还有驻通辽的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洮南的前路巡防营前路统领张作霖、辽南的左路巡防营统领冯德麟、通化的右路巡防营统领马龙潭。东北的巡防营不比内地,他们大多兴起于日俄战争时期,此后又与蒙匪、胡子长期作战,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但这些人也有个特点,那就是本身皆为绿林出身,极善生存之道,属于有奶便是娘,谁腿粗就抱谁,哪边风硬就向哪边倒的类型。如今革命军节节胜利,风头正劲,奉天局势又不稳,加上有与旧军一向不和的第二十镇新军驻扎,他们都处于查望风色的阶段,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增与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交好,倾向革命。而手下的第三十九协协统伍祥祯、四十协协统潘榘楹,都是北洋旧人,较难控制。

而且,在奉天的东北总督锡良虽然以正直清廉、勤政务实而著称,而且自日俄战争后,腐朽的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眼见其多年的辛勤努力和实干也无法阻挡封建政权的灭亡,锡良为此忧愤交加,多次旧病复发,已难以掌握奉天局势。原咨议局副议长袁金铠组织成立的“奉天国民保安会”则在一些守旧军人的支持下,兴风作浪,反对东三省响应革命,宣布独立。

复杂,很复杂。武装复杂,成分复杂,人心复杂,形势复杂。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