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1 / 1)

听宿主念叨了一堆鸡汤,E23应道:【好吧......】

感受到宿主对自己的真心接纳,明白她不再对那个名为“度娘”的系统抱有幻想,E23甚觉欣慰。

*** ***

嘎斯卡车的启动声响起。

柏宣偏过头,一脸冷淡,静静看着车窗外风驰电掣般倒退的戈壁滩。

两个小时前,他还和他的姑娘一起在食堂吃早餐。

现在却要离开她,去往一千公里外的地方。柏宣心里第一次有种强烈的留恋和不舍。

他还有很多的话没来得及跟她讲,思绪一时间感慨万千,食指轻轻摩挲着兜里的钢笔。

乔素坐在副驾驶座的后排,扒着副驾驶座往前探脑袋,笑眯眯道,“霜降哥哥,我们等会儿去镇上转车,大概几点能回到乌市呀?”

“天气好的话,晚上九点以前能赶到乌市客运站。九点半能送你回到文工团。”

乔素哦了一声,欲言又止,“哥哥,那我们吃......”

柏宣瞥了眼司机,从座位底下取出一条手工毯,头也不回,反手递到后座,“垫着睡一会儿,到了我叫你。”

“哦!好。”乔素悻悻坐回位置上,收回笑容,神情霎时变得微妙起来。

自从大前天从高山牧场回来,她就隐隐有种输了和吃味的感觉。

输在哪儿,为何吃味,她想不明白,也不愿去细想。

她提醒着自己,她可是乌市文工团的台柱领舞,漂亮、有才华、家世优渥。

反正两家总要坐在一起吃饭,见面恳谈时让长辈给他讲讲道理。

柏宣是学霸、是聪明人,等明白了是非利弊,肯定会选择和自己在一起。

卡车一路驰骋,远处一排排的胡杨林格外显眼,坚韧固执的样子,倒是跟那个姑娘一模一样。

乔素下意识一愣,目光聚焦在窗外,渐渐挺直身子。

她牺牲春节假期,千里迢迢把人带回乌市,赢的人还是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柏宣的出行日记】

柏宣:离开洗fer的第1个小时,想她。

柏宣:离开洗fer的第2个小时,想她想她。

第33章 乌市

柏宣对乌市有着深厚的感情。

乌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北麓,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

1763年, 乾隆拓建诸城, 改名迪化。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 创建哈密垦区,第二十二兵团投入生产建设。

1954年, 迪化改称“乌鲁木齐”, 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同年,生产建设兵团进驻新疆,劳武结合、屯垦戎边①。

此后,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兵团行列, 投身边疆建设。

他在沪市出生, 不到三个月, 就被父母抱着,随着大部队来到乌市,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

直到后来去沪市和苏联读书, 每年的暑假, 他都要回乌市。

乌市这座城市对他来说, 有家的意义。

客车一路通畅顺利,比原先预计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乌市客运站。

柏宣和乔素下了车,车站门口除了三两个摆摊档口,路边空无一人。

乔素跟在柏宣身后一言不发,见他突然停下脚步,忙上前跨了一大步,笑盈盈道:“哥哥, 看来我们到早了。”

柏宣看了眼手表,“再等20分钟吧,柏恩的车一般会提前半小时到车站。”

20分钟......乔素的思路在飞速狂转,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她该跟他说些什么呢?

抬眼瞥见路边的馄饨铺,“哥哥,你饿了吗?我们要不去吃一碗馄饨?”

柏宣接过她手里的行李,“走吧。”

乔素轻舒一口气,她能在千人面前唱歌跳舞,毫不怯场,却在柏宣面前一如既往是当初那个胆小的女孩。

她给曲成圆讲的“和哥哥看梅花鹿”的故事并没杜撰,其实小时候的她怕梅花鹿,更怕那位清逸俊朗的霜降哥哥。

少年柏宣轻声细语鼓励她勇敢,她犹豫再三,最后只敢紧紧攥着男生的衣角。

只是为了跟曲成圆炫耀,她才故意说成是紧紧握着哥哥的手。

“吃葱吗?”柏宣出声打断乔素缥缈的思路。

“不太喜欢吃,但是要吃也可以。”

柏宣转头跟店家说:“一碗不放葱。”

两碗冒着热气的馄饨很快就端上桌,柏宣埋头便吃了起来。

乔素还没吃到第四颗馄饨,柏宣的碗里就吃空了。

“你慢慢吃,我去门口等着,免得待会儿司机找不到我们。”

乔素一听就着急了,放下筷子,“我吃饱了,我也陪你。”

她起身太快,一时没站稳,打了个趔趄。

见她这忽然冒失的架势,柏宣想到早晨在食堂时曲成圆急急匆匆的样子,心下一软,重新回到位置上坐好,“你没吃晚饭,慢慢吃吧。我不走。”

乔素灿然一笑,甜甜应道,“嗯。”

柏宣沉默,双手抱肩,坐得笔直,将头撇向店门外。过了夜晚八点,乌市的夜才有了一些迹象,天空灰蒙蒙。

他忍不住想,不知此时曲成圆有没有认真地在学习,还是偷偷打瞌睡。

两人又静静待了一会儿。

乔素终于吃完最后一个馄饨,才缓缓道:“谢谢你陪我回乌市。”

最新小说: [咒回] 沉入深渊 反派他坐等被甩 尾巴给你玩 南北长歌之南北乱世缘 贵妃种田日常(清穿) 七零大佬的美艳作精(七零年代漂亮作精) 路人嫁给龙傲天后修罗场了 花瓶美人的炮灰之路[快穿] 我给小可怜当靠山[快穿] 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