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林小语的人生 > 第177部分

第177部分(1 / 2)

>嘤υ龆唷@鲜淌诿且仓雷约旱难罱砩隙荚诟陕铮行┮彩乔蛎缘睦鲜γ且彩乔看蜃啪裨谑诳危茉诳刂谱牌1沽成弦虺龅墓罚幌肴米约涸谘媲笆ネ拧U飧錾涎葑排分薇南募咀芑嵩谏钜估锞布胖斜⒊鲆徽罂窕兜暮艉盎蛘咭藕兜奶鞠ⅰぁぁぁぁぁ?br />

林小语宿舍里的三个男生都是球迷,虽然三人从事的体育项目都不是足球,他们也不算是至铁杆的那种球迷。但是在精彩的欧洲杯是绝对不容许错过的。林小语喜欢的是热情洋溢攻势华丽的橙衣军团荷兰队;熊博涛则喜欢球星云集打法稳持的英格兰队;而冯舒并没有什么铁定追随的球队,既喜欢防守强大的蓝衣意大利队,又喜欢大气大合的德国队,连荷兰和英格兰队里也有不少冯舒喜欢的球星。

三个男生便这个夏季的深夜在一盒盒烟和一瓶瓶啤酒中在电脑屏幕前为各自的球队加油助威。冯舒最近可谓是财运亨通,不但但在帮大四的师兄们出手了一批二手物品赚了一笔,而且在跟朋友诈金花打麻将也有横财进账。这也让喜欢赌几手的冯舒开始在这次欧洲杯的比赛里也下了注。

第一场比赛冯舒压得是东道主葡萄牙队,冯舒信心满满地认为东道主葡萄牙能够轻松地把希腊这一个球星都没有欧洲二流球队击败,可是比赛的结果却是让冯舒傻眼了,东道主愣是在揭幕战上被希腊0比1击败,爆出了冷门。这也让冯舒的一百块灰飞烟灭。冯舒就不信这个邪了,冯舒觉得那个希腊是走了狗屎运,于是冯舒在第二场希腊对西班牙的球队再次压了希腊的对手。虽知道不知道是不是有神灵帮助的希腊人又将强敌西班牙逼平,让压了西班牙的冯舒又输掉了两百。不过幸好葡萄牙人争气,让冯舒压得那场葡萄牙对俄罗斯的比赛上捞回来了些本钱。

在希腊第三场对俄罗斯比赛里,冯舒觉得希腊这支连克两只强队的黑马是满有实力的,所以冯舒觉得希腊打小组垫底的俄罗斯队是完全没有问题,因此冯舒一下子把三百块钱压在了希腊的身上。可是谁料到已经获得出线权的希腊在这场比赛上只放上了替补,结果被俄罗斯击败,让冯舒的三百块钱在90分钟之后打了水漂。让冯舒气得要死。

林小语和熊博涛这两个纯粹在享受着足球的快乐的人没有冯舒在球赛中损失金钱的痛苦,他们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足球场上的精彩。但是到了四分之一决赛上,先是熊博涛的英格兰在点球大战中败给了葡萄牙,而林小语喜欢的那支在大赛中总是带着悲情色彩的橙衣军团也在二分之一决赛上被葡萄牙淘汰。而下注在葡萄牙捷克和希腊身上的冯舒则是笑不拢嘴。这三天的比赛让冯舒不但捞回了本钱还让冯舒赚了一千多。这也让宿舍里通宵看球的宵夜啤酒都算在了冯舒的账上。

希腊在04年的欧洲杯上的决赛上再次碰到揭幕战时候的对手东道主葡萄牙队。冯舒这次有些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把钱下在哪队的身上。最后冯舒拿出了个硬币抛了一次,当硬币是背面朝上时,冯舒还是不敢去买他心里用硬币背面希腊队。冯舒再抛,还是背面。又抛。还是······冯舒最后一咬牙,便将这次欧洲杯赢得的一千块压在了希腊队的身上,冯舒觉得就算输了他也没输本钱。但是压完之后冯舒就后悔了,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希腊想要战胜强大的东道主葡萄牙队夺冠的几率基本上等于零的,除非希腊人几千年前的神话此时再发生一次。

然而最终,希腊的神话真的在04年上演了!又是一比零,希腊队像揭幕战一样在决赛上同样用一个金子般的进球让希腊的神话活生生地上演在里斯本光明球场的上空。林小语和熊博涛在凌晨五点多的时候在电脑的屏幕上目睹了这样一个足球神话的诞生。而在希腊人在屏幕中,冯舒依旧楞楞地呆坐着,他有些不敢相信希腊真的获胜了,在熊博涛推着他的肩膀祝贺他赢钱了,冯舒才爆发出一阵大吼,为了他赢得的投注。希腊的赔率可是八倍。压了一千的冯舒足足赚了八千块钱。冯舒这一声大喊在清晨五点的校园内颇为吓人,让某些还在梦中的人突然惊醒,不知道这一声叫喊到底是什么性质的······

而意外赢得一笔大财的冯舒当天就请林小语和熊博涛吃了一顿他们在南京吃过的最为丰盛的酒席,冯舒还特意地去体育用品店里买了套希腊的队服,信誓旦旦地宣布以后他就是希腊的铁杆球迷。

第三卷  大学里的迷茫青春 第三百零四章  混在大学的日子(三)

04年欧洲杯在希腊神话的诞生的同时落幕,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的林小语宿舍三人也要去面对着期末考试了。

林小语对期末考试并不担心,虽然林小语的成绩离拿奖学金那类的有些遥不可及,但是达到及格线以上的成绩平时不常缺课的林小语还是可以保证的。而平日里抱着书就头晕的冯舒和熊博涛就要为这次考试而头疼了。但是靠着欧洲杯捞了一大笔的冯舒兴奋劲头还没退去,对于两个星期后的考试到时不怎么挂心,而熊博涛则是开始抛弃了平日难以放手的游戏,找林小语去图书馆里恶补落下来的课程。

临时抱佛脚是很多大学生考试前必做的事情。每当考试日期临近的时候,上课的到课率总会惊人的高,因为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临考前的课老师教授都会或多或少地透露些试题。而图书馆里的座位也会在这段时间变得格外地抢手,在大学里最清净的地方也只有这里了。临时抱佛脚的事情不是抱着就会灵验的,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就像是吃饭一样靠着每天消化一点才能保证正常的供需关系。而临时去恶补就好比一天之内要逼着自己吃下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的饭量,这就有些不太现实了,当然也有少数特别的天才总能在某段时间的恶补后,轻身驾驭在及格线之上。

但是这样的天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知道自己难以在这半个月里在学习上取得奇迹的人便开始谋划其他可以避免挂科的办法了。

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像是商业,很多东西都是在与金钱挂钩。在需求关系的食物链中,总会有人提供出你想要的东西,而这样的前提就是付出你钱包里的钞票。不知道是哪些神通广大的学生在考前就开始偷偷地在倒卖考试的试题和答案,这样的东西在临考前的日子里就好比在难民营里买食物一样让一大批的学生眼露饥渴。虽然一份答案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还是有无数正在为考试的事情而犯愁的学生都愿意为这样答案付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毕竟有了根救命的稻草无论如何都得去抓一下。

冯舒也买了这样的答案。那个卖答案的人是冯舒的山东老乡,冯舒是以熟人价7折的优惠买下的,在这个老乡拍着胸口打保证的情况下,最近钱包鼓鼓的冯舒甚至也帮熊博涛也出钱买了一份。毕竟听说这次考试学校把关得很严,靠手机,旁窥等作弊手段基本是没戏的。所以冯舒和熊博涛只有把不挂科的希望放在这份答案上。真不知道那个人的答案是从哪里搞来的,和试卷基本是完全吻合,冯舒和熊博涛靠着复印成小字条的答案有惊无险地迈过了考试的门槛。

考完试后,冯舒专门去请那个卖答案给他的老乡吃了顿饭,冯舒接着喝酒的机会向这个老乡打听这些答案是哪里弄来的。有些喝高的老乡偷偷地告诉冯舒这些答案是那些出题的老师那里拿来的,卖出的答案钱也要分他们一大半。冯舒听到这样的消息后,有些气愤,没想到贼喊抓贼的事情竟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帮特意把试题难度加大,把监考加严的家伙居然是为了让他们的答案卖的更好而故意这样做的。冯舒在心里有些愤慨的同时也很佩服这些知识分子的商业头脑。看着这个突然换了新手机脖子上又多了条金链的老乡,冯舒也能猜出这些试卷答案肯定赚了不少。现在冯舒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学校里的校长教授们都开着高档的小车,抽着价格不菲的好烟。那个觉得和冯舒很谈得来的老乡很照顾冯舒,让冯舒下回跟他一起干这卖答案的事,冯舒一听能参与这样的好事,当然是马上答应,而且立马叫服务生再上一瓶好酒加两个好菜。

商品社会,或许就是把一切的东西都变成了冰冷的商品。而金钱总能轻易地换取来别人辛辛苦苦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有人肯定觉得这很不公平,对,的确不公平。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几件是真正公平的事情。没有能力改变,你我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样的现实。只能在这个浑浊的年代,努力撑起自己最后的原则。

--------------%%%%%

期末考试就如同一个学期结束的下课铃声。考完试后就是暑假的来临。这个暑假,冯舒先提议自己不回去了,他打算这个假期在南京找份工作。虽然冯舒现在不缺钱花,但是他在看到老乡在大学里财源滚滚的收入心里决定自己也得要好好去赚钱。虽然那个老乡已经让冯舒加入他和他一起卖答案,但是现在才刚刚结束期末考试,要等到下一次考试的来临还得登上半年,冯舒可不想干等着那种发财机会。所以冯舒决定暑假打打一下暑期工。林小语和熊博涛原本是打算回家过暑假的,但是在冯舒的游说下,两人也觉得回家也没什么事情干的,所以两人都决定留在南京陪着冯舒一起体验下工作锻炼锻炼。

林小语给家里打了电话,说假期留在学校找份暑期工,家里的父母虽然很想半年未见的儿子回家陪陪他们,但是他们还是同意了儿子。林小语也在南京这个有些酷热的城市里度过了暑假。在林小语告诉在厦门的小如说他这个暑假不回家之后,李静如也突然决定这个假期她也不回家了。李静如在厦大上学已经有一份兼职的工作,原本打算辞掉再回家过暑假,可是听说林小语不会去后,李静如也觉得自己一个人回翡翠市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她也决定留在厦门过暑假。只是想到很久没见林小语了,让电话里的女生的声音有些失落,可是被旁边在打着游戏的冯熊二人大吵大闹干扰着的林小语没有听出来。

在学校里天天有人提着包裹回家的时候,林小语冯舒和熊博涛三人便忙着在南京市里找工作。三个人里就数冯舒最为有交际的能力,过了两三天后,冯舒便找到了三份在同一家公司的工作。

冯舒找的是一家出版社的工作,林小语和熊博涛跟着冯舒去这家位于市郊的出版社见工的时候,那个怎么看也不像是吃文化这碗饭的黑胖子老板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三个。那个介绍说是安徽人的老板对特地换了西裤衬衫来见工的三个人赞赏有佳地跨到:“很不错,你们几个大学生很有朝气。我就是需要你们这样有朝气的大学生人才。”

第一次被人夸为人才的三人听了这个老板的话后都顿时觉得有些飘飘然,都觉得那个看起来像刚从地里干活出来的出版社老板那一口浓重的安徽话好像突然有了那么些从事文化事业的底蕴,三个被夸得有些头脑发昏的人便立马答应在这家看起来不大的出版社工作了。他们心里都觉得这个安徽的老板是一个懂得用人的伯乐。能一眼就看出他们都是人才。

可是工作后的事情却出乎了这三个第一次工作的人的预料。冯舒当时看到的招聘广告说这家出版社是文化类的工作,可是工作后冯舒三人发现他们虽然是在堆满了文化出版物的屋子里工作,可是他们的工作却是跟文化类有些差距,因为他们三个每天都是不断地去把那些捆好的书搬上来接货的卡车上。在把一捆捆的书抗到卡车上时,三个人的心里都觉得那个安徽黑胖子老板那句夸他们是“人才”话的完全变了味。他们总算明白那个黑胖子为啥夸他们是“人才”了,原来在那个暴发户的眼里,他们这三个都上一米八五的体育生都是干苦力的人才。这也正好解释了三个人为何不用面试就能得到这份工作。想明白这个问题后三个人心里都是无可奈何,但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三个人呆在一块的工作,三人也只有坚持地做下去。

不过幸好三个呆在一块也不咋闷,累了就三人围在一起,坐在一捆捆的书上,点上根烟,喝上一瓶冰水,日子也满逍遥的。况且在这个大学生已经泛滥的年代,暑期工也不太好找了,这种工作也远比在饭店里要陪笑脸端盘子更适合他们三个男生。所以林小语他们三个大学生也只能呆着这个专门翻印盗版的出版社里每天像苦力一样地工作着,在这个夏日,在他们告别大一的暑假里······

第三卷  大学里的迷茫青春 第三百零五章  混在大学的日子(四)

干了一个月的暑期工,让林小语三个还生活在向父母伸手要钱的大学生清清楚楚地知道了在这个社会钱来得有多么容易。拿到了他们生平第一份工资的三人看着手里薄薄一小叠钞票,想起了这一个月来在酷热地天气下汗流浃背地搬着一捆捆书,三人都不约而同地打消了打工钱计划拿到工钱就去好好旅游一趟的计划,甚至平时最花钱不眨眼的冯舒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乱花钱了。因为他们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了花钱容易挣钱难这个道理。

领到薪水的三个人在当天的晚上只是带了一箱啤酒跑上了宿舍的天台,这也算是他们对工作后的一次小庆祝。在漫漫的星空下相互对饮,这次工作经历让三个原本对未来还有些憧憬的大学生都滋生对未来的迷茫。原本总觉得离他们很接近的美好生活一下子仿佛都变得虚无缥缈。在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的年代,原本充满自信的三个人都有些觉得自己自信已经被现实击打得支离破碎。

心情不好喝酒总会容易醉,这个闷热得没有一丝清风的夏夜,一箱啤酒就让三个平时把啤酒当水喝的大男生喝的有些醉意。在寝室里开到最大声量的音响声中放着的尹吾的那首《你笑着流出了泪》。唏嘘苍凉的歌声中,三个兄弟般的男人放声大吼着那些抨击着他们情绪的歌词······

我快要睡着了

可还得睁着眼

你说呀说不停

我听也听不清

你说活着真没劲

轻轻叹了口气

又突然笑哈哈

你傻笑什么呢

你说你没情绪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