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内斯同样平静地回到了球场内,他站在场边,说不出现在是什么心情,略微忐忑与期待吧。
担心自己的战术改变没效果,又期待能为球队带来胜利的曙光。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奥德里奇看了5分钟比赛,忽而咦了一声。
布莱克本有变化!
长传冲吊!
这种战术也许在当代已经落伍了,但永远,永远不会过时!
因为球场上始终会存在着“一个长传球吊去对手危险地带,前锋把握住机会一锤定音”的现象。
阵型会过时,战术却不会,无论多么古老的战术,也许一百年前的战术今天没有人再使用,那只是因为曾经的战术过于简单,现在更丰富,从前核心的战术体系,现在只是一套新技战术的组成部分,并不代表过去的战术已经消失。
布莱克本是打长传冲吊,可以发挥他们球员的优势,那就是身强体壮!
当英超风靡亚洲时,中国球迷会叫布莱克本是暴力本,这首先并非因球风而得名,而是粤语翻译球队名字时,布莱克本翻译过来粤语跟暴力本有些相似,要Zhīdào夺英超冠军那一届的布莱克本,技战术打法是非常赏心悦目的。
只是在后来有了降级的经历,在英甲那个靠身体对抗生存的环境下,布莱克本引援也好,球队技战术重新打造也罢,必须符合生存环境,重回英超后,为了保级,手中的牌并不好,因此为了在英超生存,球风略显粗野彪悍,这并不罕见,各国联赛保级球队中,总有一些只能依靠身体对抗与侵略性的球队,暴力本的称呼,也因他们的生存现状而更让人印象深刻,但根源并不在此。
在本赛季,布莱克本保级无忧,因此犯不着在场上跟其他对手拼个你死我活,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怨,尤其是彪悍粗野的球风,最容易引发赛场争端,所以现在的布莱克本,跟“暴力本”有很大差距,只是他们的球员班底,身体素质的确Bùcuò,这是长处,该发挥还是要发挥一下的。
“对方中场休息这点儿时间,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啊。”
奥德里奇发出一声感慨。
克林斯曼笑道:“索内斯把一些赛前该弄明白或者说想到的因素,中场休息时总算想明白了。”
“现在这么打,布莱克本未必没有机会。”
奥德里奇正说着,场上风云突变。
一个高球从布莱克本后场传过来,在后腰区域,加图索没能第一时间抢到落点,但那里也没有布莱克本的球员,于是皮球弹地后继续向后弹,第二落点会在大禁区线与小禁区线之间的区域。
马特拉齐与对方前锋同时转身去追落点,马特拉齐领先一步,可是对方却在身体接触的情况下摔倒。
主裁判鸣哨吹停比赛,手指点球点。
马特拉齐去抢第二落点,自然不会理会身后是什么情况,那个时候,哪有功夫还回头看一眼,他控制住皮球,却见施奈德不在位置上,而是朝这边小跑过来,方向不太对,他才回头一瞧,发现是主裁判吹停了比赛,他意识到自己被判罚犯规,给了对手一个点球。
马特拉齐抱起皮球一脸无辜的苦笑,他是暴脾气,可是这下真让他一头雾水,完全不Zhīdào自己做了什么就被判犯规,其实,他第一个念头是队友有谁犯规了,只是发现其他队友都好像是非当事人去找主裁判抗议,他才意识到是自己犯规。
☆、742打压与指导
“下半场刚开始,主裁判做出了一次争议性判罚,通过慢镜头,我们看到米尔沃尔和布莱克本的球员一同在禁区内转身去抢皮球落点,但是布莱克本的球员更像是自己不小心踢在了马特拉齐的脚上然后摔倒在地,主裁判却判罚米尔沃尔禁区内犯规,给了布莱克本一个点球。”
场上双方球员一边给主裁判施压,一边则向主裁判抗议。
马特拉齐抱着皮球走到那名前锋面前,也不是找茬,只是心平气和地问道:“我犯规了?”
“嗯,你犯规了!”
对方面不改色地点头说道,反正他摔倒了,主裁判判点球了。
马特拉齐后退两步,双手叉腰望着主裁判,这种抗议,肯定无法改变主裁判的判罚,除非,那名前锋像曾经的内德维德那样去找主裁判解释,才有Kěnéng改变判罚,但上一次,内德维德即便找主裁判解释,依旧没有改变判罚结果,但他主动把点球踢还给对手,为内德维德赢得了无数赞誉,这是球员气质的一种升华,让人看到了他的人格魅力。
换做其他时候,马特拉齐肯定冲过去找主裁判,脑袋清醒,不Kěnéng改变判罚,但要给主裁判施压,这一次的判罚不Kěnéng改变,但要杜绝下一次。
现在这样的工作有索斯盖特带头和其他队员在做,他便不过去了,免得再被出示黄牌。
奥德里奇距离太远,也看不清那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也许是马特拉齐和对方的小动作纠缠被主裁判看到了。反正这种事情不去看录像回放。根本说不清。
不过。作为主帅,他还是站起身走向了第四官员,他要做的也很简单,抗议施压。
索内斯见奥德里奇朝第四官员走去,他也走向那边,他可Zhīdào,现在奥德里奇在英格兰有很大的“潜能量”,影响裁判算是一种体现。比如在米尔沃尔的主场,约定俗成的主场哨,偏哨现象比较明显,裁判对犯规尺度的标准非常严格,这其实就是在保护米尔沃尔,若然米尔沃尔是以粗野球风闻名的球队,那么裁判对犯规尺度的标准就会放宽。
索内斯要制止奥德里奇去影响裁判组。
奥德里奇刚和第四官员打个招呼,对方也一脸郑重地准备与奥德里奇交流,换其他教练,第四官员连理都不理。可奥德里奇过来,现在没有英格兰裁判会无视。毕竟说不得会影响前途呢,那些曾经让米尔沃尔在判罚上吃过亏的裁判,反正都混得不如意。
“那是个点球!明明白白的点球!没有任何疑问。”
这句话不是第四官员说给奥德里奇的,因为第四官员不会说这样的话。
是索内斯,他不是来找奥德里奇引发冲突的,因此说话时的口气,平静中略有些示弱。
奥德里奇看到这位年近半百的主帅朝自己笃定地说这句话,不知为何,心中想笑。
“点球?你确定?我的球员犯规了?”
“嗯,我确定,他犯规了。”
“他是什么动作犯规了?你能描述一下吗?”
“他他犯规了,那是个点球。”
索内斯理屈词穷,他比奥德里奇距离事发地点还远,绝对不Kěnéng比奥德里奇看得更清楚。
就连奥德里奇都不确定细节,索内斯的底气不Zhīdào从何而来?
但几句话之后,奥德里奇就Zhīdào对方不管黑白,只要结果而已。
他没再说什么,扭头走了回去。
他需要表达的东西,在与索内斯的对话中已经全部表达出来,第四官员只要不是傻子,就会明白。
布莱克本的主帅说不出具体犯规细节,只能一口咬定那是个点球,裁判组不需要给出解释,但若是成为赛后焦点,恐怕会引起大波澜。
奥德里奇的心态还是很平和,执教这么多年下来,他越来越能接受一句话:误判是足球的一部分。
一年超过60场,70场的比赛中,不Kěnéng每个判罚都是准确无误的,主裁判水平有高低,这就是现实,只不过有的判罚严重,有的看似无关紧要,比如现在的点球,是能直接改写比分的,但有时候误判一个边线球,直接任意球,间接任意球,Kěnéng也会对比分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每次都要大发雷霆,首先自己的心态就会被影响,进而影响到理智。
奥德里奇觉得他应该更成熟了些,因为他会为别人考虑,站在主裁判的立场,他不Kěnéng像电视机前的观众那样一遍一遍地看不同角度的慢镜头重放。
好比进攻球员与防守球员都有互相撕扯球衣的动作,可是主裁判因为角度缘故,只看到了防守球员的动作,然后判罚防守一方犯规,被判犯规的一方肯定觉得冤枉,认为是一个误判,但你无法要求主裁判的一双眼睛能从360度各个角度聚焦事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