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空降贞观 > 第195部分

第195部分(1 / 2)

>  “着呀”崔懿一拍大腿,“他要是蒙咱们,那咱们就更不能上当了。他要是真想做生意,咱们耗上一段日子,那些苦哈哈耐不住了,还得找咱们借粮食。等过了这段日子,他赵县令还得求着咱们跟他做生意。”

“对,正是如此。哈哈哈”郑德也笑了。

这时,另一个乡绅皱起眉头,说道:“咱们是订立同盟了,可就怕今日没来的那些人,他们会向赵县令妥协呀。”

崔懿一瞪这人,道:“老王,你傻了呀就凭他们几个那点家底,能给姓赵的凑够五十万斤粮食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自己不吃饭了他们不来亭山兄家议事,那是因为他们不够格。你怕他们作甚”

“说的也是。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分割线

已经两天了,那些乡绅不但没一个给赵云泽准信儿的,还聚在一起商量事,这让赵云泽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唉,眼下,也只有期盼外力相助了。”赵云泽坐在县衙内堂,眼望西南方向说道。

“什么外力”房遗直问道。

赵云泽道:“长安那边的人也该来了。要是再迟些日子来,那青苗法可真要流产了。”

正在这时,一名衙役领着丁大顺进了内堂。

“大顺,你怎么来了”赵云泽诧异的望向丁大顺。

都是熟人,丁大顺也不跟赵云泽客气,直接走到他面前,拿起矮几上的茶杯,咕咚咕咚一阵猛灌。

“怎么是凉茶”等喝干了一杯子水,丁大顺才说道。

“这是昨天的茶水。里面加了砒霜,我原想着晚上拌点剩饭剩菜毒老鼠的。昨天散衙时把这事给忘了。”赵云泽一脸促狭的说道。

“啊”丁大顺大吃一惊,随即他又晃过神来,道:“大人吓唬我呢吧”

“说正事吧,瞧你蹿的这一头汗。”赵云泽笑了笑说道。

“范亭举和罗蕴和他们到马城了。下午就能到石城县了。”丁大顺说道。

马城县就在石城县西边,两县城相隔只有七十里地。

赵云泽一听大喜,拍案道:“太好了,说曹操曹操就到”

房遗直连忙问道:“莫非赵兄说的外力,就是范亭举和罗蕴和他们”

“嘿嘿,除了他们,也没人能帮上咱们了。”赵云泽说道,“他们可带着粮食呢,整整六十万斤。”

“可那些粮食,不是要送往辽东吗”房遗直诧异道。

“是要送往辽东,可那些乡绅不知道这些粮食的使项呀”赵云泽奸笑道。

房遗直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大人是要用这些粮食,来设计那些乡绅。”

“哈哈哈,知我者,房兄也”赵云泽大笑道,“某就给他们来个树上开花之计。”

丁大顺好奇的问道:“大人,什么树开花呀”

“什么树也不开花,弄些假花而已。我的意思是说借势布局”赵云泽刚说到这里,忽然诧异道:“大顺,你是怎么知道范亭举和罗蕴和到了马城的”

“噢,我们特战队今天进行马术训练,在城西二十里遇上了范亭举他们派来给大人通报行程的信使。”

“原来如此你们今日这马术训练搞的好呀。”赵云泽道。“那信使呢”

“某又打发他回去了。某得了信,就赶紧来告诉大人了。”

“唉,你怎么就打发人家回去了呢。这下好了,我们还得派人去趟马城县了。”赵云泽叹气道。

“还去马城作甚下午他们人就到石城了。”丁大顺不解道。

赵云泽朝丁大顺招了招手,丁大顺狐疑的凑到赵云泽面前。

“你这样,派个人去石城县,告诉范亭举和罗蕴和这么办”赵云泽对着丁大顺面授机宜一通。

“得嘞,保证不误了大人的事情。”丁大顺答道。

第454章 树上开花(上)

赵云泽听丁大顺禀报说,范亭举和罗蕴和他们马上要到石城县了,连日来焦躁的心情一扫而空。

丁大顺得了赵云泽的吩咐,立即就要离开。可他刚走到门口,却又回过身,对赵云泽说道:“大人,某还忘了一件事。那信使说,博陵崔氏长房的三公子崔敦诚,带着他的夫人与范亭举和罗蕴和同路而来。”

赵云泽一听,立刻诧异的与房遗直对视了一眼。“崔氏长房的三公子怎么跟范亭举他们走一道了”

丁大顺道:“听说,是他的夫人患病,他来石城县找孙道长看病的。路上遇上了范亭举他们,就一道而来了。”

“哦,孙道长在石城县的消息,传的倒是快。”赵云泽会意的点了点头。

丁大顺走后,赵云泽站起来伸了伸懒腰,道:“双喜临门呀”

房遗直问道:“赵兄,你不会连那位崔三公子的主意也打上了吧”

“哈哈,这位崔三公子,某在贞观元年跟随魏征大人巡视时,就曾见过他。此人有趣的很,不喜欢读书,却又爱附庸风雅;没有当官的志向,只乐于经商。据说,崔氏的玻璃厂,就是由他打理的。他既然来了石城县,某怎么也得让他出出血,给石城县的建设添砖加瓦。”

“那大人下午要出城迎接一下崔三公子吗”房遗直问道。

“当然要出城迎接了,这位可是财神爷呢,岂能慢待”赵云泽一脸笑容道,“不但某要出城迎接,县衙的人,再加上那些乡绅,都要一块儿出城迎接。房兄,麻烦你派人通知住在县城和近郊的那些乡绅,让他们午后来县衙。”

“那某这便去安排。”房遗直当即起身,就要出去。

“等等”赵云泽又喊住了他。“还要麻烦房兄写份告示,把青苗法的内容原原本本的写上。然后告诉百姓,十日后,县衙开仓贷粮。让别人帮着多抄写一些,命人遍贴石城县各处。”

“赵兄,粮食还没着落,现在就贴出告示,是不是操之过急了”房遗直疑惑道。

“不把告示贴出去,如何让那些乡绅着急呀官府一放贷,他们的粮食就放不出去了。到时候,只能求到某头上,哈哈哈哈”赵云泽大笑起来。

房遗直琢磨了一阵,也笑了:“这样一来,就主宾易主了。”

赵云泽又叮嘱房遗直:“写告示的时候,用大白话,越直白越好。别跟上次邓烨写的那份告示似的,读书少的人还看不懂。再让贴告示的人顺便跟百姓宣讲一下。”

“某明白了”房遗直应下。

“那就辛苦房兄了。某先回后院眯一觉,这些天,愁得我是吃不香睡不安啊。这会儿总算是云开雾散了。”

赵云泽说完,就往外走。

分割线

两刻钟过后,崔敬最先收到了县衙的通知。

“这位赵县令莫不是急了,又要召集我们议事”崔敬自言自语的猜测。“哼,这年轻人的脑子不灵光呀。你要是各个击破,还有那么一点成功的可能。把大家召集起来,岂不更难为就算是有心借粮给你的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怎么敢答应你呢得罪了大家,以后还混不混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家中一个奴仆向崔敬禀报:“老爷,县衙又贴出告示了。”

“告示上都说了什么”崔敬喝着茶,很随意的问道。

那奴仆道:“说是县里要推行青苗法,缺粮种的农民,可以五户联保向官府借粮种。秋后收了庄稼,以一成的年利息偿还。还说十天后就开始放粮了。”

“啊”崔敬懵了。“这个赵云泽,难道弄到粮食了不成,我得亲自去看看告示。”

几分钟过后,崔敬就站到了他家街头的一张告示底下。

此处,已经围满了人。崔敬费了老大劲,才挤进人堆。告示底下,正有一名衙役在向围观的百姓讲解告示的内容。

崔敬没有心情听那衙役讲的是什么,直接自己看起告示来。

只见,那告示上写道:石城县的父老乡亲们,你们都听好了。眼下马上就要春耕了,可是呢,很多人家里的粮种不够用。新上任的县令赵云泽大人,知道这个情况后很着急,就想了一个办法替大家解决难处。这个办法叫青苗法。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