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石城县,县丞一职空缺,曾由邓烨兼理。房遗直来后,他便只能做主簿的本职工作了。
再下方,堂中此刻站立聚集的,就是县衙的吏员、衙役了。林林总总,竟有近百人之多。把个狭小的正堂挤得满满当当的。
分开细数: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主事各一人;市令、驿丞、医卜典史、文学训导、狱典、以及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三班班头各一人。再之下,便是分属以上诸吏的下属们,以及负责县衙后勤服务的杂役了。
看着这么多人聚集在正堂内,赵云泽有些惊讶。石城县县城在籍人口只有九百八十二户,县衙居然有这么多吃公饭的人。要是平均一下,岂不是一户就要养一个公人。
别说乡间也需要官吏治理,这个时代的乡间,平时可都是宗族自治式管理,那些乡正、里正们,根本就不用朝廷养活。
也难怪那日与崔潼交接时,库房里都能跑老鼠了。这么多人,光吃也把石城县吃穷了。
众人拜见过赵云泽这位新任知县,便等着赵云泽训话了。
“诸位,某初来乍到,对石城县可谓两眼一抹黑。以后,仰仗诸位处多多。还望诸位勤勉做事,多多提携本县。”赵云泽笑眯眯的说道。
众人一见赵云泽的笑容,一听赵云泽说出的话,顿时都松了一口气。这位爷,看来不难伺候。您是县太爷,居然要我们提携您,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好,您老人家这个态度非常好
“大人放心吧,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你有不明白的,尽管问我们就是。我们一定支吾支支吾吾,那话咋说来着”一个壮汉大大咧咧的说道。
“李老二,你特么少装文人了。那个成语叫知无不言”县尉陈昭笑骂道。
“对对对,知无不言,知无不言。”李老二挠着头,尴尬道。
众人大笑。
陈昭又对赵云泽说道:“赵大人,这是捕班的班头李魁,他就一粗人。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李逵黑旋风嗯,身材倒有点像,胡子也像,可这脸色怎么是红脸儿合着这位是张三爷和关二爷的结合体。
“哈哈,李班头快人快语,这性格爽直,某喜欢”赵云泽笑道。
“大人,俺可有婆娘了。”李魁立马说道。
赵云泽:“”
“李老二,闭上你的鸟嘴大人面前,不得造次”陈昭训斥起李魁来。他是李魁的上官,训斥起来实诚的很。
李魁嘿嘿一笑,不说话了。
赵云泽笑了笑,道:“今日是跟大家头一次正式见面,某也没有多余的事情吩咐你们。且各自回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诺”众人应了一声,闹哄哄的散去。
陈昭和邓烨并没有跟着众人离去。
“二位,某有一事不解,还望二位赐教。”赵云泽对着陈昭和邓烨拱了拱手说道。
“大人客气了。不知您有何事不解”邓烨回了个礼道。
“石城县人口并不多,为何县衙内有如此多的公人”赵云泽问道。
陈昭和邓烨对视一眼,邓烨答道:“大人有所不知,河北一地,官员士绅多出自博陵崔氏。县衙内的这些公人,也多是崔氏一门各房子弟的家生仆从。以往,石城县的县令是崔潼大人。崔氏子弟将他们的家仆硬塞进衙门,崔大人也不能不给本族子弟面子呀”
赵云泽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吃公饭的,都是关系户啊
“那有没有不是出自崔氏的官员和公人呢”房遗直这时插话问道。
陈昭答道:“自然是有的。我就不是崔氏一族的。那些公人中,也有十之二三并非出自崔氏门庭。”
“这么多人,真有那么多事情让他们做”赵云泽疑问道。
“哈哈,既然有人,就自然有事情做。大不了,一个人能干的活儿,给两个人干就是了。”陈昭笑道。
赵云泽心下了然,又道:“多谢二位赐教。今日也无重要之事,二位也下去做事吧。”
陈昭和邓烨起身告退。他二人刚行至正堂门口,赵云泽又忽然喊道:“且慢”
二人立即止步,一同回身问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邓主簿,劳烦你派人将石城县的所有账簿送至内堂。某一会儿要翻看一下。”
邓烨一愣,随即一拱手道:“诺”
“邓主簿自便吧。陈县尉稍等一下,某还有事问你。”赵云泽又说道。
邓烨出了正堂,陈昭走到了赵云泽身边。
“陈县尉,你方才说你并非出自崔氏,那邓主簿呢”赵云泽问陈昭。
陈昭道:“邓主簿虽然不姓崔,但却是在崔氏办的学堂里读的书。他出仕时,也是崔氏举荐的。”
“哦,某明白了。陈县尉请便。”
陈昭出了正堂。赵云泽对着房遗直苦笑道:“房兄,听到没一个小小的县衙,十之七八全是崔氏的人。你我今后这路,不好走呀”
“大人打算如何”房遗直问道。
赵云泽思考了一下,两眼一眯道:“就算县衙内全是崔氏的人,他们也必然分成很多小帮派。我的办法很简单,无非拉一派打一派罢了。还有,我要先清减县衙的人员”
“清减人员这恐怕不好处置呀”
“再难,此事也要办。一个臃肿的机构,办事效率肯定低下。我可不想以后安排件事情,下面的人都彼此客套,你推我让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事情,不能出现在我这座庙里”
第424章 查账
石城县主簿邓烨离开正堂,回到自己的公房,便命人将石城县的账本送往内堂。
县衙七曹主事,有三曹隶属于邓烨之下,分别是司田、司仓、司户。县治的七曹,是对应州府七曹设立的。其实,像石城县这样的下县,七曹也不是非要设置不可。很多县,都是只设两三人,甚至一个不设,直接由县丞、县尉、主簿三人打理具体事务。
石城县机构臃肿,七曹居然全部有实职。吏员不像官员,由朝廷任命,各衙门的吏员,只要主官愿意,又能养得起,有正式的名堂就可以招募。不过招收的吏员,也是也在朝廷吏部备案的。如果上级部门认为没有必要招收那么多吏员,那也完全可以驳回报告。像石城县这样的情况,朝廷控制力比较强的一些地区,是绝对见不到的。
司仓主事韩琦听了邓烨的安排,疑惑道:“三天前不是刚查点过账目嘛,怎么又要折腾”
“县尊大人喜欢折腾,我们又有什么办法”邓烨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嘿嘿,县尊大人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来。这些账本,连我们看了都头疼,何况县尊大人一个原本当武官的”韩琦说起了风凉话。
邓烨却不答话,只是手捋胡须若有所思。
因为前几天赵云泽跟崔潼刚办理了交接,县衙的账本都整理过,所以,收拾起来也不费劲。一会儿工夫,几大箱账本便被人抬到了内堂。
石城县衙坐北朝南,是一处三进的大院子。前院为办公场所。进大门后是一个宽敞的空场,其后便是正对大门的正堂。审理大案、要案,举行重要典礼、会议等都在正堂。正堂后面,又有一小空场,空场之后是内堂。内堂是县令平日办公、召集部下议事的场所,也叫“二堂”。协调处理一些民事纠纷等案件,也多在二堂进行。
前院东侧,有一排厢房,此处设有签押房及县衙众属官办公室。西侧也有一排厢房,是三班衙役的公房。公房后有一个单独的小院,衙神祠堂、县衙大牢就在这座小院中。
中院是综合功能区,县衙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