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福,你说朕赏你点什么好呢?要不朕赐你个同进士,让你在南书房当侍讲吧?”康熙看着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的秦有福,乐呵呵的问。
秦有福一听慌了神了,他自己有什么水平他当然知道,还同进士呢,自己连字都认不全,到了南书房能讲什么?还不两天就漏了底了?这样的赏赐可千万要不得!他宁愿皇上实惠一点,赏他点钱什么的。
“万岁。”秦有福赶忙跪了下来:“您可千万别让我当什么侍讲,我根本就不是那个材料,平时玩的都是些小聪明。再说我也不愿意当官,您要是真想赏我点什么,还不如赏我点钱呢!”秦有福赶忙自揭其短。
这话听着康熙耳朵里可就不同了。他根本不相信会有人不喜欢当官的。再说了,要是秦有福不想混个前程,干嘛要那么处心积虑的帮自己?难道自己给的官太小了?康熙有点不高兴了。
“你真的不想当官?上次朕可是给你下了旨了。”康熙的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
秦有福正跪着呢,看不到康熙的脸色,他磕了个头:“皇上,我真不想当官,我就觉着能轻轻松松的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的比什么都强。”他知道皇上说下的旨说的是帝师的事,不由得有点扭捏起来:“其实您给我那圣旨我知道,但我真没那本事,我就觉得,这怎么说都是皇上您的墨宝,我得留着当传家宝的。”秦有福还有一句话没敢说出来:这要是放到几百年后可就值钱了去了。
康熙的脸色变了几变,突然他觉得自己更看不透秦有福起来,康熙平时是非常喜欢看书的,特别是一些历代大儒的文章,他突然觉得,这个秦有福也是有大才的人,这样的人,恐怕还真的情愿闲云野鹤,不愿意登堂入室。康熙想了一会,突然笑了。
“你不是情愿让我上你点钱么?行了,回去等着吧!”
……
第二十八章 新鲜出炉的顾问
“秦有福,我说你是不是傻呀?皇上都说了,赐你一个同进士出身,还让你进南书房侍讲,你怎么不要呢?你知不知道,这天底下有多少读书人为了考个进士,恨不得头发都白了还在读书,考上了以后发癫变狂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你到好,赏你一个同进士你都不要,连南书房侍讲都给推了,这可是皇上的老师,见官不跪的!到了地方上,就是总督、巡抚什么的见了你都得客客气气的,谁敢不给你点面子?”索额图是奉皇上的命令来的。wWW、索额图当然知道,这南书房侍讲跟帝师根本是两回事,不过只要挂上了这个名份,让地方上的大小官吏客气一些是肯定的,谁也不会这么不长眼,跟一个可能整天跟皇上见面的人耍威风。
“索大人,你是不知道,我这个人就这毛病,实在不愿意整天跟当官的打交道。再说了就我这本事,别说给皇上当侍讲了,连繁体字都写不全,要真的像我这样的人都能给皇上上课,那可就真的贻笑大方了。”秦有福想都没想,繁体字几个字就脱口而出,意思虽然表达清楚了,却让索额图觉得迷糊了起来。
索额图仔细想了一下还真是有点问题,认识秦有福有一段时间了,从他的谈吐可以,这人是个有想法的人,但是显然没有学过四书五经,要不然也不至于满口的大白话了,再说了,从这段时间来看,让秦有福阅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经常看到秦有福没事了看些杂书,可是谁也没有看过他写的字,从他说的繁体字来看,莫非……
“有福,刚才你的字里行间我怎么觉得你可不像是没有学问,是不是你所修习的跟我们现在所用文字有所不同?”索额图问道。
秦有福点了点头:“是这样,当初家祖至海外谋生之时因所携书籍尽数遗失,时间一长,大家的语言方式和所学的文字便慢慢的与中土所用有所不同,比方说学习两个字。”秦有福一边说一边在桌上用手蘸着茶水写出了这两个字的简体和繁体,“你看,是不是区别很大?”
索额图看了一会以后笑了:“难怪,我现在明白了,家祖恐怕是善于狂草的,此二字用狂草写出来就是这般,只是你们把它给写整齐了罢了,难怪我发现你看书没有问题,但是从来都没有发现过你写字,有福的草书定是好的。”索额图家学渊源,虽算不上是什么大家,但是于书法还是有些研究的。
秦有福的脸都红了:“不怕索大人笑话,有福根本就不会写毛笔字,通常我写东西都是用硬笔,就是用一根鹅毛削尖了来写字,要是拿起毛笔来,写出的字恐怕连孩子都比不上了。”
“哦!我明白了!”索额图总算是想通了:“你说得鹅毛笔我知道,南怀仁大人和几个洋大人都是这般,他们也都是习惯用这个来写字,看来海外夷蛮之地皆是如此,不惯用毛笔的。”
秦有福一听索额图居然给他想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借口,而且还给出了列子,当然赶快圆过来:“的确如此,家族移居海外以后,因为家里没有人会造毛笔的,而且也找不到材料,只好学当地夷人,用鹅毛笔书写,时间一长,到了我们这一辈,已经没有人会用毛笔了。”
索额图之所以问这些并不是他自己想知道,而是皇上吩咐的。康熙觉得,尽管秦有福说话粗俗,但是对于一些道理和形势还是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不想当官,连同进士和皇帝侍讲都能拒绝,只对一些钱财感兴趣,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理解。这段时间,他已经命确山县令吴?详细叙述了一下对秦有福的认识,吴?在奏折上说得很明确,秦有福的确是个很有办法、有见识、也很有本事的人,别的不说,短短几年,他就凭着百亩坡地和自己给的几十两银子一跃成了确山县数得上的大户人家,而其秦有福对家人的要求很严格,亲自制定了很多规矩,整个“秦家山庄”的下人只要按照制定的规矩,甚至不需要主人成天盯着,一切就能正常运作。吴?问过秦有福是如何做到的,按秦有福的说法,只要实行了军事化管理,让所有的事都成为习惯和硬性规定,这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吴?当然明白,皇上特意着人来询问秦有福的事情,肯定是秦有福在京城让皇上看上了,如果说秦有福本来就非常不堪,吴?当然不敢欺君,但是秦有福的确把家里管的井井有条的,而且还挣了那么多的钱,特别是自己跟秦有福的关系密切的事整个确山几乎人人皆知,若是整个时候还不知道猛夸一下秦有福,吴?也算白考了这么个进士了。于是,事无巨细,只要能表现秦有福本事的,吴?就有一分都得说成两分,把秦有福给夸成了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当然了,吴?还是很小心的,他生怕秦有福不懂礼节惹得皇上不高兴,折子上当然也提了一句:由于久居海外,此人于中原礼节已经不甚习惯,特别于行跪拜之礼之时,常有不适状,恐惊圣驾,特告知。
事实上,正是吴?用力诸葛孔明的字样,康熙才想起但是索额图说的秦有福是:卧龙凤雏一般的人物的话。康熙知道索额图是有见识的,于是让他来探一下为什么秦有福不愿意给自己当侍讲。
索额图觉得自己基本上已经清楚秦有福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同进士和成为皇上侍讲的原因了,在他看来,这不是因为秦有福没有本事,而是因为秦有福谦虚,他自知自己连字都写不好,而且还不会写“繁体字”,所以不愿意“丢人现眼”。
“有福,当今万岁乃是最讲信用的人,当初就许了你帝师的。其实字写得不好不要紧,当皇上的侍讲只是给皇上说些新鲜的事,讲一些道理,遇到皇上对某些事情不甚理解的时候,,给他想一些办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并不是要你拿主意,我今天来的时候皇上吩咐我,要是你愿意,皇上照样赐你同进士和皇上侍讲,这样咱们就可以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