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凝满意的点点头,看着萧时影的造型,捧着他的小脸,一脸癫狂的说,“很好,就是这个表情,淡定,一定要淡定知道么?你可千万别再那么重要的时刻给我抽风!”萧时影一脸黑线的艰难抬眼看向白凝,“我有那么夸张么,死女人。轻重我还是分得清的!”
白凝淡淡地瞥他一眼,“这不好说,你我实在不放心。”萧时影被她的话气的一堵,没好气的站起身,理理衣服,“该走了吧?”
“恩。你准备好了么?真是的,我真的看不出你哪里有胸怀治国之道啊~”萧时影一听这话,一白眼溜过去,“就你这豆大的眼,咱能看出我我胸中撼天动地的才学!”白凝立马一副要吐的表情,萧时影淡淡地说,“其实,装B的最高境界就是低调的装……”
“装……装什么?!”白凝一听这露骨的话,立马脸涨得通红,“你怎么这么……”
“毛,小爷我就这样~”萧时影一得瑟,立马来了首歪诗,“苍天有井独自空, 松柏孤岛唯赏枫。 武园枯藤空留兰, 星落天川遥映瞳。”(你怯场就直说,不要这样逗弄我们的白丫头嘛~)
白凝一怔,这诗写的不错嘛……突然抬眼看见萧时影一脸坏笑,心下觉得不对,琢磨这诗反而越吟越觉得写的还蛮雅的,殊不知萧时影一个人在那儿感叹,武藤兰苍井空松岛枫星川瞳,你们真是为中国文化教育做出了无法忽视的贡献!(好吧,某尘承认,这是在WOW吧上看见的一首淫…诗,赞美的全是AV女优……觉得作诗的人超强~)
大步走出房门,看着早已准备好的白橦,萧时影哼哼两声,酝酿好感情,一脸淡定的开口,“走吧。”说罢,也不看那从屋内出来的白凝脸上极囧的表情,一脸的正经。
白橦淡淡地看了一眼自家妹妹,在前面带着路。萧时影小步的跟着,衣衫那个飘飘,还真像……那么回事……
+++++++++++++++++++++++++++++++++++++++++++++++++++++++++
萧时影从来都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帝王竟然有建地下室的习惯。坐在那层青纱之后,萧时影模糊的看见有将近三十的人站在这间密室里。凤潋之坐在那玉石椅上,看着底下的众人,轻轻的喝了一口手边的茶。
“各位,我苍梧国志在一统天下,这是大家早已知道的事实,而前几天,无意中听见的一个故事,却令我有了深切的体悟。不知诸位是否有兴趣听听?”底下的人听了这么一句话,脸上皆露出不解之色,帝君今天到底想说些什么?
凤潋之看着底下人各异的表情,淡然一笑,回首朝着纱后坐着的萧时影浅浅一笑,轻声道,“影。”
萧时影定了定神,在心里酝酿下,这才开口说话。萧时影那清脆的声音立马引起了各方人的注意,萧时影心中感叹,幸好有这么层沙隔着,要不,他还真不知道自己会怯场成什么样子,心里不由对凤潋之的善解人意又提高了一层评价。
“帝君的那个故事,的确是从我这里听去的。我是莫名其妙来到你们国家的异乡人,我的故乡是一辈子都无法回去了,而下面我要再重复一次的故事,在我的故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大家都知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古往今来的真理,朝代更替也正是这个道理的最佳体现。我的故乡,曾经有一个朝代是隋朝,可是后来被另一个朝代唐朝所代替了。而李世民这个唐朝的第二代帝王,则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微微顿了顿,萧时影看着底下人皆是一脸认真地听着,心下的神安了按,继续说道,“隋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全国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统治者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了。这时的李世民还不到20岁,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多次劝说父亲李渊造反夺天下。终于,经历了一番斗争,李渊占领了长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李渊称帝;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在建国之前和建国初期;打了几次关键性的战役;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信。太子建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决定拉拢弟弟元吉除掉李世民。这场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日益激化。终于,李世民发动了在我们故乡人人皆知的“玄武门之变”,派兵射死了建成和元吉,使自己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事过不久,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第二年,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在李世民统治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较大的发展,形成了非常繁荣昌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当政期间,实行了许多新的政策,其中最着名的就是“纳谏”,鼓励大臣们向皇帝提出意见。这方面最出名的代表就是魏征。这魏征便是这故事里的第二个重要的主角了。
话说,有一天,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
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
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什么关系?”
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说:“一位君主怎么样叫明白;怎么样叫昏暗呢?”
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王要多多听取意见;才不会被个别小人欺骗。”
李世民采纳了魏征的建议,鼓励大臣们提出意见,批评皇帝的错误。李世民从各种意见中博采众议,;制定国家政策,唐朝从此走向繁荣。
有一次,李世民的一名宠臣进献一只非常好玩的鹞鹰。这只鹰雄健英俊,惹人喜爱。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工作,让那只鹰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玩得十分开心。
魏征得知有人进献给皇帝一只庞鹰;急忙来到宫中。
门官进去告诉李世民:“魏征到了。”
李世民无处藏那只鹰;情急之下急忙将它塞进怀里。
其实这些举动都被魏征看见了,但魏征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和李世民淡论起国家大事来。
一边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魏征,一边是怀中藏鹰、心神不定的皇帝。
魏征的事情说起来没完没了,李世民又不敢催促他离开,只好十分难受地听完魏征十分冗长的汇报。
终于等到魏征告辞走了,李世民拿出鹞鹰一看──死了!
李世民怒火一下被点燃了;可他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魏征的一片爱国、忠君的好心。从此,李世民再也不沉迷于玩乐享受之中,专心致志地治理国家。
几年后,魏征因病去世了。
李世民非常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