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桃是做的不对,但当着主子的面教训小丫鬟,也是不合规矩的,这一点,翠珍没有话说。
“冬桃再不济也是比姐姐先到,小姐又觉得她年纪小,这才护着一二。小姐开了口,姐姐就听着,拿老太太来压小姐,小姐自然得听训,可是你不要忘了,下个月小姐出了门。你也要去春晖堂告上一状不成?””
翠玉的话音一落,翠珍只觉得额头冒了冷汗,若真是到了徐家,自己就算是递了消息给老太太,那老太太又怎么能伸手来管别人家的下人 ?'…'
难得的翠珍低了头,“是奴婢思虑不周,不应该在小姐面前教训冬桃!”态度竟是从未有过的恭谨。
翠玉与槿娘互视了一眼,都松了口气。
此后,翠珍果然有所收敛,虽每日还是去春晖堂。却不再对众人挑毛病。
几日后,槿娘在院子里设了香案。
上官脂生死未卜,但像翠玉说的。就算她活着回来,世人也不会容她,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毕竟师徒一场,槿娘为她上一柱香,若她还在世。则是焚香祈福,若是真的没了,也算是给她送行。
腊月初八,刘妈妈煮了一锅腊八粥。
早饭时分,槿娘喝着腊八粥,就见绿柳急匆匆的进了暖阁。
翠珍正指点翠玉给槿娘拿什么样的披风配什么样的鞋。绿柳见了连忙收敛了神色,待翠珍指点完毕,槿娘这才找了借口指使她出去。
绿柳这才急切的道。“听说外面传言小姐是相爷的私生女,今儿一早相爷被召入宫了!”
白正圃自从出了买官一事,便被皇上以查办为名免职。
从那以后,白正圃便呆在家里,闭门谢客。夹着尾巴做人,直到吴家被告放印子钱。这才又被复了职,可经此一事,白正圃竟被闲置了,虽仍有个右丞相的官职,但却由苏大学士接过了白正圃原先的事务。
若是白正圃入宫,倒是好事儿,至少能被皇上想起,但又不见得是好事儿,京中虽纳妾成风,但养外室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何况她的亲娘还是方如萱。
方如萱是见不得光的!
槿娘嘱咐绿柳,有空晚上去看看辛妈妈。
如今冬桃被翠珍盯的紧,只有绿柳还能打听打听消息。
晚上,春晖堂的消息没有打听到,倒是打听到徐家来了人。
“说是来商量一下,明儿个来拉嫁妆。”绿柳笑的捉狭,倒让槿娘醒过来,原来,她也要出嫁了。
天哪,她还没有计划好,怎么就到日子了?
连忙将手边的书丢到一旁,从枕头下面翻出个荷包来,取了二两银子给绿柳,“想办法给我弄点蒙汗药,实在找不到就找一点干的黄杜鹃过来,明天就要!”
绿柳不解,犹豫的接了银子,就听到翠珍在外头跟翠玉大声地争吵,“明儿徐家就要来拉箱笼了,你还不给小姐收拾,想让徐家看笑话不成?”
翠玉有几分不耐烦,却还是解释道,“小姐进府不过半年,东西不多。何况衣裳已经是收拾得了,明儿一早再将小姐常用之物收拾起来也就是了。”
九小姐的东西真的不多,也就两箱子的衣裳,那书房的书又不能动,首饰也就那几支,又有什么要收拾的?
九小姐可不是七小姐,出嫁时的箱笼摆了大半个院子。连汤团的猫窝都是从冬天到夏天的各做了一个,虽然它从来不喜欢那个所谓的窝。
有翠玉顶着,槿娘才没那多么功夫管翠珍,她又嘱咐了绿柳一遍,绿柳虽有疑惑却是应了,找借口出了院子。
槿娘却是翻起了自己的紧要之物,银子细软,还有七娘给的首饰,不管到哪儿银钱比什么都重要。
那边槿娘的西厢里吵架的吵架,翻东西的翻东西,热闹的不得了,这边的春晖堂里,此时却是静谧一片。
丫鬟婆子都在院子里离的远远的侯着,内堂只有三个主子。
白正圃的声音略显低沉,几个月的闲置并未使他发胖,却是更加憔悴了,“……皇上只是问起方家的事。”
白老夫人紧紧的抓着太师椅的扶手,半眯着的眼睛猛的圆睁,“他知道了?”
梅氏已是跌坐在地上,她就知道这事儿总有一天会惹出大麻烦,当年白正圃怎么就敢救方家的人!
白老夫人却是轻蹙了眉头,“你们说徐家那边明天会不会……”
若是皇上真的因为方家的事儿发作白家,那徐家的这门亲事必然是不成的。
只是这个时候都这个时候了,婆婆还想着那丫头的亲事?
梅氏差点气的跳脚,她只想着,回头要不要让翠玉出手,让那丫头悄无声息的病死,只要没有了这丫头,方如萱的事儿,只要白正圃死不认帐,过了十多年,哪里还有什么证据?
PS: 晚上还有一更,不过要晚一些,亲们不用等了,明儿一早来看吧!
第一卷玉屏风 第九十八章嫁妆
第二天的一早,翠玉服伺完槿娘梳妆,便将槿娘平日常用之物收拾起来,不过是些槿娘平时喜欢的茶俱、用俱,还有半箱子自己和绿柳捉刀绣的荷包。
翠珍却是有些羡慕的看着格外亮眼的大红底的凤冠嫁衣,嫁衣挂在雕花衣架上,就这样放在内堂里。
眼看快到吉时,徐家来拉嫁妆的人还没有到,翠玉心下奇怪,便差了冬桃去打听,毕竟上一回郑家娶亲时,这会子早就在内堂由白府的妈妈陪着说话了。
春晖堂里却是静的掉根针都听得见,白老夫人半眯着眼睛,一副浑不在意的神情,手指却是轻轻摩挲着粉彩桃花茶碗上的花纹。
徐家的这门亲事相当重要。
相比白正圃,并无实权的徐承宗皇上更为亲近,两家结亲之事连皇上都说笑时提起过,想来若是皇上真要借方家的事发作白家,徐承宗就不会着急的来迎亲。
白正圃同样心里着急,却是不紧不慢的练着大字,一早上不过写了几十个字,却写坏了数张宣纸,想叫旺福,这才想起旺福奉了命在二门处呆着,只要徐家的人一到就过来回禀。
辛妈妈奉了老夫人的命过来找梅氏,“老夫人说了,她要给九小姐添妆。”
梅氏疑惑,添妆早干什么去了,昨儿个齐氏才把这嫁妆单子交到自己手里,今儿个就要更改!
何况等婆家要来拉嫁妆了再添妆,这不是笑话么?
却又听辛妈妈道,“老夫人说,她也没有太多,就只出两千两现银和两个庄子,银子是给九小姐压箱底的,不用置办东西。不过一定要上到嫁妆单子上。”
好大的手笔,老太太当初给七娘的现银,可只有五百两银子,再看那两个庄子,一个是昌平的,一个是大兴的,昌平的庄子出产虽少些,却难得的有个温泉眼。
老太太这是要干什么?
辛妈妈站着不走,“老夫人还说,大夫人怎么也是作母亲的。多少给添一些。”
还要自己掏银子贴补?梅氏诧异起来,她捏了捏袖子里那一贴药,有半刻的犹豫。若是这嫁妆送去了徐家,就算是那丫头死在了白府,这些银子也是要不回来的了!
辛妈妈退下去没多久,张福家的就来回禀,“……二太太说。也没有多余的,就给九小姐添五百两!”
连二房也掏了银子,这事儿不简单!
梅氏叫人去叫翠玉,翠玉正不耐烦的应付翠珍。
“……我一早就在给小姐收拾箱笼,只有你在内堂,这嫁衣也是你看着的!”
翠珍撇嘴。“谁叫你昨儿个不收拾箱笼,非要早上才收拾,我不过是在内堂站一站。你还指使起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