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声惊雷,将槿娘的思绪拉开,二人向窗外望去,闪电在空中划过,下起了瓢泼大雨。
春晖堂里,众人也都被这雷声吓了一跳,二太太缩了缩脑袋,却是笑道,“恐怕小三小四又要哭个不停了,我得看看去!”
白老夫人依然半眯着眼睛,“你且去吧!”
春桃让小丫鬟撑了油纸伞,二太太便带着丫鬟婆子沿着抄手游廊往西跨院而去,出门的时候她瞥了春桃一眼,春桃却是低头垂手,没有半点异样,只是亲手将一把油纸伞交到了梅香的手里。
厅里一片沉寂,只有鹤耳四足香炉里的青烟慢慢向上飘去。
半晌,白老夫人方开口,“几个丫头的婚事迫在眉睫,让老二媳妇过来帮衬一把,你也能轻松许多。”
梅氏沉声道,“母亲说的是!”却只愣愣坐在那里,头也不低一分。
她早就想到,趁着她去护国寺的空,二太太齐氏自然不可能安安份份,但她依然很意外,借着这个空子,老太太竟然把采买、库房的事都交给了齐氏。
虽说外面的铺子和庄子的帐还在自己手中,但这府中的大权却是旁落了。
白老夫人抬头看了一眼雕花矮桌上花斛里粉白的梨花枝,笑容渐敛,“护国寺的事儿我也就不多提了,九丫头该打,但你也有责任!若是老大知道了,又要生事端!”
这事儿白正圃还不知道,梅氏一愣,抬头望去,只看到老太太半合的眼睛。
梅氏暗自叹了口气,三娘提醒过自己,凡事要看得远些,九丫头的聪慧不在面上。
她极不情愿的站起身来。低头垂手,“母亲说的是,媳妇受教了!”
白老夫人满意的点头,又是一声惊雷,雨越发大了,梅氏吓的一哆嗦,白老夫人却是端坐在太师椅上,稳若泰山。
白正圃进二门的时候这大雨依然没有渐小的意思,虽有书童丫鬟支了伞,到底还是淋了不少雨在身上。连春晖堂都没有去,就回了正房换衣裳。
梅氏一面服侍着白正圃换下朝服,一面无意的道。“徐家二公子也太不着调了些,在护国寺见着了九丫头也不知避讳。如今这外面都传遍了,说他急不可耐的跑来瞧媳妇,还出言调戏,被我们九娘训斥了一顿。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像是有人亲见过一般。”
虽然老太太说不用,但说不得哪一日就搬出来害自己,梅氏早一点将此事在白正圃这里报备,免得再出事端。
白正圃也没有当回事情,换了家常穿的中衣。又接过梅氏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水痕,这才抬起眼来看梅氏。“再不着调,婚事已经定下了,你抽空跟她交待交待,不要以为嫁过去就跟白家没有关系了,白家越好。她在夫家才能站住脚!”
梅氏恭谨的点头,“相爷说的是。我会嘱咐她,只是,您看您还要不要……”
白正圃摇摇头,“算了,我也没有什么可交待的,不用单独见她,只是你要记得找几个可靠的陪嫁丫头,还有陪房,都要可靠的人!”
梅氏嘴角轻翘,“我自省得!”
看着白正圃又往外走去,梅氏却是沉下了脸。
当年为了那个女人差一点把自个儿给休了,如今对着她的女儿,连面都不愿意见,男人果然都是自私薄情的!
回过身来,梅氏叫来戚妈妈,“要给三位小姐选陪嫁丫头和陪房,你把府里的人都列一列,看有没有合适的,若是没有,便再去买来!”
戚妈妈应了是,刚要下去,又被梅氏叫住,“再使人去库房里看看,得给小姐们找些像样的陪嫁之物。”说着梅氏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若是二太太派人来催促交割帐目,便用这个借口来推拖!我倒要看看,她会不会再去老太太面前嚼舌根!”
半个月之后,二太太齐氏将采买大权收了过去,打理的井井有条,但库房迟迟没有动静,只是翠玉去帮着绿柳去拿金创药,却犯了难,不知道找谁去要!
直到六月底,天气最热的时候,绿柳的伤才好的差不多了,终于回到了西厢伺候。
槿娘愧疚的拉了绿柳的手,绿柳却是频频摆手,“没事没事,不过就是皮肉伤,等你出嫁了,可记得给我找个好婆家!”
翠玉在一旁掩嘴偷笑,“傻丫头,怎么这样不知羞!”
绿柳却只是脸微微红了红,在绿柳的心里,她一定会跟着槿娘嫁去徐家。
槿娘却是叹了口气,“你自然是要跟我走的,只是不知道巧儿怎么样了!”
巧儿自被送去厨房,只来过寥寥可数的几回,有两回还是为着她堂妹小红进府的事儿,槿娘帮着她找了辛妈妈,这才进的春晖堂,可惜被荣国公夫人骂了一回,又撵去了外院。
从那之后,巧儿就再也没进过东跨院的门。
当年一觉醒来,仅有的两个要好的姐妹,巧儿却是跟自己越走越远了。
荣锦堂的正厅里,梅氏正斜着眼睛打量着堂下站着的小姑娘。
这是一个娇弱的女子,虽然穿着一件粗布衣裳,却掩不住脸上那抹桃花。
戚妈妈站在一旁,恶狠狠的瞪着那女子,脸上掩不住的厌恶。
梅氏咳嗽一声,“你就是巧儿?”
巧儿连忙跪了下来,脸上露出几分悲泣,“大夫人,巧儿再不敢了,大夫人饶命!”
第一卷玉屏风 第七十七章婚期
东跨院里,七娘抱着汤团坐在屋檐下看雨。
带着水气的凉风吹过,汤团努力的将身子往七娘怀里挤了挤。每日里大鱼大肉的喂着,除了撒娇打混就是扑蝶抓鸟,这只猫儿已经比当初抓到的时候大了一圈。
今年的雨水真是不少,隔上一两日总要下一回大的,小丫头们便省却了清扫院子,每日里到屋檐下看雨,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黄妈妈却是见一回骂上一回,只道今年的佃户们日子又不好过了,你们还在这里笑。
黄妈妈不是家生子,几个娘家兄弟都在乡下种地。
兰草打着油纸伞匆匆的进了院子,手里提着个点心盒子,见七娘坐在屋檐下,便凑上去道,“听说大少爷看上了巧儿,被大夫人骂了一通!”
七娘不由一愣,惊讶的抬起头来,“怎么会?大哥还没成亲!”
白家的规矩,有了功名方能成亲,也是因此白家二老爷待到二十多岁才娶亲。
兰草摇摇头,“是荣锦堂的小丫鬟说的,倒不知真假。”
没多久的功夫,兰草便登了西厢的门,“那巧儿丫头也是外厨房的人,听说跟绿柳妹妹极是要好,所以我过来说一声,只是也不知真假。”
谁不知道那个巧儿跟槿娘一同在外厨房做事儿?只是这话如今却不能说了,兰草不过是卖个人情过来。
待兰草退出了西厢,槿娘才露出几分沉重,这回恐怕巧儿真的要出事了。
绿柳已是急的不行,“巧儿好好儿的,怎么会招惹上大少爷?若这事儿是真的,大夫人断断饶不了她!”
从小儿大少爷屋里的贴身丫鬟都是大夫人亲自挑的,模样儿都是平平不说。也都是腼腆的性子,只要做事儿麻利就好。
巧儿长相算是上乘的,又在厨房做事儿,怎么也不应该招惹上大少爷才是!
槿娘握着绿柳的手,“你且别急,回头再去打听打听,还不知道真假,说不得弄错了也可能。”
大少爷德哥早就跟文忠伯姜家之女定亲,只等着今年秋闱金榜提名,方上门迎娶。
姜家是世袭权贵。也白老夫人看好的人家,当年听说老夫人看上了桂家的小姐,梅氏却是以西北女子太过泼辣为由硬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劝服了白老夫人。这门亲事重要之极。京中也早就传遍,槿娘在外院的时候就听说过,何况那姜家的小姐的父亲虽是庶出,却是有才有貌。
如今眼看离秋闱没有两个月了,怎么会忽然向大夫人要丫头?这事儿连她都不敢相信。也怨不得绿柳着急。
若真的把巧儿要了过去,那大奶奶再贤惠,待过了门听说此事,心里怎么都不会舒服,这白府里又怎么会安宁?
这样一门亲事,怎容一个丫头坏了事儿?这样的事情梅氏一定不会让它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