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金陵长歌 > 第169部分

第169部分(1 / 2)

>  :“这事。。。”这边嵇夜却拉住山源道:“此事早已过去,谈那败兴之人作甚。”说着,嵇夜安慰的看向杨毓。

嵇夜心中明白,杨毓的话多坦诚啊。

人若真的不怕死,那还活着做什么呢?

只是这个死,总要分为何而死,若真是因那小人而死,真真不值。

想到此处,嵇夜拉着山源坐了下来道:“你这人,一向话少,今日怎么倒是多了起来。”

山源略顿了顿,眯着眼,笑了笑,道:“怕阿毓忘记山兄,想多与她吵上几句,你们却个个不容我。”

杨毓先是一怔,接着,看向长须美髯的山源。

原来他们都知道,自己这一去,再回来,便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心中的感动难以言喻,喉咙像堵住了一般,却是说不出话。

她双手微微拱起,长施一礼。

:“阿毓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阮宗蹙着眉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杨毓执拗的摇摇头,不肯起来,眼眶中满含着热泪,絮絮的道:“当年淮水初识,至今数年,七位兄长视阿毓为亲妹,不计较阿毓低微,相交相笃。今日一别,在再见无期,望几位兄长多多保重,平安喜乐,山水,再见。”话说到此处,众人一如杨毓,眼泪盈眶不能自己。

阮宗点着头,道:“你这小姑子,是否还记恨当年我们初见便气哭了你,今日定要还报?”这话说的,杨毓可委屈了,却是被他逗的破涕而笑。

:“阿毓此去有方,便是交趾之滨,东莱山。诸兄若是出游,定要来东莱山一见。”

:“那是自然。”刘伦笑着道:“我此生是不会入仕的,待我回家探探拙荆,带她同去东莱山归隐可好?”

:“有刘兄伴阿毓同饮,自是好的!”

:“好了,快别哭了,起来起来。”阮宗扶着杨毓起了身。

室内不过一会,传来阵阵舒朗的笑声。

王靖之独坐在室内,品着一盏香茗,翻看书卷。

初二替换下燃尽的熏香,轻声道:“主母很是开怀,笑了又哭,哭了又笑。”

王靖之微微点头,放下书卷道:“她愿意放弃一身功名福禄,随我远至东莱,我却有些不忍心。”

:“郎君这是什么话,能与郎君在一处,长久厮守,主母乐得如此呢。”

他微微摇摇头,他要给她最好的,不能让她有一丝委屈,才不负她托付终身之情。

想起她,他唇角不自觉的变换着,忽而想起她初见时故作风雅的模样,觉得可爱,想起她多番拒绝,自卑又自傲,眸光又变得有些复杂。再想起并州城小院琴箫相合,金陵城门口决断,往事种种,每一幕,都是她。

他斜倚着软榻,眸光看向窗外,前所未有的自由,前所未有的放松。他终于可以卸下所有的枷锁了。

耳边传来熟悉的琴声,琴声满含着离别的不舍,又充满了对新生的喜悦,琵琶声音清越如同玉珠落盘,默契的与琴音交相辉映。

他眯着双眸,终是委屈了她。

夕阳西下,竹林七贤与杨毓挥别,他们不舍今日的离别,更期待下一次重逢。人常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然而这样互相以性命相托,以真心相待的感情,又岂是“水”之一字能够描述的呢?

七人听从着杨毓的话,分别回去家乡,相约三年以后,东莱山再见。

刚才辞别了竹林七贤,杨毓心中有些闷闷的,独子在客舍的庭院中坐了许久。

王靖之隔着窗户看见她神情落寞,心中不舍又难过,踏着舒缓的步履下了楼。

他手拿着一件披风,来到她身边,轻柔的为她披上。

她略有些惊讶:“郎主。”

王靖之微笑着揽着她的肩膀:“若是不舍,我先去东莱山安顿,你可再缓缓的过来。”

杨毓垂眸微笑着,将他的披风拢了拢,道:“郎主可记得在聊城时,我曾被羽弗慕掳去?”

:“记得。”

杨毓继续道:“那时羽弗慕身边的副将戚风的夫人,曾经劝解我,说女人便应做一朵娇花。我却回答说,还未遇到让我安心做娇花之人。”

她将头靠在他的胸口,缓缓的道:“如今,我却想做娇花了。”

王靖之缓缓的,缓缓的扬起笑容:“好,我的阿毓做娇花,我便做侍花人,照顾你一生。”

:“好。”

人生,有得必有失。

这个人,以前她要不起,如今,她不但要的起,而且要的很硬气。

他的患得患失,让她很开怀。

琅琊王氏生在门庭的玉树,晋人口中的谪仙,是她的。

缱绻缠绵,流连眉目之间。

天水郡,北府军一战俘虏了胡人两万余众,一些主将押送回金陵处置,其他的兵士遣送到边疆逐回部族。这边前燕邺城岌岌可危之际,事情发生了突如其来的转变。

王靖之一行人行至交趾边境,听闻汉人杨坚率十万胡军起义。

杨毓和王靖之不由得各自沉吟了。

☆、第四百零七章 情深似海

慕容喾见胡人大势已去,竟然利用杨氏为挡箭之牌,以诸葛先生的“马前课”第三课为依据,上言天命所归,下言先贤指路。

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二三其位,羊终马始。

难道,真的要按照这一句预言而改天换地吗?

与此同时,金陵,人心惶惶。往日对杨家巴结谄媚之人,恨不能撇清一切关系,一切舆论无形的压向杨姓之人。

刚才崛起的弘农杨氏,是否因杨坚的叛乱而被今上剔除呢?

众人猜疑如是。

叛军虽势力单薄,但却搅乱了无知无识的庶民,在庶民眼中,诸葛先生这位卧龙的预言,与天书相差无几啊。

渐渐的,许多流言散播开来。

司马家取位不正,杨家仰受天命,等等。

巍巍皇宫,议事正殿,气氛有些沉闷,朝官噤若寒蝉,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呼吸声惊动惹怒了高坐上位那个少年。

杨秀拱手越众而出:“臣杨秀有本上奏。”

司马桐蹙眉道:“爱卿但说无妨。”

杨秀朗然挺直腰背,却依旧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探寻的眼神,和充满不信任的打量。

:“陛下!胡人狡猾,以杨氏为借口,贼心不死。然,秀不能冷眼观瞧,俄而汉室大乱,祸起萧墙。臣愿请战灭贼!”

是的,他做了与当年王公导同样的决定,大义灭亲!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