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猪就好喽,天天有肉吃。他是补鞋的,专补女人鞋,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她身上有一种什么东西吸引着我,好像是她的表情,还是她的眼神。这么想着,我就问她,“你叫什么?”
她咧嘴一笑,“我姓陶,陶渊明的陶,叫我花季好了。你呢,你叫什么?”
“我叫方立伟,不过,不过人家都叫我哑巴。”
花季盯住我的嘴巴说,“你的咽喉有问题?”
“不,我不爱说话。”
花季一拍精瘦的大腿说,“沉默好,沉默是金,我就喜欢沉默的男人。”
我的脸有点儿发烧,“能说会道总是好的。”
“好什么呀。现如今的男人,比演讲、比口才,就是不比智慧、比才华,只要打开电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各种各样的谈话节目、娱乐节目,男人都在耍嘴皮子,还自以为幽默,以为潇洒。我最烦这些男人了,他们好比煮熟的鸭子,就剩一张嘴硬。”
“你人虽然小,说话很有大人的味道了。我是心里有话,不想说,让它烂在肚子里。”
“上车第一眼见到你我大吃一惊,你太像年轻时候的周润发了,就是演《上海滩》那时候的周润发。”
“是吗?”
“是呀,一头流利的短发,两道微蹙的浓眉,一张坚毅的脸庞,一双传神的眼睛。表面自然,毫不夸张,内心怎么说呢,波涛汹涌吧。”
“可是,周润发是影坛绝无仅有的传奇,而我仅仅是个准备去打工的落榜生。”
“呀,打工仔怎么啦?人生是会变化的,周润发原来在剧组是个拎道具的,有一次摔跤摔得漂亮,被导演吴宇森看上了。”
这么不着边际的闲聊,车就上了高速公路,那个车水马龙啊,那个叫人心慌意乱的车水马龙。胸怀出门在外的孤独,就有找人做伴的愿望。我问花季:
“你要在厦门呆多久?”
“就住一个晚上,明天跟这趟车回桃源。师傅,明天几点在哪里等你的车?”
不知为什么,听花季这么说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觉。上了高速,司机就全神贯注了,他目不斜视地说,“九点之前你一定要到桃源驻厦办来,车可不等人。”
花季问,“驻厦办在哪儿?”
“就在厦禾路,离眼科医院近得很。要不然,你也住到驻厦办,这样不就方便了?”
“有地方住吗?”
“怎么会没地方住?又不是九八厦洽。便宜,标间一人才五十块。”
“噢!”花季转头问我,“你呢?”
“我不知道。”我说,“我要先去玻璃厂找到同学,才能决定下一步的事。”
司机说,“玻璃厂?玻璃厂好像在杏林,你在海沧下车,再转公交车去杏林问一下。”
1、世外桃源(4)
我以为,跟花季认识之后,再见面就需要一种更深的机缘,出人意料的是,当天晚上我又见到了花季,真是世事无常啊。
到了海沧,司机叫我下车。这里有个公交车停靠站,上面写着“石塘站”,大中午的,站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各式各样的车辆呼啸而过。我想象中的特区不是这么冷清的,转身远眺,一排绵延的店面竟然全部卖油画。我挑一家气派的进去瞧瞧,画的全是裸体女人,全身的血轰的一声全部涌上脑袋,我有点晕了。如此大幅、如此众多的裸体画展现在我眼前,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一双穿高跟鞋的裤管从楼梯一步一步下来,我赶紧深呼吸几下,等女老板站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已经恢复了平静。女老板长相端庄,只是鼻翼两侧有几粒细细的雀斑,她和颜悦色地问:
“小伙子,相中哪一张了?”
“不不不不,我要去杏林玻璃厂,路过这里,随便看看。”
女老板一指路边一辆黄色的面包车说,“你瞧,那就是去杏林的。”
我找到玻璃厂的时候,正好是下班时间,工人洪水一般涌流出来。我站在厂门口,马上就被冲到门边,我尽量伸长脖子,企图从茫茫人海中辨认出我那相貌平庸的同学。可是,我的希望也跟着下班的工人一点一点流走了,人流越来越稀落,我挡住一个干部模样的人问道:
“请问,您认识方海升吗?”
“方海升?”他转向身边的人,“你们谁知道方海升?”
一个姑娘高声说,“我知道,就在我们车间,好像是桃源来的。”
“对对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姑娘在我心目中顿时有天使般的美丽,“他现在在哪里?”
天使一抬手说,“下班了。”
“他住哪里呢?”
天使抓抓头皮,翻起了白眼,“晕,他是男生哪,我怎么知道他住在哪里?要不你问问他们。”
这时才察觉,大门外就我们俩人,想问都没地方问。一分心,连天使都走远了。我愣在原地,方海升既没有给我留电话,也没有给我留住址。几个小学生围住我指指点点,我下意识地整整衣领,小孩越围越多,他们一个个乐得前倾后仰。我恍然大悟,他们是在取笑我手中的人造革皮包,这种古板的款式现在已经绝迹,由一个小年轻拎着它确实滑稽可笑。羞耻感充满了我,强化了内心的自卑,一股愤懑突破喉咙,转化成一声呐喊:
“看什么看?看,看,看个屌!”
我有两个麻烦的毛病,一激动就口吃,一激动就流鼻血。这么一吼,我的鼻腔就痒了,赶紧仰起脸,从裤袋摸出一叠餐巾纸,摘一节拧成绳状塞进鼻孔。我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找同学吗?我不愿意自取其辱,走吧,离开这个让我无地自容的地方。乘车到厦禾路,一抬头就看到大大的招牌,“桃源市驻厦办”。
登记完住宿,到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些开心果、巧克力之类的零嘴,我轻易就找到花季的房间。花季见敲门的人是我,兴奋地将手中的病历举到我眼前,“快看,医生说我下次不用再来了,可以安心读初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