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蓁站在原处,扬着嘴角看着他一路目不斜视地朝自己走来,连常乐长公主带着酸气的揶揄都没放在心上。
到了阮蓁面前,霍成解下身上的大氅披到她身上,系好绸带,牵着她的手同众人道别,而后相携着离去。
阮蓁本以为他们会直接回家,谁知马车却一路朝与宣平侯府截然相反的方向而去,她挑开暗色织金帘子朝外看了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门前的灯笼连成一道红线。
“我们要去哪儿?”她放下帘子,转头问道。
霍成将她搂回怀里,言简意赅道:“钟鼓楼。”
钟鼓楼建在邺城最中心的位子,每日晨起和傍晚,会有专门负责的差人前往钟鼓楼敲响钟鼓,晨钟暮鼓的声音悠悠荡荡传遍整个邺城,提醒着人们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去那里做什么?难不成是看花灯?可是钟鼓楼离西大街尚有段距离,站在上面大抵也只能看到影影绰绰的明光了……
阮蓁胡乱猜测着,便到了钟鼓楼前,马车停了下来。
因是上元节,钟鼓楼内外灯火通明,璀璨明光笼罩着整座楼阁,可见其上飞阁流丹,画栋雕檐,有如仙境。
许是提前打点过,本该有人看守的钟鼓楼此时看起来空无一人,阮蓁和霍成上了二楼,推开槅扇,走了出来。
阮蓁正左右打量着,冷不防腰间缠上一只手,而后身子一轻,霍成脚下一蹬,提气带着她飞了起来,在二楼屋顶上停了一瞬,借力又是一纵,反身上了三楼的屋顶。
与此同时,正对着他们的西面一道明光在暗夜里升起,旋即无数道明光也升到了空中,下一瞬,漫天烟花同时盛开,仿佛引燃了整个西面的天空一般,其后是北面、东面、南面……
无数的烟花延绵了整个天空,流光溢彩,仿佛没有间歇一般,照得整个夜幕苍穹恍如白昼。
这一瞬,上元节的灯火灭了,行人的喧嚣静了,整个邺城好似都消失了,唯余他们脚下的方寸之地,和这漫天开不尽的璀璨烟花。阮蓁看得目不暇接,几乎是本能的,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轻了许多,好一会儿,她才转头,在这绚烂夜幕下,对上身后之人的眼睛,“这是大哥哥给我的惊喜?”
霍成从背后抱住她,贴着她被风吹得微凉的侧脸,“喜欢吗?”
喜欢,好喜欢。
这样好似有人把全世界都捧到自己面前的感觉让阮蓁心里胀胀的,她不知道如何表达的自己的开心和满足,只能转过身踮起脚尖搂住霍成的脖子,主动在他唇上亲了亲,道:“喜欢。”
一触即分的亲吻,霍成难得没有缠着她加深这个吻,只是把她抱得愈发紧。
周围的烟花还在盛放,阮蓁把脸埋在霍成怀里,看着触目所及的夜空,突然想起一件事,“大哥哥是抢光了全邺城的爆竹坊吗?”
这么多的烟花,好似放不完。
霍成皱起眉头想了想,含糊地“嗯”了一声。
实际上,他不光是买光了邺城的爆竹坊的烟花,还让人压着他们连夜赶工,这才有了今日如此令人震撼的效果。
不远处的西大街上,行人纷纷驻足看着这叹为观止的一幕,许久,众人的脖子都仰得有些累了,却依旧不见那漫天烟花有停下来的征兆。
路边的茶摊上,一个小姑娘雀跃着指着天上的奇景,“爹爹,好多烟花!”
粗布衣衫的壮汉抱着小姑娘在茶摊上坐下,又抬眼看了看头顶,忍不住感叹道:“不知道是哪个大官弄的,真是……”
他想了想,没想到合适的词儿,只好咋了咋舌,以表示自己的惊叹。
。
如此大手笔,自然有人去探究,加之霍成并未命人着意隐瞒,是以,没过几日,几乎邺城人人都知道了,上元节那一日的漫天璀璨烟火,是武安侯为了讨好他的小夫人做下的。
阮蓁一时成了邺城女子人人艳羡的对象。
作者有话要说: 光熙皇帝:咦!讨好媳妇儿方法get√!明天就试试!
霍成:申请创意专利。
光熙皇帝:放开朕,朕要砍了这个逆臣!!!
…………………………………
谢谢小仙女们的霸王票~开心到飞起~︿( ̄︶ ̄)︿
kaka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4…26 07:49:48
小院子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4…26 22:58:49
夏歌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4…27 01:20:26
kaka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4…27 20:58:56
☆、第91章
第九十二章
上元节过后; 天气渐暖,冰消雪融,枯了一整个冬天的草木开始冒嫩芽儿; 泛着点点黄的绿,嫩生生的; 叫人看了就觉得欢喜。
卢阳伯府的人都以为那件事就那么过去了,毕竟这么长时间没动静,他们就放下了提了两个多月的心; 准备折腾着把霍明熙送出邺城。不是他们要送,是霍明熙自个儿要求的,让给他找个清净点的地儿,离邺城越远越好; 这样他才能彻底忘了阮蓁,再重新活过来。
霍明熙走的那天是个晴天; 万里无云,天蓝的像水洗过; 太过干净就有些过遥不可及。来送他的人不多; 卢阳伯、齐氏、再加上一个霍明旭。卢阳伯夫人没来; 她说身子不舒服,就不送他了。霍鸿光上朝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临上马车前; 霍明熙回头看了一眼卢阳伯,又看了一眼霍明旭,唯独没有看眼巴巴等着他回头的齐氏。
霍明熙不说; 也就不会有人知道,其实逼走他的还有一个人,齐氏。从霍明熙出事那天她就开始哭,见天儿哭,那眼泪落不完似的,时时刻刻提醒着霍明熙他有多龌龊不堪——齐氏的眼泪是为从前那个春风得意的霍家二少爷流的,不是为他这个废人。
送走了霍明熙,回了卢阳伯府,齐氏抹了抹还没干的眼泪,心底其实也是松了口气的。她坐在妆镜前,心里五味陈杂,却多多少少也有些庆幸——她还有一个儿子,一个真正的好儿子。
她等着霍明旭立大功,给她赚个诰命。有了诰命,她就能在婆婆面前直起腰杆了。唯唯诺诺了一辈子,她也想硬气一回,哪怕就一回。
齐氏还没想好能让卢阳伯夫人对她客气一点的诰命得是哪个品阶,前院就来了消息——
霍鸿光被革职查办了。
年后第一次开朝议事,就有人盯上了卢阳伯府。左都御史联合大理寺少卿弹劾霍鸿光,罪名是办事颟顸,贪墨舞弊。八个大字一压下来,光熙皇帝的脸色马上就变了。霍鸿光起初还能硬着口气不肯承认,但左都御史明显是有备而来,一张万民书呈上御案,把去岁霍鸿光奉旨监修湖州河道的事扯了出来。
霍鸿光没想到是这件事。他监修河道的时候确实没做什么好事,拿了不少油水,不过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官场上的有些规则彼此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没想到这时候被人拿出来放在了台面上。
修筑河道的工匠写了万民书,还在他不知道的时候进了邺城,敲了登闻鼓。
这事做的,说没有人在幕后推动霍鸿光一个字都不信。
好在光熙皇帝到底还念着点亲情,给了他这个舅舅些许面子,说是革职查办,却没把他关进大理寺监牢,依旧让他回了家。不过该下的旨意一道没少,革了霍鸿光的官职,把左都御史呈上来的万民书另加一本账簿交给了大理寺卿,责令大理寺和刑部速速审理此事。
君臣相处久了,多多少少就能从皇帝下旨的方式中听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