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鉴宝赌石)大玩家 > (鉴宝赌石)大玩家第7部分

(鉴宝赌石)大玩家第7部分(1 / 2)

>恕?br />

“觉得怎么样?”张老眼里闪过莫名的情绪,问道。

李寻的眉头皱在一起,他看不出这个有什么不妥,可是就是感觉不对,他深呼了一口气,说道:“张老,我看不准。”

张老拍起来手掌,赞许地说:“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是假的!”说道这里,张老回想了一下:“那是七年前了,我在一个小摊上买到,不过经过几位老朋友的考证,这是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的仿造,不过我有点好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李寻一时语塞,耸了耸肩说:“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不对。”

“这就行了,当初他们也没证据说我这是假的,也是一个给感觉否定了。”张老怪异地看了李寻一眼,这种感觉一般都是那种接触某样东西几十年,才能养成的,他真搞不懂李寻这怪胎。

其实这还是李寻那第六感作怪,不过李寻却不能说,不然要被人切片了,面对张老的目光他也只能苦笑着挠头了。

第十三章 最大的赢家

第二天一早,李寻便和张老一起来到会场,倒不是说举行时间到了,只是张老身为举办人有很多事情做,李寻便来帮忙一下,至于林子卿那小子,早就嫌无聊溜走了。

在一旁的休息室里,几位中年人在谈笑风生,见到张老到来,连忙起身迎接,一阵寒暄过后,张老替李寻作了番介绍,说实话,对于这几个人,李寻是没什么印象,相信那几人也之后也未必记得李寻,不过彼此有了模糊的印象以后也好交谈,一来二往就形成人脉了。

介绍过后,几人分别交换了名片,至于李寻,还好他事先托人为他定制了不少名片,不然还真尴尬。

张老还有事便起身告退,李寻继续和几人交谈,无非都是古玩界的所见所闻,还有一些经验心得,李寻也学到不少东西。

在半小时过后,张老微笑着走来,李寻便知道,斗宝大赛开始了,当然斗宝的功利性太强,难免伤了和气,便取了个文雅的名字:古玩交流会。

“老高,老叶和老吴他们也来了,差不多开始了。”张老过来通知道。

“哦?几位大家也来了,可要拜访拜访。”说话之间,一群人走进了大会中心。

在室内摆放着不少凳子,大家也互相礼让了一番才按照一定的圈子做好,李寻实在是不认识什么人,便在后面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前面还有四张与众不同的凳子,不过没有人不识相敢上去坐。

大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四个老人,大家纷纷起身迎接问好:“高老,张老,叶老,吴老……”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时,张老走上台前,高声说道:“感谢诸位的到来,特别是要感谢我旁边的这几位老朋友能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场交流会……”

李寻看着姓叶的老者,觉得还真是有缘,刚和叶岚见面没多久,就见到这位老者了。

“啪啪啪!”大家也是十分的给面子,在张老一番话后立即送上了掌声。

“现在交流会开始!大家将自己的物件拿上来吧!”张老指着两旁的展台说道。

立即有一个人走上前,对大家微微一笑:“让在下抛砖引玉吧。”说着便打开手上的长盒,只见他从里面拿出一把青铜剑,轻轻放在展台上,大家纷纷起身上前观看。

咋一看,这古剑保存完整,品相完好,实属难得一见,一般的古剑都会被锈腐蚀,真正流传下来的完好的剑绝对不多。

宝剑配英雄,李寻也自然做个那种在沙场叱咤,挥剑杀敌的梦,见到这这等武器,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兴奋。

经过大家的鉴定,这把青铜剑是秦朝古剑,柳叶状剑身,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应在八十几厘米,不过这种青铜器是国家严令禁止交易的,不好估价,这剑很可能也是来路不明,所以大家稍稍赞叹了下,便把注意力放到下一件中。

第二件让人惊讶了几分,这是“红色官窑”毛瓷,见证了那一时代的变迁,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这种产品也无不打上政治的烙印,不过这些毛瓷一般都收藏在各大博物馆,流落到民间的可谓是少之又少,而且用来烧制的临川高岭土也早已枯竭。

这个毛瓷为水果盘样式,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是当年主席钦点的水点桃花样式,李寻在经过主人同意后,轻轻拿起水果盘,在灯光的照射下竟成半透明状,只剩下那点点桃花显得格外惹人怜。

相比于各位藏家们的激动,几位老人坐在那里却不觉惊奇,毕竟他们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或许当时用的便是这些如今珍稀的东西。

接下来的那几件也只能算中规中矩,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甚至还出现了两件赝品,也让带来参加的藏主脸色不大好看。

之后的鉴赏中,李寻还看到了胡遂,他也带来了一件古董。

李寻望着胡遂身前的展台,只见他所摆放的,是一副字画。

相对于别的专项,字画的鉴定更是难上了几分,毕竟流传下来的画卷不少,但是有名的大家就几位,每人都有自己作画的风格,随着年纪的增长风格也会变化,这也给判断带来了不少难度,而且造假方法也是花样百出,什么古宣新画,接裱,拼接等,细细数来,字画鉴定稍有不慎便会打眼。

这幅画卷展开后是一幅汉柏树图,平心而论,作者笔下的确如实而生动的再现了汉柏形神,其岁逾千年,貌古形诡,苍皮斑驳,树干粗壮,虬枝盘结,瘿瘤凸起,树根部透朽空洞却卓立干云,拔地拏天。树冠部三两根大枝斜逸而出,如同鲲鹏展翅,枝头嫩叶婆娑,一派生机欣荣。图中选取了仰视的角度和汉柏最壮观感人的一个侧面,通过精确而略带震颤的笔触,描绘了汉柏虽老态龙钟而又青郁葱茏、风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但是比起顾恺之,张大千和徐悲鸿等大家仍有不少差距。

但是谁叫这个作者的身份特殊啊,乾隆皇帝的御笔著作从某种意义在当时的封建时代可以说是一道免死金牌了,这幅《嵩阳汉柏图》就算在今时今日也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乾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号称“十全老人”,他不仅擅长书法,而且好诗词题字,是历代留下诗词和墨迹最多的皇帝。但其绘画作品却很少被人提及。这是因为乾隆皇帝的画技一般,自己不愿以画示人,大多数画作当时就已毁掉,只有少数乾隆本人认可的画藏在紫禁城的各个楼台轩宇中,外人难得一见。现存乾隆皇帝的画,部分藏在故宫博物院中,余下的由于战火、历史等原因已经散落在民间了。而这幅在乾隆作品来说已经是高水准了。

“不会这个就是去年拍到八千万天价的那幅了吧!”人群中有人惊呼;听得到这个价格,李寻心里也暗自吃惊。

这时吴老走了过来,大家纷纷让道,从口袋里掏出眼镜,看向胡遂,询问他是否能上手,胡遂自然乐得答应。

张老带上手套仔细观察,这是因为书画一类的东西经过上百年的传承,肯定是很脆弱的,手心的汗或印记很可能会毁了一幅书画。

吴老上手后并没有急于点评,而是给大家讲起了故事:“乾隆画的这棵树的题识道明了这幅画取景于嵩阳书院。据传说,嵩阳书院的三颗汉柏曾经受到汉武帝的御封,汉武帝游中岳,因其误将先见到体格最小的柏树封为“大将军”,而在深入书院後看到更大的两棵时,只好依次封为“二将军”和“三将军”了。民间有歌谣传唱说最年迈、高大的“三将军”因不满於屈居第三愤懑而死,剩下的就是粗壮挺拔的“二将军”和佝偻扭曲的“大将军”了。将图中汉柏与现存“二将军”的照片比较,并结合乾隆题记所言“图其大者”推断,可以确认,乾隆所画的正是这颗树龄有4500年,高18。2米,围粗12。54米,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二将军”柏。”

说明出处后,吴老才慢慢说出自己的判断:“乾隆不只一次的绘制《嵩阳汉柏图》,见於《石渠宝笈》著录和实物的共有四幅。这四幅中,那拍出八千万高价的《嵩阳汉柏图》的那场拍卖会我也去了,与这幅有许多细微的不同之处,这幅应该是其余三幅中的一幅。”

其实吴老的见解都还是比较主观,没有什么客观证据,但是大家都没什么异议,因为在他们心中,吴老就代表权威,当然权威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这需要时间的证明。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