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回香城二三事 > 第22部分

第22部分(2 / 2)

以至于两人都在暗暗计较,千万可别被那些阅卷子的人把韩良拍到前面啊!他们估计着皇上只会看前五十位的卷子!

再说今年的这次科考虽然热闹,但是打架斗殴的事端却是和很少,因为今年只有文科举,没有武科举。那是因为新皇把退下来的兵丁直接分配了,以至于一点都不需要武科举来充盈!

对天下习武之人却不甚影响,因为他们有的是生存之道!此为题外之话,倒也不提!

【银票太大】

皇榜在大家焦急地等了几日后放出来了,韩良名落孙山。一阵落寞,却不是伤心。是韩良一个人来看的皇榜,大哇和孩子们做了好吃的等着他。

深深吸一口气,这该是命吧,老头总不能待一个人太好了,他已经这么会赚银子了,若是再考了功名可是要羡慕嫉妒煞更多人了。

韩良笑笑,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真的无所谓。出了人群正准备买点小玩意回去呢,却不想被人拦住了,看着这人和当初跟着无言公子那一身劲装的人一样风姿,韩良也便清楚这人是宫里来的。

更或者就是皇上的人,若是如此,不是他无才,而是因为他的卷子被皇上看到了所以被皇上忌讳了!

等韩良被带到宫中的时候,韩良便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年幼的孩童爬在地摊上看翻阅着他的卷子,谁能想到这般孩子竟然是当今圣上呢!

“呀,你来了,坐吧!”皇上很平常,没有摆皇上的架子,当然一个爬在地摊上的皇上也没有什么架子好摆。

“哦!”也就坐在了地摊上,跟这样一个小孩韩良不知该如何应对,反正肯定不能以寻常孩子对待。

“你的卷子朕看了,很喜欢,可惜朕不能让你做官!”

“为何?是因为卷子上草民猜对了皇上的心思?”

“嗯!你聪明,但还不够聪明,朕不让你为官倒和你写不写这篇文章没有关系,而是因为你这人先知先觉,若是你能不这么懒怕是已经成了我大泽朝的首富了。”

“哈!皇上真是厚爱,再怎么厉害也有无言公子拦在前面,怎会成首富!”

这话说了,含量马上就有些后悔了,这皇帝无论如何不可能很平静的对待无言公子和无名皇上。不过话已出口,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

果真,小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再开口是吩咐外面伺候着的太监上茶。至于聊了这么久才给人看茶也没什么不合礼仪之处,毕竟是皇上召见一介平民。

“想必你和无言公子见过了,其实你和他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罢了不说这个了,总之这官位不可能给你,你便还是回你的回香城去,时机合适的时候朕会给你应得的!”

“噗嗤!”韩良竟然笑了,不是因为得了皇上的保证的好处而欣喜的笑。

“你笑什么?”

“皇上恕罪。草民觉得皇上这幼小的身体里一定住着一个强大的魂魄,大家都传言无言公子厉害可是草民觉得还是皇上厉害,估摸着无言公子像皇上这般大的时候也没有这等本事!”

“你这话倒是好听!”东方缘笑笑,没再说什么便叫当差的把韩良送出去了。

韩良回来的有些迟,而且真的是面带喜悦,大哇还以为榜上有名,应付恭喜的人给耽搁了。于是就问了:“第几?”

“第几?我啊,我在孙山之后。”

“……”反倒是大哇无语了。

“爹爹!孙山是第几?”小孩子不知道孙山,但是会数数,若是知道了孙山的名次,他爹爹的名次就能数出来了。

“孙山最后一名,所以爹爹落榜了!”韩良很轻松地回答了小孩。

“哦!那咱回家,京城这么干咱不来这里做官。”孩子很舒心,韩良就更舒心了。

“吃饭吧!”是大哇吩咐韩良吃饭吧,别光顾着和孩子说话,吃完了饭也该告别了和马武才。

午饭吃罢,一家子又去买了些京城特色。回去的时候马武才正在等着他们,该是也听说了韩良落榜的事情,稍微安慰一番。

不过人家韩良已然看开了,倒成了告别。自然要挽留一番,不过韩良去意已决,现在迫不及待的回去回香城呢。北方的京城这几天夜里已经有些凉了,他还想再早在回去过夏天呢,而且秋粮也收了,又该收租子了。

马文才也来送人,开口就是:“韩先生,以后还会考么?”

“咳咳!”韩良诽谤着要不要这么直接啊,“看吧,想来也懒得考了。这辈子靠收租子也不愁吃喝了,我本事胸无大志的人。”

“哦……”马文才显然不信,不过跟他又有什么关系,以后去了回香城可以去叨扰一番也就罢了,再深交似乎也是看缘分了。不过两人还算不错,起码韩良也亲口告诉神秘才子就是大哇了,韩良自然不承认是因为被马三眼识破之后觉得无所谓才说出来的。

倒也后来大哇又专门画了几幅画,赠给朋友算是联络感情,当然此为后话,也无甚紧要。

韩良一家赶着马车回去的时候可是要比来的时候快多了,主要是沿途风景看过一遍了,留恋的时间短了些,自然就快了。

他们回去的也不算晚,可是中没中的消息却已经传到了回香城。因为回香城这一年有没有人高中皇榜,没有告示出来显摆,自然也就没有人中。

听着临城有人高中皇榜,回香城百姓没有羡慕的,做官有什么好,拿如他们过得舒畅自在。

回香城依旧,只是进来多了些杂耍,百姓们无事的时候可以一起去看看,茶余饭后聊天的时候除了家长里短的八卦,也开始八卦那些角儿的故事。

在京城的百姓们商贩们却失望了,或者也可说是不失望,准备的三天闭市没能实现,因为压根皇上没有搞那种告示,而是出了新的征收税银的方法。

小摊小贩们得到了更大的惠顾,中等商贾们不疼不痒没什么影响,只有大的商行有些肉疼,可是本来就一个个吵着要分家,这般一闹简直是有了更好的理由。

自然影响的也不知是京城的大商行,不过回香城没有太大的商行所以也没在意这个事情。唯一令人在意的是衙门里的人多了三五个,因为每年要审查各大商行的账本。

商行不愿意,那么必然有猫腻,是不是侬家卖的东西太贵了,其实一两银子就可以卖的硬是卖了二两银子。这种名声可要不得,传出去以后生意可还怎么做啊,那便查吧。不就是家交税银么,他们不差钱。

这年年末。

胭脂铺又送来了韩良的红利,韩良笑着把银票收下,末了还说陈掌柜简直是越来越会做生意了,弄出来的胭脂水粉可比其他胭脂铺心巧的多,一定要再接再厉啊!

王三禅的杂耍班的红利也送来,不是很多,但是送一笔收一笔都有韩良的亲笔签押盖章,一切都按着大泽朝的规矩来。韩良无需操心局可以拿着很放心的银子,也便乐意配合。

也就是尾牙过后,食客斋和玉器铺子的账核实好之后,韩良跟他们写了过户契约。从这一刻开始,食客斋和玉器铺子就正式不是他韩良的了。

现在的韩良只有千亩良田,他只是一个大地主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