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臣子胆敢在皇上面前开玩笑,也许,这世间也只有黄旭这一家,由此便可见,臣子必是贤臣。皇帝肯定也是好皇帝。
而有了这样的皇帝及大臣,帝国何愁不兴。
“呵呵,皇上,恭喜,恭喜啊。”望着满面春风的黄旭。李鸿章乐呵呵地道。
虽然李鸿章没有明说,但他脸上的笑容以及他说话的语气却已经非常明白地告诉了黄旭,他这话中之意所指为何。
“哈哈,军师,好说,好说。”黄旭对此是心知肚明,他不禁一阵得意地大笑,然后道。
能将天下征服,那是黄旭的愿望,而将有个性的女人征服,黄旭心中也不乏满足感。
况且,天下与女人兼得,还有比这更令人自鸣得意之事吗?
黄旭有理由,也有资格得意。
而李鸿章仰望着黄旭那得意之中带着无比自信的脸庞,心中也是暖暖的,而且,这暖意之中还带着一丝侥幸,他觉得,自己当初选择追随黄旭,真可算得上是此生最为精明的决定。
而跟着黄旭这样的明主,何愁大事不成,何愁青史不留名。
“皇上,我军主力已经进入大坂,并对京都形成压迫之势,受众将委托,臣特来向圣上请示下一步行止。”玩笑开完之后,李鸿章便切入了正题。
“大军士气如何?”黄旭不答反问道。
黄旭有此一问,必有他的道理。
“士气旺盛,将士们都纷纷请战。”李鸿章毫不含糊地道。
显然,李鸿章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鼓舞。
“好,那咱们就一鼓作气拿下京都。”黄旭拍掌叫好道。
智者胜在乘势而为,黄旭深明个中道理,这也是他追问士气的原因。
“那臣现在就去安排。”李鸿章看起来比所有人都要急,黄旭话音刚落,他便道。
他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向众将传达这个好消息。
看来,伊藤博文此次斩杀太平军的使者到成了日本加速灭亡的导火索。
恐怕,这也是伊藤博文没有想到的。
“慢着,朕还有话说。”黄旭笑了笑,挥了挥手道。
黄旭挥手止住了李鸿章。
“是,皇上。”李鸿章恭敬地聆听训示。
他就是再急,那也得听黄旭的话。
“朕与你一起去。”黄旭笑道。
黄旭有一件事必需提醒一下,那就是,大军要出征,怎少得了他黄旭,他可是这大军的主帅。
“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李鸿章有点犹豫地道。
他犹豫是因为他也不敢乱做主张。
“讲!”黄旭到是爽快。
他也看出了李鸿章的犹豫,但是,黄旭认为,在他面前,没什么事是不可以讲的,什么事都可以讲。
“皇上,臣以为,李将军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让其指挥大军作战?”李鸿章试探着道。
而他口中的李将军则是指李秀成。
李秀成上一次伤在樱子手中之后,就一直在养伤,现如今也好得七七八八了,再说,黄旭乃万乘这尊,没必要长久地亲自领军作战,所以,李鸿章还是觉得,在这个时候,由李秀成领军出战最为合适。
“不,还是由朕领军,如果秀成的伤好了,那就是让他出任先锋吧。”黄旭固执地道。
黄旭这主帅之瘾仍在心中作怪,他哪能这么快就放手呢。
“这…。。”李鸿章有点无语。
能令一向能言善辨的李鸿章一时无语之人,恐怕也只有黄旭了。
“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去向秀成及众将传令,由李秀成率大军前锋进抵京都城外下寨,朕将亲率后续大军前往大坂城驻扎,然后再伺机赶往京都。”黄旭简洁地下令道。
黄旭的话就是圣旨,他说了,那其他人就得遵令而行。
于是,李鸿章也只能恭身接令而去。
而目送李鸿章离去之后,黄旭又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这才又将相关事宜安排妥当,特别还提醒人照顾好樱子,然后,他便率军前往大坂城。(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步后撤变成一种可能
经过一番波折之后,太平军再次进入攻击模式。
这一次,日军恐怕真的是危险了。
而黄旭在率军抵达大坂之后不久,他便接报,李秀成率领的前锋,第十军团的大部已经进据到京都城外,并且,他们已做好了进攻的准备,正等候黄旭的进一步指示。
兵贵神速,由此可见,李秀成绝对算得上是善于将兵之人。
既如此,一切就好办了,黄旭与李鸿章等人略做商议之后,便下令让李秀成率军进攻。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是得让日本人没有喘息之机。
而身在京都城下的李秀成在接到黄旭的命令之后,不禁大喜,他二话不说,马上传令,让大军对京都城展开攻击。
于是,大战就此展开。
当然,攻防之间的拉锯战也就那么回事,与以往无异,你攻我守,互不相让,斗得甚是激烈。
不过,此次与以往的攻防战还是略有不同,由于事起仓促,日军在撤到京都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组织起有效的防线,再加之士气低落,所以,面对第十军团的猛烈攻击,日军是相当的不习惯。
当然,这不习惯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地,在第十军团强大的火力覆盖之下,日军死伤惨重。
看来,这京都是岌岌可危,迟要都要落入太平军之手。
明治与伊藤博文见此情景,俱都是忧心如焚,他们原本还盘算着在京都重新组织防线,从而对太平军进行狙击,但是,如今看来。这个计划将很有可能要破产了。
而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明治与伊藤博文心里都没有底。
“伊藤君,太平军来势凶猛,恐怕难以力敌啊!”明治天皇忧心忡忡地道。
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已是摆在明面上的事,伊藤博文就是再狂妄,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军此时的综合实力确实比之日军为优,而现如今日军唯一的依仗是精神的力量,他们相信自己在精神层面上并不弱于太平军。
因为,日军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他们不怕死。
可是,不怕死不等于就可以不死,有些事情偏偏还就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日军对自己的精神力量可能也是太过于盲目自信了。
“陛下,臣将誓死捍卫武士道的尊严。”伊藤博文面色凝重地道。
他虽然没有明着回复明治天皇的问话,但话中的意思却已是相当明了。他已经承认日军不如太平军,而且,他也认为,如果长此下去,日军必将败于太平军之手。
只不过,伊藤博文最终还是没将这些话说出来,无论如何,他都得维护天皇以及日军的尊严。所以,他唯一能说出口的话。也就是表明自己的心迹,借此明志而已。
“唉……”明治长叹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