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了一阵;李鸿章才脸色一正道: “吁门兄;我是这样想的;你我各率一队炮舰;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夹击日舰队;而留下护卫舰守护运输舰的安全。”
“好;干!”骆秉章爽快地道。
这是他们当前能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于是;李鸿章将炮舰一分为二;他与骆秉章各率三十五艘;准备分别从左右两边夹击日舰;而这三十五艘炮舰当中又包含了十艘携带大口径火炮的炮舰。
而在稍做准备之后,炮舰掉转舰头;从左右分别驶出;然后加速朝日舰所在之地驶去。
而无敌舰队的动向也已经尽落入日军的眼中;他们很快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以便回击太平军将要进行的攻击。
日军也将七十艘炮舰一分为二;分左右方向进行防守。
可是;日军也正如之前所说;他们并没有如无敌舰队一样;将那种大口径的火炮上舰;炮舰上都是装配的一些常规口径的大炮。
所以,不知日军到时会用什么办法来应对无敌舰队所装配的大口径火炮的攻击。
而日军密切留意着由李鸿章与骆秉章率领的舰队之动向;他们的炮手已经就位;炮弹也已经准备完毕,一旦无敌舰队进入到大炮的射程之内,日军将发动攻击。
可是;无敌舰队还未进入到日军的有效射程之内就忽然停了下来;然后;他们分列于左右两边的各十艘装有大口径火炮的炮舰开始缓缓转身;接着便露出了巨大的炮口。
然后炮口朝外,对准了日舰所在的方向。(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战
太平军炮舰上的黑洞洞的炮口一字排开;如巨兽的血盆大口般想要将日舰一举吞没。
不过;气氛虽然紧张,但日舰却不怎么慌张;他们觉得无敌舰队的这种形为看起来很无知;只要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此时的日舰并不在无敌舰队舰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日舰还会有危险吗?
也就是说;无敌舰队即使发动炮击;那炮弹距离日军也将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在这个距离范围内,日军根本不用担心无敌舰队的攻击。
所以;日军泰然处之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无敌舰队真是傻到想要在大炮的射程之外朝日军发射炮弹吗?显然不是,他们是有信心,更是对炮舰上装的那种大口径的大炮有信心。
而日军显然也是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不会想到太平军竟然将这种大口径炮装到了炮舰之上,在他们的心目中,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可是,正是太平军这种“傻子”才干出了这种高明的事。
而基本是在日军的无视下,无敌舰队左右两个方向的各十艘炮舰都完成了转身及发射的准备;只等命令就可朝日军开炮了。
而随着李鸿章与骆秉章的一声令下;炮舰上的大炮开始巨吼着朝日舰发动攻击。
无敌舰队上冒着浓烟的炮口中喷射出一发发威力巨大的炮弹;然后呼啸着朝日舰而来。
日舰上的日军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炮弹威力的惊人;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慌;他们知道;这炮弹离他们还有老大一段距离;绝对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所以;他们没必要太过于担心。
可是;当无敌舰队发出的第一发炮弹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在日舰旁边的水面上轰然爆炸的时候;日军感觉有点眼花了,而巨大的爆炸声及由此引发的涛天巨浪则将日军惊得目瞪口呆。
此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无敌舰队的炮弹是可以砸到他们头顶的。
这时,日军才知道了害怕。
而如梦初醒的日本人狂叫一声;然后操舰朝四面四散逃开;他们用着各种办法,意欲尽快躲到无敌舰队舰炮的射程之外。
但是;那些威力巨大的炮弹似长着眼睛一样;一颗接一颗不住地硬迫着四散而开的日军舰只;并在他们的头顶上开花;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
而每一次炮弹的爆炸都会引发巨大的冲击波;如果炮弹是在日军附近爆炸的话,一般都会将大量的日军掀翻在舰面上;这着实让好多日军在仓惶躲避的同时;还感受到死亡的气息。
不过;也许是无敌舰队的水手们操炮的技术还有待磨练;他们打出的这些炮弹要么砸在日舰旁边的水面上;要么完全就是打空气;偏出目标很远;基本上;还没有一发可以打中日舰。
怎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一;无敌舰队是第一次参战海战;内河内江的训练与实际大海上的你死我活的战斗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训练时的命中率高并不能代表在实际战斗中的命中率也高;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其二;日军采取了一种新式的规避战法;他们通过操控舰只在水面上不停地移地或者是在行进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机动方式来躲开对手的炮击。
而正是由于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这才造成无敌舰队无法命中目标。
而无法命中目标则代表着徒劳无功,代表无法将日舰摧毁,也间接地证明了他们还有很多地方急需要改进。
当然,知耻而后勇,太平军中的这些健儿都是真男儿,他们又怎会被这么一点困难吓倒。经过仔细地观察并继续对日军进行一段时间的炮击之后;很多太平军的炮手们发现了这其中的问题。
他们发现。大自然的很多意外因素对大炮的瞄准精距,炮弹的飞行速率及方向产生了影响,而只要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搞清了这个道理之后。他们便有针对性地做了调整。并且还在调整的基础上;对其它方面进行有效的提升。比如。除了要设法使己方的炮火可以对日军进行充分覆盖之外;太平军炮手们还对自己打炮的方法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他们一般会瞅准机会再下手;绝不盲目发炮。
而太平军在这样与对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初步的实战经验。
而吸取经验的好处就在于;他们可以现吸现卖;将日军变成活动的试用标靶。
而经过一番努力,太平军的炮手们终于发射出一颗炮弹命中了目标;这是由李鸿章所率一方的炮舰所发出的炮弹,而这颗炮弹正好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一艘日舰的动力系统;从而使之失去动力。最后变成了太平军的活靶子。
轰轰轰;又是几颗炮弹砸来;日舰在失去动力的同时,又被轰出了几个大洞;然后蓝色的海水似赶集般汹涌而入;瞬间就让这艘日舰如吃饱了饭一样慢慢往下沉去。
然后;再一颗炮弹砸来;只听轰的一声;日舰断成了两截;径直朝海面下渐渐沉没。
轰;望着不断下沉的日舰;那艘发炮击中日舰的无敌舰队的舰只上面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太平军在欢庆旗开得胜。
而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又一艘日舰在与无敌舰队周旋的过程中被击中了;它最后的结局与第一艘基本相同,也是沉入了海底。
连续两艘战舰被击中;日军开始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他们开始用他们丰富的海上经验来与无敌舰队抗衡;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也试图接近无敌舰队;让无敌舰队的舰只也处于日军大炮的攻击范围之内。
可是;无敌舰队却似乎知道日舰的意图一样;只要它意欲靠近;就用大炮狂轰;轰得日军心惊胆颤;不敢再随便朝无敌舰队靠近。
不过;随着战斗的进行;日舰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他们发现;这部分追着他们赶的这些无敌舰队的舰只的航行速度并不快;而且;他们的数量不是很多;只有二十多只;还有;每艘战舰上面只是摆放了六尊大炮;只不过;这些大炮的威力惊人。
总之一句话,典型特征很多。
日军后来仔细一想;便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之所在;无敌舰队的这二十艘炮舰上面安装的一定是大口径的巨炮;否则;射程不可能如此之远;其威力也不可能如此巨大。
别忘了;日本人也是掌握这种大口径火炮技术的国家之一,所以,他们能想通这其中的关节也属再正常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