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黄旭开始掌控军队的时候;他就指示姚大洪与刘玉华的情报处;向日本派出了大量的间谍;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华帝国的情报部在日本本土已织起了一张强大的间谍网络;这张间谍网是无孔不入;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将整个日本的情况摸得是一清二楚。
但是;黄旭没能及时得到情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第一;日本这次策划侵略朝鲜的计划是在首相伊藤博文的倡议下秘密进行的;知道这事的人不多;而且每一个都是处在最核心圈子里面的人;所以;中国的情报网根本没有机会去提前侦缉到日本进攻朝鲜的计划;这已超出了情报部的能力范围。
第二;虽然情报部在日本人制定计划之时没有得到确切的情报;但是;他们在日军开始大举进攻朝鲜的前一天;还是得到了消息;由于事关重大;驻朝鲜及驻日本的情报分部;分别向朝鲜的最高统治阶层及帝国的军机处通报了情况;但朝鲜方面及帝**机处对此事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措手不及之下;朝鲜兵败如山倒。
直到朝鲜使臣的到来;帝**机处才感到朝鲜的局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将此事禀明黄旭;由他圣断。
当赵小锋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向黄旭阐述清楚之后;黄旭不由叹了一口气;心想;这几位军机处的大人们有点处事不周啊。
黄旭同样明白;军机处的这几位心腹虽然说都是深具才干之辈;但毕竟还缺乏国际视野;对有些国际上突发的重大事件的反应速度还是太慢;灵敏度不高。但黄旭也不能太过于苛责他们;毕竟;这个时代有它的局限性;这不是受人力所能改变的。
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现在黄旭知道虽然是迟了一点;但也不算太晚;至少朝鲜还固守着北方大片的领土地;只要处理得当;黄旭有信心可以挽回颓势。
想到这;黄旭决定已下;立即出兵;抗日援朝。
于是;黄旭黄旭向几位军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求君臣之间尽快达成共识;早日整军出发。
谁料;黄旭话一出口;反对的声音却来了。
“皇上;此事重大;还请慎重考虑。”第一个跳出来表反对的是泥瓦匠诸葛吹灯。
“哦;诸葛大人;有不同意见;好哇;那你就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黄旭心中虽然已经打定主意;但是听听不同的意见;还是没什么坏处的;毕竟兼听则明嘛。
“我等只需固守中朝的边境即可;朝鲜虽然是帝国的属国;但并未纳入中华的版图;朝鲜的百姓也是不是中华的子民;所以;朝鲜胜也好;败也罢;与中华何干。”诸葛吹灯摆出一副只管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人家瓦上霜的态度。
是啊;这种事;躲都来不及;还要主动凑上去帮架;那不是找不痛快吗;所以;诸葛吹灯是极力主张;还是不要烂管闲事的好。
当然喽;持有诸葛吹灯这种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就连军机处的这几位在跪的心腹大臣们;恐怕也是持有与诸葛吹灯相同的意见吧;否则;他们也不会这么晚才将朝鲜的消息上达给黄旭知道。
“嗯;那你们几位也是不是持有与诸葛先生相同的意见?”黄旭又问其他几位的意思。
明知故问;黄旭也要求个明白。
众人听了;不敢随便出声;心里面开始揣摸黄旭的心思起来。
黄旭见众人不说话;心中也是明白了大半;看来;众人还是不愿意出兵居多啊。
不过;诸人有这样的思想;黄旭也非常理解;毕竟这是人家朝鲜自己的事;与自己无关嘛;但是;黄旭却知道;这兵是非出不可的;黄旭必须想办法说服诸人才行。
皇帝也不好做啊;不是什么事都能够独断专行的;因为;只有团结一致;取得共识;才能将集体的力量最大化;从而收到最大的效果;否则;那只能是物极必反;好心办坏事了。
“好;诸位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朕同样也理解大家的心情;可是;此次朝鲜之事非比寻常;先不说其它的;就说这眼前的;如果日本占领了朝鲜全境;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地方?”黄旭的目光从几位军机的脸上一一扫过;缓缓地道。
几位军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不由突突出一个地方;想到这;众人的脸色都起了微妙的变化。
“没错;你们与朕是一样的心思;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我中华帝国;既然这仗是迟早不免要打的;那是在自己的地里打好呢;还是在别人的地里打好呢?”黄旭接着道。
没等众人回话;黄旭继续着他的发言: “当然是在别人地里打好了;在别人地里打;打乱了;咱最多也就是出点钱帮人家修修;咱们的根本没坏;但是万一这仗是在自家地里面打;即使打赢了;那最多也就是赢回一个乱摊子;你们说;这值得吗?”
几位军机听的是不住地点头;觉得黄旭的话非常有道理。
“再说了;如果我中华帝国要成为强国;让其它列强尊重我们;那我们就要做出点强国的样子来;现在啊;所有人都知道;朝鲜是我中华的属国;他们现在受欺付了;如果我们这个宗主国想当缩头乌龟;不为这属国出面;那以后还有谁会服我们;还有谁会尊重我们;你们说;是这样吗?”黄旭的话说的是非常有策略;步步推进,让这几位大人更加愿意接受。
是啊;有道理啊;还是皇上明见万里;他们是自愧不如啊;几位军机心底俱都生出这样的感慨。
于是;几人齐声道: “皇上高瞻远嘱;臣等佩服之至。:
“好;这样说;你们是同意出兵相助朝鲜了?”黄旭见目的达到了;长出了一口气;然后道。
“臣等同意。”这几位哪还有不同意的道理。
“好;那就立即出兵;抗日援朝。”黄旭一拍身边的御案;道。
“遵旨。”众人异口同声地道。
黄旭挥一挥手。让几人平身。
至此,黄旭对外征战的大戏终于拉开了帷幕。(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点谁为将
出兵的决定既然已下;那其它的准备工作就要相应地加以推进。
在黄旭的高度关注下;在军机处的直接领导下;太平天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又一次高速运转起来。
由于有强大的国力做为支撑;军队也一直处于备战状态之下;所以;没用多少时间;一切的前期工作都已按照军机处所定的方案准备就绪;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由谁率军出征了。
这是黄旭统一中华;重整大军之后;第一次派兵至境外作战;所以;这一仗一定要打出中华帝国的威风来;而且只许胜;不许败;如此一来,这统兵将领可不好找啊,不是说人才不够多,而是说,太平军中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不知派谁去好。
当然;咋一看之下;曾国藩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本来就是太平军的元帅;而且德才兼备;但是;朝鲜战场上这么点规模的战争还远没到要出动太平军元帅的地步;所以;黄旭肯定不能让他去;况且;他还要在后方运筹帷幄;当好黄旭的参谋官;又如何能去前线身先士卒呢。
所以;曾国藩不能去。
既然曾国藩不能去;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