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僧格林沁准备调派禁军护卫咸丰撤离的时候,他们突然听见宫外传来一阵阵喊杀声,然后满脸血污的禁军统领奔了进来,只听他上气不接下气地禀道:“皇上,外宫防…。防线已破,太平反贼已包围了内宫,请皇上速速回避。”
“啊…。。”听此噩耗,僧格林沁与咸丰同时失声大叫道。
他们神色巨变,手足无措,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了,他们连一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诸般的意料之外
与太平军交战的禁军边战边退,逐渐退入内宫,当大部分禁军退到内宫之后;那禁军统领立刻命人封闭宫内,据门而守,准备就此死拒太平军。
“皇上;臣必誓死护驾。”僧格林沁扑咚一声跪在地上;奏道。
“好了;铁帽子王;朕知你忠心;能与你一起并肩战斗;朕不胜欣喜。”咸丰伸出手扶起僧格林沁;有点动情地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往往是到了最后,才能检验出一个人最真实的成色。
而在咸丰的身旁,不管风吹雨打;成功失败;能够自始自终一直追随他;并对他不离不弃的股肱之臣;唯有僧格林沁与恭亲王二人;从这一点上说;两人实属忠义之臣。
“皇上……”僧格林沁硬咽道。
能得皇上如此推心置腹,僧格林沁就是将命交给皇上,又有何不可。
“好了;起来说话。”咸丰看了看激动不已的僧格林沁,温和地道。
僧格林沁依言起身,退到一边。
咸丰的目光从僧格林沁;禁军统领;还有无数禁军的面上一一扫过;然后,他缓缓地走到大队中间,用尽全身的力气地道。“诸位,现在情势危急;如想全身而退;那是绝对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奋力一搏;以求尽可能地杀伤敌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诸君可否愿意随朕奋力杀敌?”
到了这个时候;咸丰就应该表现的象一个皇上。
“誓死追随皇上……”咸丰的周围爆发出一阵如雷的巨吼。
这些退守内宫的禁军都是咸丰最忠心的将士;他们本就是为咸丰而生;更愿意为咸丰而死。
“打开宫门;咱们痛痛快快地大杀一场;也不后悔来这世上走一遭。”咸丰大声道。
咸丰知道;他现在能做的;唯有如此。
“皇上;皇上;您听听,宫外的喊杀声似乎停止了。”就在禁军意欲打开宫门。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时候,僧格林沁突然道。
“是吗?”咸丰一愣,赶紧侧耳倾听。
咸丰听了一会,接着停下来望着僧格林沁;眼中充满疑惑;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似乎认同了僧格林沁所说,但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皇上;末将出去看看。”禁军统领主动请命道。
这个时候,禁军统领是最适合干一些比较危险一点事情的人选。
“好;速去速回。”咸丰点头道。
禁军统领朝咸丰行礼;然后转身急步朝外跑去。
没去多久;禁军统领就回来了;从他的脸上;咸丰与僧格林沁看到了惊愕;他们互视一眼;心中已有了答案;太平军可能真的已经停止进攻了。
“启禀皇上;太平反贼只是围住了内宫;却并没有打算进攻。”禁军统领禀报道。
果然不出所料;咸丰与僧格林沁又相互望了一眼,证实了心中的想法。
“铁帽子王;此事你怎么看?”咸丰想了想;问身旁的僧格林沁道。
“臣也猜不透;按理说;反贼应该一鼓作气地荡平咱们;可他们却没有这样干;确实让人想不通啊。”僧格林沁摇了摇头;道。
他是真的想不通。
“他们一定有所图谋;或许他们仍然打算劝降咱们;或者是想活捉咱们;反正,总没好事,既然如此,那咱们就静观其变;看看他们是否会派使者前来谈判。”咸丰揣摩道。
“皇上言之有理啊;臣佩服。”僧格林沁觉得咸丰说的非常有道理;诚心拜服道。
“有什么好佩服的;大清的江山都快没了;朕与你都即将成为爱亲觉罗氏的千古罪人;实是无用至极啊。”咸丰闭上眼睛;轻叹道。
咸丰此时的心情是复杂极了;他本来是想着凭籍这帝位大干一场的;没曾想;他都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这大清就快没了;他除了心痛之外;更是心有不甘啊!
“臣等死罪啊;事情到了今天的地步;其罪并不在皇上;而是在臣等身上啊。”僧格林沁又下啪的一声跪下了;不停地嗑头;声泪俱下地道。
如果皇上都自认有罪;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不就是罪该万死了吗;咸丰的这番话让僧格林沁的内心生出一股一头撞死的冲动。
“好了;铁帽子王;起来吧;现在说这些都没甚用处了;咱们还是静等反贼的消息吧。”咸丰摆了摆手。道。
“是;皇上。”僧格林沁又磕了一个头;然后谢了恩;这才从地上爬起来。
这之后;咸丰等人都不再言语;静观太平军的动向。
就在咸丰等人静等的这期间;在顺天府城外不远处;发生了一场战斗;战斗双方的主角是洋人与太平军的火器军团。
既然火器军团碰上了洋人。那有些事就好解释了,为什么太平大军在进城的时候,独不见火器军团,为什么咸丰会苦等很久却不见洋人来援。原来谜底都在这里。
这就是黄旭事先筹划好的围城打援之策;黄旭计划好先以太平军攻入皇宫;然后迫使清廷想办法向洋人求救;洋人出于与清廷事先的约定;必然会率军来援;而太平军只要先打掉洋人这个援兵;然后再回过头来收拾咸丰等人就简单了;也可以把这说成是一箭双雕。
而这其中;黄旭又借助了恭亲王这个关键人物;由他向洋人传话。引洋人来援。否则;洋人与清廷也不可能如此完美地配合太平军上演一出这样的好戏。
当由马歇尔率领的先遣小队急速来援的时候;太平军早就敞开了预先设好的口袋;而洋人也不偏不倚;刚刚好就钻进了这口袋之中;听话至极。
洋人自视武器先进;狂妄自大;对太平军极为轻视;马歇尔在行军的过程中;连最起码的哨探都不派;只管大摇大摆地在官道上行军;实在是目中无人极了,所以。钻口袋也就不足为奇了。
马歇尔进入太平军的埋伏圈之后;火器军团的军团长左宗棠便不失时机的命人开火;一阵霹雳啪拉的枪响之后;洋人立即倒下了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