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128部分

第128部分(2 / 2)

“王爷放心;我一定协助宇文大人;誓死守住安庆府;等待王爷大军的到来。”黄旭道。

“好;全看你的了;兄弟。”石达开道。

由于情况很严重;所以;黄旭已来不及多想;他集齐特种作战分队;疾速奔向安庆府。

此行;每位特种作战分队都分别带有两匹战马;他们人不离鞍;马不停蹄;一路狂奔。

就在黄旭离开前方大营不久;清军就全部开到了安庆城下;并且分四面围住了安庆府;而围城之后;曾国藩打算先礼后兵;先行劝说宇文博格投降;如若不降;再行强攻。

宇文博格在此之前已接获消息;清军来攻;所以;他也做出了安排;城防军已是严阵以待;宇文博格与城防军的几位将领;静立城头;朝城外的清军看去;只见城外旌旗招展;黑压压的人流象乌云一样裹住了整个安庆府;宇文博格见此情景;面有忧色。

“求援的消息送出了吗?”宇文博格问站在身边的城防将领。

“大人;在清军围城之前;已经送出;如果王爷能率领大军及时赶到;那此次危急可解;但如果王爷不能及时赶到;那就麻烦了;所以;大人;末将建议;我们须留好后路。”城防将领道。

“后路?我们已经没有后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宇文博格微微一笑;淡然面对死亡。

“是;末将必定誓死追随大人。”城防将脸色一变;也决然道。

“大人;城外清军有书信道。”忽有部卒来报。

宇文博格神色若常;接过部卒递过来的书信;挥挥手;让部卒退下。

他展开书信一看;是清军主帅曾国藩写给他的劝降书;书中洋洋洒洒几千言;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讲述得都是一个意思;力劝宇文博格投降。

宇文博格看完;轻轻一笑;将书信按原样封好;在书信的封皮上写上;城破;有死而已;天国无投降之人几个大字;遣人将书信退回给曾国藩。

看着士卒带着书信离去;宇文博格知道;血战就要开始了。

曾国藩手握宇文博格退回的劝降书;心中也佩服宇文博格的高风亮节;但可惜了;他们之间添为对手;既然不能尿到一个桶里面;那他也只能毫不留情地挥泪斩马谡了。

既然劝降已经不可能;曾国藩也不再啰嗦;召集众将;研究攻城方案。

不一会;众将齐聚曾国藩的帅帐之中。

“诸位;此次攻城;定要竭尽全力;尽量在一天之内攻下安庆府;因为曾三那边可能拖不了太久;一旦我们这边变成持久战;那么;石达开的授军一到;我们就可能腹背受敌;大军将陷于危险之境;所以;各位务必努力;争取一鼓作气攻下安庆府。”曾国藩大声道。

“定不辱使命。”众人齐声应诺。

“军师;你分配任务吧。”曾国藩道。

“是;大帅。此次攻城;四面强攻;所以;我们这里要分四路进攻;东门由曾国华将军率军主攻;南门由曾国荃将军领军;西门李元度将军是主帅;北门则请罗泽南将军坐阵;胡林翼;彭玉麟二们将军总领预备队;哪里需要;预备队就投向哪里。”李鸿章道。

“是。”众将洪声应诺。

“好;本帅命令;大军攻城。”曾国藩洪声道。

随着曾国藩的一声令下;惨烈的攻守大战在安庆城内外展开。

清军的进攻最先在东门开始;曾国华率军进攻东门;一通鼓罢;他命令弓箭手先进行一番激射;压制住城头的守军;接着命令步军藤牌手顶在最前面;挡住安庆守军的箭雨;掩护后面负责攻城的步兵;而步兵则携带着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在城门守军的第一轮急射停止之后;清军步兵便开始了冲锋;潮水般的步兵涌到城墙下面;竖起云梯;手握盾牌和钢刀;开始攀向城头。

城头的守军则在守城将的指挥下;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块;圆木等猛砸城下意欲抢城的清军;或是点燃火把;直接烧掉清军的云梯。在一根根圆木和一块块石块砸下时;往往伴随着一串串凄厉的惨叫声;然后是看见被砸到的士兵掉下云梯;或一命呜呼;或受伤惨嚎;惨烈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在城楼上争夺的同时;清军的撞城车也被推了上来;狠命地撞击城门。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安庆城门的守军抱着必死的信念力保城门不失;经过一番又一番拼死的搏斗;东门仍然是牢牢地掌握在安庆府守军的手中。

曾国华见状;又是急;又是气;亲自阵前督战;命令清军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东门;清军在巨大的压力下;努力向前;但面对哀兵之势的守城军;仍然是久攻不下;反而是清军的伤亡却是越来越大。

远处观战的曾国藩与李鸿章见众将士士气将竭;知道再攻下去;也是徒增伤亡而已;所以只能命令撤军。

听到鸣金的声音;攻城的清军与守城的安庆城防军都似松了一口气。

清军又如潮水一样退了回去。

宇文博格也松了一口气;心想;这第一回合总算是熬了过去;但是;后面的大战必定是越来越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死撑到底了。

在这段休战的间隙;宇文博格安排人加固城墙;救治伤员;鼓舞大家的士气;将一些剩余的力量补充到最需要补充的地方去;他希望借着他们仅有的力量能尽量支持到石达开援军的到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危在旦夕

短暂的休整之后;清军又开始了第二波次的攻击。

不过;这一次清军的进攻重点放在了李元度主攻的西门;之所以将重点放在西门;是因为曾国藩在与李鸿章分析之后;发现西门的防守位置对进攻一方来说;较其它几门更为不利;本来;安庆府身为太平天国的军事及经济重镇;城坚墙厚;后又经过宇文博格的经营;更加的坚不可摧;如果要想强攻;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办不到的;这也是清军为何久攻不下的原因。

但是经过仔细的分析与观察;曾国藩却发现;西门一处的城墙虽然较其它几处更高;更厚实;城门前面修筑的护城河也更宽;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的城门前是无险可守;一马平川;非常利于大军冲刺攻击;而只要攻击方一发动;整个城门都会暴露在进攻方的火力之下;这一漏洞;如果不经过仔细观察;是没法发现的。

既然曾国藩能发现;那么;做为这座重要据点的守护者;宇文博格;他更加不可能疏忽;他在刚刚接手安庆府不久;就发现了这个漏洞;后来;他也想了不少办法;对此处的防守进行了改良;但是;效果甚微;原因不在它处;而在于;这是先天的地理因素使然;先说其它几门;它们都有适当的缓冲地带做为缓冲;并且能以这些缓冲地带做为依托;构建更为有效的防御工事;而西门则处四塞之地;无险可守;进攻的火力很容易就可以覆盖整个西门;所以;自然而然;西门就成了曾国藩选定的下一个主攻点。

与此同时;宇文博格也将此处做为了最主要的防守重地;将城内的重兵集结于此。

两军对垒;第二波战事一触即发。

李元度遵照曾国藩的指示;排列好进攻队形;开始了正式的攻击。

满天箭雨乱飞;到处血雨狂溅;这场战争就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而这里的战场则是一个巨大的屠宰场;这里就象是人间的地狱;双方为了利益之争而以性命相搏;冷酷;无情;杀戮是这里的主旋律;所有的人在这里都成了一架机器;一架不停杀戮的机器;谁都不能停下来;谁都不敢停下来;直至奋战到最后一刻;分出胜负为止。

攻城的清军不停地从高处掉下;有些还未接近城墙;就已倒下;而守城的太平军也不断地有人在抗争中死去。

由于无法弥补的人员差距;清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有一部分人攻上了城头;宇方博格们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让这些人得手;立即安排一部分力量开始增援防守出现问题的地方;希望就地围歼这些攻上城头的清军。

两军的厮杀更加的激烈;双方都是悍不畏死;为了胜利;宁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正因为互不退让;所以;一时之间;这处的战事呈现出胶着的状态。

除了这处出现险情的地方;其它地方的搏弈也仍在激烈的进行当中;而整个的战场开势;明显地正在向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照这样下去;不出1个时辰;清军必定会突破太平军的防线;最终彻底攻破安庆府的西门。

宇文博格也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心念急转;寻思对策;显然;石达开的援军不会在第一时间到达;而城内的城防军已现疲态;现在只是以极大的毅力在做最后的坚持;他手中的牌已经不多了;怎么办;必须要想出办法。

“大人;启用轰天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