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在攻打贵州擒拿孙可望的大义面前,杨潮选择了视而不见,不但不让黄元弹压,反而将黄元调到了台湾做知府。
在湄公河是总督,到了台湾只是一个知府,但是黄元依旧十分欣喜,因为知府就意味着是三品官,而那个总督没有品级,他感觉跟看押俘虏的没什么区别。
不但黄元走了,还带走了一大批西贡的管理人员,让那里处于一个管理真空,湄公河那一群兵痞等于是自生自灭,自己开拓了。
天高皇帝远,大好天地任由他们驰骋,不知道他们能玩出什么样的制度来。
杨潮没空关心一个殖民地的发展,他此时注意力在贵州呢。
郑永旺、孙长福在许多男的带领下,三十万大军直逼贵州。
贵州绝对不是一个好打的地方,天无三尺高,地无三尺平。
但是结果出乎杨潮意料。
进军非常顺利。
洪承畴手下三万绿营兵,加上李国翰带领的三万陕西边军,吴三桂的一万汉兵,孙可望的十万大西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七万人,杨潮虽然兵力有优势,可是在这种山地作战,没有三五倍的兵力实在是很难占优势。
可是结果是杨潮处处占先。
好吧,地无三尺平吧,运输困难吧,贵州老百姓主动帮忙当挑夫,用肩扛,硬是扛着三十万人的军粮随军行动,让三十万大军没有任何缺粮、缺武器的忧虑。
贵州人为何如此配合,是觉悟高吗?不是,是孙可望太不得人心了。
当年李定国打他的时候,能用四万破他二十万,不是侥幸,正是他太没有民心了。
孙可望在贵州施行的是云南一样的制度,不过搜刮更狠,这里的税赋达到了七成,虽然强力压制地主,可一成的租金还是得交的,百姓负担就达到了八成之多。
虽然贵州人少地多,可是这时代的农业生产率放在那里,一个壮劳力玩命的干活,也不过养家糊口罢了,一家人往往要齐动手,老人、妇人和小孩都要劳动,才能在孙可望的制度下不饿死,只限于不饿死,挨饿却是不必可免的。
而杨潮却打着讨伐叛逆,最让人高兴的是免税十年的口号,对杨潮来说,千里迢迢从贵州收税成本上太高,所幸免了,就像后世收农业税已经比成本还低的时候,我大天朝大笔一挥免除农业税,还给补贴一样,反正收税不划算,那收他干什么。
但是这一招对老百姓很有实惠啊,后世的老百姓免除了农业税,还得出去打工才能养家糊口,这年头可没有工打,眼睛充血一样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呢,免税了还不好,尤其是在孙科七八成的税率下,贵州百姓一下子就燃了,你奶奶,老子帮杨家军打死你个龟儿子。
于是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嗯,这个真没有。
但是挑夫党,带路党的带领下,杨潮的士兵进退自如,情报比孙可望的还准确,四处出击,偷袭、打埋伏,仿佛在自家地里一样,反倒是孙可望发觉自己处处掣肘,一出城军队就两眼一抹黑。
孙可望都这样,洪承畴带领的外地兵就更不用说了,出城几次全军覆没之后,洪承畴就严令士兵不得出城作战了,就算哪里告急也坚决不能救援,因为那可能是对方在围点打援,就这样,许多男带人一城一池的攻占,步步蚕食。
捷报就这样不断的送到杨潮手里,多则三五天,少则一天一封,今天占了这座城,明天拿下了那个据点。
用了三个月时间,步步推进,到了八月初,许多男已经包围贵阳。
很可惜杨潮无法审判孙可望了,因为据说他在破城的时候,举家在王府**,尸首倒是找到了,但是已经面目全非,导致很长时间杨潮都没法确认孙可望的生死。
而在包围贵阳之前,洪承畴早就离开了贵州,他逃回了江北继续坐镇荆襄,让李国翰跟吴三桂合兵一处退守赤水,防止杨潮从这里攻打四川,保护好主子们的奴隶制庄园。
杨潮终于打下了贵州,跟李定国的地盘练成一片,进可以出兵四川,退可以依靠长江,不用在担心腹背受敌了。
从崇年十七年(1644年)开始到今年隆武七年(1653年),一共十年时间,才终于扭转了战略上的不利,接下来就该杨潮反攻了,但是下一步打哪里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节朝鲜忽悠日本演戏
新书《大国崛起1900》求收藏。
————————————
辽东是一个方向。
九月,山东登州,上千艘大小船只云集。
消息传到了北京,满清不由紧张起来,他们派了一万八旗驻扎到了天津,也加强了山海关的兵力。
可是很奇怪,他们竟然没想过要加强辽东防御。
当然辽东那地方也没法防御,绵延千里的海岸线,又没有现成的优良港口,鬼知道杨潮会打哪里。
就算多尔衮想防备哪里,调谁回去呢?
最主要的,清廷自己都认为北京最为重要,认为杨潮的山东调集战船,肯定是为了攻打天津,然后进攻北京,或者是像郑成功上次一样,突击山海关。
赵康的骑兵从登州登船,先锋一万人,很快就坐上船横渡渤海,轻松拿下满清后方的觉华岛。
觉华岛曾经是孙承宗修筑的辽东堡垒群之一,这里与宁远城隔海相望,互为攻守,孙承宗经营宁远城之筑城与戍守,经营觉华岛之囤粮与舟师,认为御守重在宁远城,粮储则重在觉华岛。
这里过去就是作为宁远城的后勤基地存在的。
杨潮打下觉华岛的目的,其实也是宁远城。
宁远城是辽西走廊上最要的堡垒之一,袁崇焕驻守这里的时候,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屡次攻打都无功而返,始终不能过辽西而入山海,如果杨潮拿下宁远。就切断了满清跟辽东的联系。以后他们要去沈阳。就得像他们前辈一样,绕道蒙古去。
如此重要的城池,自然是重兵把守了,所以很遗憾赵康的先锋突袭之下没能拿下这里。
但是随后杨潮的站船络绎不绝的登岸,最后集结了三万人马,一千大炮,轰开了宁远,冲入了城中。然后抓紧时间修复城守,在清军援军到来之前修好了城池。
而觉华岛同样是杨潮囤积粮草的地方,这里当年修建的仓库修一修还能用。
以觉华和宁远为一道锁链,死死的卡住了辽东到辽西的通道,满清如果要去沈阳要么绕路,要么切断这一条锁链,很显然切断锁链最为便捷,于是满清不得不不断的调兵,一时间每天都有从山海关通往辽东的兵马钱粮车辆,战事陡然就紧张了起来。
但是攻打下觉华和宁远后。杨潮却没有立刻去偷袭沈阳,反而派兵去攻打了另一座岛。毛文龙当年占据的皮岛,与朝鲜咫尺之隔的皮岛。
朝鲜人立刻就紧张了起来。
不到十天就联系上了皮岛守军,痛哭流涕的表示他们终于等到天兵到来了,表示愿意反正,愿意帮助天兵讨伐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