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210部分

第210部分(2 / 2)

皇帝将被派来给朝廷送捷报的谢飞叫上大殿,亲自在大殿上,在文武百官跟前询问他,询问扬州大战的经过。

谢飞对答如流眉飞色舞,让带刀护卫皇帝身侧的余继业羡慕不已,虽然他得到皇帝赏识,算是飞黄腾达了,可是作为一个武艺不俗的武将,不能亲身杀敌到底是一件憾事。

谢飞答的很痛快,也感到一种深深的自豪,这就是杨潮给他的奖赏,让他亲自送捷报给皇帝,只是他被拉倒朝堂上当堂对答,是杨潮没想到的。

不过这也是谢飞应得的,这次作战他立功不小,打开城门、打开总督府角门等,他都应该记一个首功,杨潮也在奏疏中着重强调了谢飞的功绩。

当听到杨潮活刮胡尚友震慑诸军时,皇帝不由感到一阵森寒,当听到鞑子红衣大炮轰击一日夜,扬州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时,小皇帝也不由得忧心。当听到鞑子用红衣大炮轰击,最终攻进城后,小皇帝感到揪心。听到城内大乱,杨潮选择撤退时,小皇帝也叹息。

听到史可法大义凛然以保护百姓从容就擒时,小皇帝和文臣都默然。听到杨潮一千多哀兵遇到一万援兵,大家争论要不要反攻之时,皇帝心想的竟然是应该退守。当听到杨潮决意进攻时,小皇帝感觉到一种悲壮。

对了那时候杨大人还写了一首诗,也让末将带回来了,说是要送给一个姑娘。

说道这时候,谢飞突然插了一句话。

众人听得紧张兮兮,突然岔开了一下,顿时感觉到轻松了不少,毕竟谢飞的诉说让他们感觉到身临其境一般。一直揪着一颗心,竟然真的感到了重重压力。

但这一岔开,突然他们就放松下来,心中暗暗好笑,反正杨潮已经赢了吗,自己那么紧张干什么。

随即就有文臣用轻松的口气询问,杨潮到底做了什么诗。

谢飞表示自己没敢拆开看。

但是此时大家还都有心思听听杨潮这首诗是什么佳作。

最后是首辅马士英拍板:“小谢将军无须忌讳。既然是送给姑娘的,定然是会传出来的。大可打开一看,忠义伯和那位姑娘都绝对不会怪罪的,就让老夫等先睹为快吧。”

本想着听一听诗词,然后大家就没有什么紧张情绪了,谁想听到这首诗后,他们不但没有摆脱战场的那股情绪,反而更觉得那种那股肃杀顿时充满了朝堂,气氛再次严酷起来。

就在这股肃杀中,皇帝和朝臣听完了谢飞的故事。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潮的反击果然牵动他们的心,可是扬州城被屠城的惨状,更是让他们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怖,作为儒家仁义道德培养出来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实在是很难接受这种灭绝式的杀戮,那种不留活口,不留种子的做法。让他们深深地感到恐惧。

人不但没了,连后都没了,那文章自然也没了!

谢飞心满意足的走出了皇宫,小皇帝赏赐了他好多东西,绸缎十匹,银五十两。金牌一面,加锦衣卫指挥使衔,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

谢飞还没有成亲,虽然登门说亲的人排着队,但是他眼界高,庸脂俗粉他看不上。

谢飞本就是富家子弟,不然也没有条件从小练武。练武比学文更费金钱。

可是十三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父亲的小妾突然卷着家里的财物跟人跑了。

很快家里就拮据下来,母亲不得不靠给人做针黹为生。

练武这种事自然只能放弃了,三年后,杨潮招兵,不想母亲辛苦的谢飞就参军了。

之后跟着杨潮,打了好几仗,升官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赚了几百两的赏钱。

乡里一看谢家又有发达的迹象,因此邻近村堡的媒婆开始登门。

但是谢飞却看不上那些军户家的粗丫头,而他毕竟是一个军户,又当了兵,真正的大户人家又看不上他,所以就一直拖了下去。

母亲十分着急,多次表示,如果谢飞不愿意娶妻,先纳妾也行,可是谢飞一听到妾这个字就犯冲,一直孝顺的他竟然顶撞母亲。

现在突然他得到一个荫子的赏赐,突然间谢飞想成亲了,想娶妻了,想要个儿子了。

一直傻傻想着的谢飞不知不觉到了眉楼前。

然后很快见到了久闻其名的顾湄。

见到顾湄后,谢飞愣神了片刻,一瞬间他有一个念头,娶媳妇就得娶这样漂亮的女人,但只是稍微一动,随即就否定了,这女子是青楼女子,他谢飞可不能要。

送完信后,谢飞就离开了眉楼,回家看母亲去了,杨潮让他回来送信,同时给他放假,他可以在家待上三天时间。

谢飞离开眉楼后,当夜眉楼就热闹了起来。

李香君、董小宛、陈圆圆等,凡是跟顾湄交好的名妓都纷纷上门。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看一看杨潮给顾湄写的那首诗。

此时几乎整个南京城的风流人物都知道杨潮给顾湄写了一首诗,因为想不知道都难,这首诗在朝堂上念诵,有那个给青楼女子写的诗,可以在皇帝议事的朝堂上宣读的,因此这首诗立刻就名动南京。

虽然多数人已经听说了诗的内容,觉得大气磅礴,不愧是出自大将军之手,但是她们还是想要亲眼看一看,看看这首杨潮写在沙场之上的诗。

顾湄丝毫没有藏私,大大方方的将纸抄拿了出来。

众人当即传看。

第一是字。

草草几笔,算不上工整,但是久经沙场那种锋锐尽显无疑,不是真正有杀气的人,是写不出这种字的。

最后传到了李香君手里,虽然已经知道了内容,但是看到杨潮亲笔所写的沾染了沙场烽烟的诗句后,她还是忍不住轻轻念诵出来。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第三百六十三节风波起

好诗。

李香君读着读着,眼看仿佛出现了一个横刀立马的将军,骑着雪白的战马,披着血红的大氅,秋风烈烈,氅衣飘扬。

将军眼前是烽烟尚未消散的城池,城池上是一个个凶神恶煞的蛮夷。

将军身后是一众威武不屈的战将,众志成城气能摧山。

就在将军正要与部将冲杀之际,突然诗兴大发,换过随从,取出纸笔,随风洋洋洒洒,几笔立就!

之后将军一摧战马就杀了上去。

虽然场景不对,但是那种情绪很对。

很显然剽窃,这又是剽窃。

但是当时杨潮真的觉得陈大将军写的这首诗很能彰显他的心情,他当时正决定要杀回扬州,但是面对敌我悬殊的劣势,杨潮心里却不无一股悲意,面对几十万人,又有坚城凭借的敌人,带着一万人要打过去,实在是让人乐观不起来,但是不打又不行。

杨潮其实当时是有战死的准备的,或许是一股热血上涌,或者是内心的自责,或许是其他什么东西,哪怕是一股男儿血性使然,但是他确实决定反攻了,后来他自己想想,都一直不敢肯定那个决定是不是正确,毕竟让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