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82部分

第182部分(1 / 2)

>

所以杨潮还是希望能够正式一点,至于什么不吉利。或者被人弹劾,杨潮根本不在乎,杨潮不信命,被人弹劾就更不怕了,手握重兵不是权臣也是权臣了,此时谁敢弹劾杨潮。

但董小宛听傻了,什么意思,八抬大轿!

她曾经向往过,但是自从为了给母亲治病,自愿卖身青楼后,她就已经没有这个奢望了,平常百姓家都不可能八抬大轿迎娶她,更何况杨家这样的公侯门第了。

但是她听出了杨潮的好意:“伯爷有心了,贱妾受不起!”

杨潮摆摆手:“受得起,怎么受不起!男女因情而合,自当相互敬重,你在我家不须拘礼!”

董小宛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娇羞的说道:“伯爷,夜深了,该歇息了。”

杨潮笑了笑:“你休息吧,我去客房。明日你还是先搬回家中,等我用大轿去接你,短则旬月,多则半年,你可能等。”

董小宛不由失落,杨潮竟不愿跟她同房,但是听到杨潮给的承诺,却又欣喜不已,第一次听到杨潮明确的承诺,不忘他煞费苦心嫁入杨家。

倔强的点点头,她选择相信杨潮。

杨潮说了句早点歇息,然后就出门,顺带给她关上了房门。

老实说杨潮也是强忍,说白了那么个娇滴滴的大美女任君采摘,换成任何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大概都会不敢不顾了,但是杨潮不是一个雏儿,他这可是第一次,捎带洁癖的他觉得,还是得找一个完璧,所以也是强忍,夜里不由得春去春来在梦中了。

第二日董小宛就搬出了杨家,住回了金钗楼隔壁的董家河房,这件事顿时惹起了青楼圈中很大的反响,很多人冷嘲热讽,说董小宛被杨家赶了出来云云。

本该是竞争对手的李香君反而替董小宛感到惋惜,甚至亲自去了董家看望了一番。

她甚至觉得有种兔死狐悲的凄凉,她也有意杨潮,可是杨潮似乎真是李大娘说的,一个没有心的人,她已经请了杨潮几次,都推脱没空,说有空就会拜见,她打定见杨潮最后一面,然后就死心的主意,却连这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她比董小宛还要可怜。

在母亲发飙前,杨潮偷偷溜出家里,带着亲兵护卫直奔军营。

自从回到南京,把练兵一事交给老金后,杨潮就一头扎进了朝堂中争权夺利,甚至没有在回过军营。

一进大营,士兵们见到杨潮,顿时激动起来,尤其是正在训练的新兵,一个个带着嫉妒崇拜的热切,高喊着杨大人,甚至有些失控,都想靠近杨潮一些。

此时军中对杨潮的崇拜,已经到了一种狂热的程度,在海州六百破一万,那不算什么,相比京城救太子,千里护驾,并且将太子保上帝位,官兵们更看重后者,这才是大功。

而且过程实在是太传奇了,这些士兵绝大多数又都参与其中,感觉自己跟着杨大人做了一件值得夸耀一生的大事,但是之后杨潮却离开了军营,这次回来,才引起一种感情的骚动。

杨潮心里也很触动,一个人被他人膜拜,那种感觉不是能想象出来的,尤其是千万人膜拜的时候,更是容易让人冲昏头脑,所以很多开国之君到了后期,往往做出一些昏聩的事情,就是因为这种膜拜让他们自己都感觉自己接近于神灵了。

好在杨潮还没到那种举国膜拜的程度,所以他冷静了下来,立刻就感觉到一股危机感。

“我竟然离开我的军队如此之久,让我的士兵都对我感到陌生。”

不陌生哪有距离感,没有距离感,如何产生这种膜拜,人不会膜拜人,只会膜拜神!

杨潮一直都知道自己权利的基石是手里的军队,可是明知道如此,却依旧跑去朝堂争名逐利,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自己不是文官,朝堂上能争到什么东西,军营才是根本啊。

想通了这点,杨潮不由有些冷汗下来。

当即在激动的士兵中宣布,从现在开始,他会一直留在军中,鼓励士兵好好训练。

威望就是一种可以几句话就让人听从,让人气势高涨的东西。

士兵们受到鼓舞,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训练,将来跟杨大人杀贼。

之后杨潮就给皇帝上了告病的折子,表示难以上朝,专心留在了军中。

军队发展正常,杨潮在临清扩充到了五万人,回到南京又将两万滞留的民夫招入军中,已经有七万兵力了,接着又奏请开团练,得到十万兵额,此时已经招满。

新兵全都教给老金训练。

剩下的老兵也就只有许多男一个千总部,以及赵康带领的五百亲兵。

新兵在训练,老兵也在训练,一个个都在大校场中练习骑马呢。

杨潮这次下了死命令,一个月之内如果亲兵不能学会骑马,立刻开革出去,降为普通士兵。

杨潮的亲兵要求极其严格,第一要上过阵见过血,第二要身体素质绝佳能批双层铠甲,第三就是要会骑马。

同时他们的饷银也尤为丰厚,其他部队,兵分四等,列兵和一二三等兵,最强的一等兵一个月也不过二两银子,可是杨潮的亲兵,每一个直接三两银子,相当于普通的队正了,军官饷银也相应提高一级,这就是精锐的待遇。

更重要的是亲兵总是能跟随杨潮左右,有大把的立功机会。

所以亲兵没有愿意离开的,因此这次命令下达后,这些人骑马的愿望十分强烈,每天不断的练习,此时大多数人都已经可以坐在马上奔跑了,但是在马上开弓、舞刀的还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我也要练习骑马啊!”

看到老兵们练习骑马的热情,杨潮心中暗想,自己前段时间确实是放松了,骑马遇到困难后,竟然暂时放弃了,或许正是因为自己这个将军放弃,才助长了其他士兵的松懈吧。

“不会骑马,将来如何北上逐鹿中原!”

杨潮心中始终抱着一个计划,不愿割据江南,稳定江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要一统天下的。

作为将军不会骑马,在江南河渠纵横的水田间或许没有问题,但是到了山东、河南这样的平原开阔地带,甚至将来可能打到辽东,打到蒙古大草原上,却必须学会骑马作战。

于是回到军营第二天后,杨潮也开始跟着老兵们一起练习骑马。(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节脱衣服

一个月时间,杨潮每天高强度的练习骑马,双腿的皮磨薄了,发红了,磨破了,结痂了,生心皮了,又磨薄了,发红了,磨破了,又结痂了……

如此循环往复,终于能安稳的坐在马上,不在感觉的脚下虚浮,能够策马奔腾,不在感到慌张,虽然还是做不到在马上拉弓射箭,但是挥刀已经不成问题。

作为一个十万人的统领,这就足够了。

军营中的发展也一直很顺畅。

有经验的练兵官操练下,新兵进步很快。

新江口此时不单单是一个兵营,而且还是一个生产基地。

杨潮从北方带回来五十多万难民,除了招募了五万士兵,最后还从中招到了一万工匠,其中铁匠就有两千人。

这些工匠加上五万士兵的家属,有十五万人都被杨潮带回南京安置,剩下的淮安和扬州这样的大城市一家分了十多万安置。

带回南京的这批难民是个麻烦,统统放在新江口容纳不下,放到其他地方也是大问题,难民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题,一个世界性难题。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