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85部分

第85部分(2 / 2)

两人住也不是,不住也不是,因此非常别扭,只能躲在房间中整天都不出来。

她们也跟杨潮商量过,希望让她们离开,杨潮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书生哄闹已经过了,于是答应两人住到卞家去。

杨月则迷上了陈圆圆和董小宛的风度,整天跟她们粘糊在一起,走路、说话都有意无意的模仿。

慢慢倒真有一点大户小姐的风度了。

这两人的走,让她非常失落。(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八节办人

不得不佩服董小宛的本事,临走之前她硬是让倔强的母亲改变了态度。

不知道她做了什么,反正让赵母满心欢喜,觉得让儿子纳她为妾也没问题。

还跟杨潮说过这事,杨潮婉拒了,竟觉得自己还有些娇羞。

临走时候,在董小宛的劝说下,父母竟然也和好了。

当然父亲绝口不提纳妾的事情,母亲才放过他一马。

临走时候吃了顿散伙饭,董小宛烧的一手好菜,让人赞不绝口。

之后陈圆圆直接去了卞家姐妹哪里,董小宛则要先回一趟杭州,让母亲还颇为舍不得。

董小宛的母亲一直患病,时好时坏,经常需要服用一些名贵的药材保命,不但让原本殷实的家变得破败,董小宛更是不得不卖身青楼给母亲治病。

杨潮则继续出去应酬,不是杨潮喜欢这些应酬,有些能不去的,他也去了,因为家里待不住。

因为父母回来后,一大帮子亲戚天天上门。

尤其以孝陵卫母亲娘家的亲戚为多。

舅舅来了好几次。

一般是跟父母客气的说会话后,就开始唠叨,抱怨自家儿子只是一个队正,可是王璞和吕正都是旗总,隐隐抱怨外甥有些胳膊肘往外拐,不提拔自己人。

赵康则一个劲的表示他要靠自己的本事立功受赏,要他爹不要说太多,弄到最后父子两字杨家差点吵起来。

舅舅之后,是其他亲戚家,都是八竿子打不着,平时根本就没有多少来往的。

最多的,则是一开始因为吃不得苦。被杨潮赶走的那些孝陵卫士兵的家属,他们一开始见儿子被赶回来,一询问发现是军中太苦。倒也不在意,结果看到赵康等留下的人都当了队正。王璞、吕末更是当了旗总后,就不由得有些懊悔。

直言自己儿子在的话,现在也是队正、旗总了,所以这次来是想再将儿子塞进军中。

对于这点,杨潮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孝陵卫的军户生活条件比其他卫所好太多了,因此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差了太多,同样的训练,后来水军卫的士兵甚至训练更辛苦。可就没有一个因为吃不了苦而走的,孝陵卫可是有好几个是因为一两天被罚没饭吃,就受不了离开的。

因此杨潮后来不再去孝陵卫招兵,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娘家亲戚,杨家的本家亲戚倒也有来的。

杨家本家单调,最近的亲戚也隔了三代人了,比如跟父亲一个个爷爷,跟杨潮一个太爷爷的兄弟,这些是因为杨潮当官了,想着来走动一下。倒也没有让子弟进入军队的打算,因为杨家的本家大都跟杨潮家一样,也是铁匠。作为铁匠生活不比孝陵卫的差,而且有手艺在身,不愿意放下去当兵。

除了亲戚,还有一些军官下属经常来送礼。

陈宽时不时派儿子送来了一大吊子猪肉,杨潮勉力了一番,对这个五大三粗,一脸憨厚的猪倌儿子陈九斤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陈宽的猪场搬出了军营,但是在莫愁湖老家起了新宅子,盖了十好几间猪圈。继续养猪杀猪。

他儿子陈九斤现在是杨潮的亲兵,除了日常训练外。经常是跟杨潮一起到处走动的,杨潮回家的时候。有时候也放他回家去,结果他回来后就带上一大吊子猪肉,警告了好几次也没办法,陈九斤憨厚的表示,他不送来他爹就揍他。

李富也派儿子李丰来给杨潮送菜,跟李富商量过蔬菜大棚的事情后,李富是一百个不放心,因为没人这么干过,因此他很忐忑,不过时间还早,真正要建大棚是秋后了。

另外竟然还有一些同僚也来巴结,杨潮现在顶替了过去的中部千总贾世禄,成了新任中部千总,下辖左右两个把总司,左司目前杨潮直属,暂且没有任命新的把总,右司把总过去是自己的同僚,现在则成了自己的下属。

因此右司把总黄冲前来巴结很正常,可是左右部两个平级千总也来巴结杨潮,就有些怪异了。

同样是千总,同样隶属新江口大营,都归水营副将余承武麾下,犯不着谁巴结谁,可是他们就是都来给杨潮送礼,还以下官自居,因为杨潮的署职比他们高,他们两人都是卫指挥佥事,而杨潮则是卫指挥同知,他们是从三品,杨潮是正三品高了半级。

但是就跟文官看武官官职不值钱一样,武官看署职也不值钱,一般都看的是军职实职,大家都是千总其实无分高下,几人来巴结,无非是觉得杨潮前途无量,不会在千总这个位子上坐久,迟早会爬到他们头上去。

当然对于这种巴结,杨潮也乐得承受,将来都要在水营共事,多个朋友多条路。

因为这些麻烦事,杨潮才要么住军营,回家的时候也借口应酬,早早就离家,主要是不想跟求情的亲戚打照面。

可还是被堵住了,这天一大早突然有几个人跪在杨潮家门前,把杨潮堵在了门口。

杨潮稍微愣了下,立刻就想到这几人的身份:“张添寿、武艺、孙永!你们跪这儿干啥?”

杨潮不由疑惑,这三人去年跟自己一起状告许仲孝的人,张添寿为此还收了杨潮不少银子,他们跪在这里干什么,杨潮实在猜不到。

“大人救命啊!”

张添寿纳头便拜,另外两人跟着拜。

“怎么回事?起来说话!”

杨潮喝道。

三人却不敢起来,一个劲的磕头:“许百户回来了啊,还当了千户,小人们死定了。”

杨潮一愣,许仲孝回来了,还升官了,立刻对三人一番细细询问。

这才明白。许仲孝年前就回来了,而且升为了南京镇抚司实职千户,专司刑狱。

要知道南镇抚司只下设了五个千户所。许仲孝能占其中一个位置,可谓是位高权重了。

杨潮也不由皱眉。本以为许仲孝是怕自己躲到了北京去,现在看来没那么简单,他是去北京活动了,不知道走了谁的门路,竟然升了一级,看来这个恶霸还是一个麻烦。

张添寿三人来找杨潮,就是因为害怕了,许仲孝一回来。立刻收了武艺家的药铺,收了孙永家的铺子,张添寿家的产业,三人中张添寿做过龟公最有心机,立刻找上其他二人来求助。

那些产业本就是杨潮当时威逼许仲孝交出来的,虽说本来就是这三人的家产,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收回的打算,只求杨潮能保他们一命。

这三人是因为当初跟自己一起做事,虽然张添寿收了钱,但毕竟是杨潮把他们陷入险地的。因此不能不管。

杨潮想了想,让张添寿去金钗楼找康悔,留在金钗楼做事。至于孙永家过去是做绢花生意的,他倒是很会赏花,也让他去了金钗楼,让武艺去军营,武艺是郎中,军中招一个军医也不错。

打发了这三人后,杨潮立刻就赶去了锦衣卫镇抚使冯可宗家。

冯家果然豪奢,家具一水的都是红木家具。

杨潮家里也换了新家具,金钗楼的家具都搬回去了。但是也只有父母房间里有几样红木的,厢房里不过都是榉木而已。

可是冯可宗家里。从里到外都是红木,窗棂都是紫檀的。

冯可宗此时在家。他是锦衣卫镇抚使,在南京需要巴结的人已经不多了。

“冯大人果然是意气风发啊。”

升官后,冯可宗浑身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冯可宗笑道:“杨大人还不是一样。”

接着就把杨潮迎进家门,在大厅中张罗,让侍女上茶,让下人准备酒饭,要跟杨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