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军后勤系统效率的低下可以说让人膛目结舌,因为俄军只要一离开国境,粮食补给立刻就会发生危机。部队的装器装备也已经不能简单的用“低劣”这个词来形容:三分之一以上的俄军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士兵们冲锋时是把刺刀绑在木棒上当成步枪用。即使幸运的有武器的部队使用的也都是多少年前的各式各样的老古董,它们当中包括从奥匈帝**队当中夺来的武器装备,从中国边境走私进来的旧式步枪,甚至还有从墨西哥和日本弄来的装备(就是这些破烂还得差不多三四个人一起合用一个人的装备)。对于这些杂七杂八的旧货,要建立任何有效的补给和分配系统都是不可能的费尽力气发给部队的弹药和他们的枪根本不适用。在战斗中损失的火炮无法有效的补充,开战仅几个月的时间,俄军各个炮兵中队所配备的火炮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五,部队的指挥官为了节省弹药“用在最关键的战斗上”甚至于下令每一门火炮每天发射的炮弹不许超过三发!
除了装备和后勤的问题,俄军官兵的素质也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昔日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已经堕落得跟打家劫舍的土匪相差无几。指挥官的素质更是和士兵们手中的装备一样低劣,俄**官们几乎是在三个人合用一个脑子。在好多的军团里,作战参谋们的手中居然没有地图,只有罗盘。在前线访问的一位英国记者曾经惊讶的了解到了这样一个情况:这些手拿罗盘做参谋的“精英”里,有一位竟然只是个。巧克力糖厂的小职员!他之所以能够做参谋,是因为他会画漫画,而在俄国将军们的眼里,会画漫画就应该看得懂地图!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竟然在俄罗斯帝国的感召下,聚在了一起,凑合着给前线作战的军团做参谋!
尽管这样,这些参谋们还是“尽职尽责。地策发过多次针对德军的进攻,但所有的进攻都毫无例外的遭到了极为可怕的下场。数万的俄军冲向德军的阵地,很快就会消失得毫无踪影。这种情况简直让沙皇感到难以置信。
今晚居然遇到了纵火事件,总算来电了,要不然,后果不堪设
(九百九十九)打通达达尼尔的计划
漆管从开战到现在时间讨尖得并不算长小但夭论是从人登万以装备及物资方面,俄国都遭受了巨夫的损失,却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沙皇已经有些感觉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俄罗斯帝国迟早愕走向崩溃。
“我们还在想办法同中国方面交涉,我认为这次发生在太平洋上的不愉快的事件得到和平解决之后,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说道,“对于能够赚钱的生意,中国人向来是不会拒绝的。”
“可即使中国方面同意向我们提供武器,我们也将付出夫量的金钱去购买这些武器。”俄军总司令,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大公说道,“我们应该设法从我们的盟国英国和法国那里得到援助。”
由于无法从控制西伯利亚铁路东端的中国得到武器方面的补充,各条战线上的俄军的处境都很艰难,虽然其它的物资还可以从中国购买。但相关的花费却是巨大的,也是俄国窘迫的财政所无法长期承受的。
“是的,我们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我们需要盟友的支持。”财政大臣也说道,“如果英国和法国能够提供援助,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可以的到有效的解决。”
“不错”外交大臣说道,“我们在东线的进攻极大的缓解了英国和法国所面临的压力,现在,是我们索取回报的时候了。”
“我丝毫不怀疑我们的盟国是会同意的,但问题是这些我们急需的援助应该通过哪里运进来。”沙皇面色阴郁的看着众位大臣说道。
听了沙皇的话,众位大臣一时间都没有作声。
沙皇没有看他的大臣们,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巨幅地图上。
看着堵在黑海边上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版图,沙皇的心里隐隐生出了一丝悔意。
其实在大战爆发的几年前,在“协约国”集团正式成立之后,土耳其也一度积极想要加入进来,但出于和土耳其世代的冤仇,俄国不愿意同这个老冤家“化干戈为玉帛”坚决拒绝土耳其加入协约国,结果使土耳其人感到愤怒异常,“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由于德国对土耳其拉拢力度的加大,使得土耳其逐渐投向了德国的怀抱。
其实土耳其最终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责任并不全在英国人和邱吉尔大臣身上,俄国人自己的“推波助澜”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如今,俄国不得不痛苦地咽下因为自己当年的“短视”结成的这枚巨大的苦果。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扼守着黑海门户博斯普鲁斯海峡,退一步讲,如果当年沙皇的目光能够长远一点(以沙皇以前的种种表现来看,这个要求对他来说显得有点过分了),果断的同土耳其握手言和,促使土耳其加入协约国一方,那么在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援助物资就可以通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源源不断的进入黑海,对俄国来说,其战略环境势必将大大改善。
其实尽管德国的外交部门为土耳其参加德国方面作战作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得土耳其方面对德国人的好感剧增,但土耳其并没有想要就此加入同盟国集团,毕竟英国和法国在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曾经帮过土耳其的大忙,土耳其的苏丹政府其实对要不要倒向德国还有一丝犹豫。但因为身为协约国的俄国“坚定”地要做土耳其的敌人,使土耳其人感到除了德国,再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了。
而英国人扣了“七炮塔神殿”和德国人随后送来的“戈本”号战列巡洋舰以及从“中国帐户”上汇来的一亿帝国马克帮助苏丹和他的帕夏们最终下定了决心。
如今“同盟国”争取到了土耳其的加入小实际上就切断了俄国在南线和英法盟国的所有联系通道(使俄国陷入孤立是德国方面实现“施利芬计虫”的极为重要的一步)。而中英“太平洋危机”的爆发也差一点使俄国的最后一条对外联系通道西伯利亚铁路被切断。现在“太平洋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中国没有关闭同俄国的边境贸易,使俄国万幸没有被孤立在了“世界岛”上,但中国人的“善心”并不是白发的。为了保住俄国目前这条“生命线”沙皇很可能要为此付出一个亲生女儿以及相应的“陪嫁”的巨大代价。
对在字典里一向没有“后悔”这个词的沙皇来说,他和手下的大臣们其实是很有必要“检讨”一下俄国历代沙皇对土耳其的政策的。
“我已经给英国的基钦纳勋爵写了信,请求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帮助。”尼古拉大公对沙皇说道,“我在信中要求我们的盟国发动一次针对土耳其军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实现对土耳其人的必要牵制,无论是在海路还都可以。”
“这些还不够”沙皇紧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以我的名义给基钦纳勋爵,占尔阁下发电求他们考虑和我们一道打冯十耳典叹”领君士坦丁堡的可能性。
听了沙皇的话。尼古拉大公先是吃了一惊,随后点头表示同意。
“如果我们能够在英国和法国的帮助下占领着士坦丁堡,我们就等于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沙皇说道,“我们也就不用再去同中国人费力的讨价还价了。
尼古拉大公明白了沙皇的意思,有些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在中英太平洋危机结束后不久,英国海军大臣邸吉尔就提出来了攻占达达尼尔海峡。打通黑海通道的战略设想,但由基钦纳勋爵主持的英国陆军部却根本无意考虑这样一个计划。
战略眼光独到的邱吉尔深刻理解夺取达达尼尔海峡的好处,并建议俄军从黑海向土耳其人发动进攻,俄国人对此感到高兴,因为这将大大的改善俄国的战略环境,但这个计划同俄国蓄谋已久的想要独占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意图有一定的矛盾,所以沙皇和他的大臣们还是对“是协约**队而不是俄罗斯帝**队占领君士坦丁堡”这种情况的出现感到“痛苦
而俄国人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其实也存在于他们可敬的盟友心里。
“我们尽量保证和我们的盟友一起行动”尼古拉大公说道,“不过,我们应该做好进军君士坦丁堡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