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2 / 2)

那些新兵们可能不知道。他们很快就会见到。更加惨烈地景象。

哥萨克骑兵们渐渐地逼近了。

“重机枪。开火!”一位负责指挥地中**官扬起了手中闪亮地军刀。大声喝道。“轻机枪。开火!步枪!开火!”

随着一声声地号令。只听“嗵嗵嗵!”地声音成片响起。中**队地马克沁重机枪发出了怒吼。枪口喷吐出长长地火舌。将子弹快速地倾泻到了潮水般涌来地哥萨克骑兵当中!

一瞬间。中**队地阵地上。每隔不远。就有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在向敌人发射着致命地弹雨!

与缺少机枪装备的俄军不同,中**队远在北京的那位最高统帅尽他最大的可能,在部队里装备了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由于马克沁重机枪的价值不菲,军务部长的要求虽然得到了不折不扣地执行,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结束之后,在中国国内和世界各国地军队里,再也听不到类似的声音了。

一位在中**队当中地德**事观察员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这么写道:“……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地马克沁重机枪在同一时刻开火,当然还有众多的作为辅助火力地麦德森式机枪。在前些天的战斗中,只有极少的俄国士兵突入到了我们的阵地前,因此这些机枪那时并没有全部发挥作用。中**队头一次在一条战线上集中了如此多的机枪,……对可怜的俄国士兵来说,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中**队的一个重步兵连就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普通的步兵连则拥有2~麦德森式轻机枪,三个普通的步兵连和一个重步兵连组成一个标准的步兵营,……一个师的中**队在防守的时候,拥有马克沁重机枪和60麦德森式轻机枪,而俄军东西伯利亚步兵旅只有一个实验性质的步兵机枪连,装备了8马克沁重机枪!这样的两支军队在交战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不用想都可以知道。……诚然,我们是在中国和俄国的这场空前惨烈而可怕的战争中才意识到了机枪的巨大作用。……正是在满洲里发生的这场对俄**队的大屠杀决定了未来发生的战争模式。

……”

在马克沁重机枪开火的同时,早就准备完毕的麦德森式轻机枪也跟着开火,在

的声声命令呼喝当中,中国步兵们用手中的步枪跟着来的哥萨克骑兵们猛烈开火。

密密的枪林,射出的是无边的弹雨,机枪喷吐着烈焰,夹着绵密的枪声,子弹划破长空,仿佛死神的弯镰在天上飞舞,发出凄厉的尖啸,钻入血肉之躯当中,夺去人的魂魄,凶悍无比的哥萨克骑兵们这时连中**队的影子都看不到,组成的冲击狂潮就被弹雨激射得波分浪裂,人仰马翻,濒死者发出短促而凄厉的惨叫,迅速被根本止不住冲锋阵势的己方铁骑踩得稀烂,变成了大地上的血水和肉泥的混合物。

蔡锷似乎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有些呆了,差一点就停止了手中的射击。

因为他现在似乎有些不能确定,刚刚被击倒的那个哥萨克骑兵是不是自己开枪打中的。

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就在身边不断的向敌人射击,机枪手把手里的马克沁重机枪打得向刮风一样,在旁边的蔡锷甚至能清楚地感觉到子弹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动能,而另一边的副射手此时正忙不迭地将子弹带押进马克沁重机枪的受弹口,几乎来不及履行他作为副射手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向正射手指示射击目标和方向。

其实也不用他指示射击目标和方向了,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机枪手们哪怕是闭着眼睛打,都能扫到一大片敌人。

在马克沁重机枪的间隙中,是众多的步枪和麦德森式轻机枪在射击,相比于重机枪射手们有些手忙脚乱的射击,轻机枪手们的射击则显得更为从容和镇定,他们轻松地操纵着自己手中机枪射出的火流,给予敌人以最大面积的打击。

哥萨克骑兵们组成的奔涌向前的洪流,在这一时刻,遭到了致命的阻挡。

“嗵嗵!嗵嗵嗵!……”机枪手们在进行着长短点射结合,马克沁重机枪咆哮着,冷却水箱开始逐渐升腾起雾气来,重机枪的射速性能在这一时刻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不停地收割着敌人的性命。

不光是机枪,中**队步兵的排枪火力也相当猛烈,在流火飞星般的弹雨中,山崩海啸般涌来的俄国哥萨克骑兵,在这样的打击下,几乎没有任何活下来的机会,纷纷倒在距离中**队阵地很近的地方。

就在中**队阵地几百米的前方,现在成了血与火的地狱。

就是这几百米的距离,成了勇悍的哥萨克骑兵们不可逾越的死亡阻隔,在这样的火力覆盖区域里,没有防护的任何生命体都会被迅速地抹杀!

在远处的山岗上通过望远镜望着这骇人的一幕的瓦西里罗西洛夫少将现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群又一群的哥萨克骑兵倒在了从中**队的阵地射出的火海和弹流中,尽管中**队防守的一些火力较弱的地段已经被哥萨克骑兵突入,但是在二线阵地的中国士兵很快就投入了战斗,用轻机枪和密集的排枪把那些好不容易冲进阵地的哥萨克们一一射倒。

看着这令人恐怖的一幕,勃罗西洛夫少将的心里开始阵阵的发冷。

为了攻克这个中**队集中防守的重要地段,得到了增援的西伯利亚第三军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进攻作战,而且投入的是刚刚从国内调来的三个精锐的哥萨克骑兵旅,甚至还有沙皇的禁卫军胸甲骑兵团!

今天的进攻,是他和手下众多能干的参谋军官根据连日来的战斗获得的经验以及骑兵战术的特点共同制定的,为了保证进攻能够成功,他尽最大的努力让步兵和炮兵予以了配合,从今天的战斗情况来看,同以往的战斗比较,今天炮兵和步兵对哥萨克骑兵的配合堪称完美(支援的步兵已经在骑兵的掩护下冲到了中**队的近前,但勃罗西洛夫知道,他们的下场比哥萨克骑兵不会好多少),但为什么战斗的结果会是这样?!

毫无问,今天的战斗已经在说明一个问题了:骑兵,曾经骄傲不可一世的哥萨克骑兵在由速射火炮、机枪和步枪组成的防御体系面前,已经过时了!骑兵无法承受着大纵深多梯次的步兵攻击,即使凭借着速度的优势,骑兵能够冲进敌方的阵地,也无法面对敌方步兵预备队的反攻!骑兵,再也无法在强大的步兵火力和坚固的阵地前实施有效的突击了,那样做的话,几乎等于是自寻死路!

(六百八十三)从“铁路巡洋舰”到“铁路战列舰”

在,连骁勇的哥萨克骑兵都无法攻入中**队的阵:些衣衫褴褛的只经过很少几天训练就被驱赶上了战场的农民组成的步兵了。

勃罗西洛夫下意识的看了看表,时间仅仅过去了半个小时,哥萨克骑兵们现在几乎都已经倒在了中**队的枪口下,以及炮兵榴霰弹的密集攒射中。

在这场可怕的大屠杀中,中国炮兵的表现也极为出色,他们不但很快的摆脱了俄军野炮连的炮火牵制,而且将大口径榴霰弹准确的打在了距自己步兵阵地前一百米左右的位置上,如果事先没有精确的测量的精准的炮术,是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而中国炮兵射出的在俄军头顶上爆炸的大口径榴弹给哥萨克骑兵们造成的伤害,并不比那些马克沁重机枪小。

那些可怕的榴霰弹都装有定时引信,可以飞到暴露的敌人头顶上爆炸,把无数细小的钢珠射下来,就象一支飞行着的霰弹枪在空中朝下扣响一样,播撒下致人死命的弹雨。

在这样的攻击下,几乎没有人可以幸免。

现在,中国炮兵射出的榴霰弹,正肆无忌惮的在俄国步兵的头顶上方爆炸。

成片成片的俄军步兵,被击倒在中**队的阵地前,一具具被打成蜂窝一样的尸体层层叠叠挤在了一起,后面接着冲上来俄军步兵们为了躲避中**队机枪射来地弹雨和致命的榴霰弹的爆炸,甚至于用这些尸体垒成了防御的掩体!

俄国步兵们现在就是想后退,也已经来不及了。

看着俄国步兵们在纷飞的弹雨当中仍然镇定自若的坚持战斗,用他们那没有多少子弹的步枪去躲在同伴的尸丛中向敌人射击,勃罗西洛夫长叹一声,闭上了眼睛,不忍心再看下去。

俄国农民地坚强和忍耐是出了名地。他们可以承受残酷地封建制度地剥削和压迫(相对于中国地已经成为了历史地满清王朝地封建殖民统治而言。沙皇俄国地**统治要更加残酷和暴虐);而俄国士兵地勇敢顽强也是出了名地。他们现在地表现。几乎可以说达到了无视死亡地程度!

可能是发觉了俄军已经投入了全部地攻击力量。中国炮兵地火力似乎得到了加强。远处隐蔽地中国炮兵阵地上。突然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地大炮地轰鸣声。整齐而连绵地炸点在俄军地攻击队列后部炸了开来。巨大地气浪把密集地俄国步兵成片成片地掀飞。弹片呼啸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