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2 / 2)

听了他的话,孙纲暗暗心惊,立刻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得的什么病?有没有意外情况?”

“孙老参政是前天故去的,应该是我们还在南方的时候,孙老参政身体不适,已经向李执政交卸了所有的差事,安心在家就医调理,后来还是不行,就转到了西医院,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下来了一些,但后来又有所恶化,终告不治。”军官答道,“据医生说是心脏疾病,加上年纪大了的缘故。”

孙纲听了这个消息,心里不由得有些难过。

自己从穿越到了这里,尽管孙毓汶的名声其实并不好,但孙毓汶和李鸿章一样,在很多方面都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是自己同慈禧太后的中间人,他后来成了华夏共和国参政之后也一如继往的继续支持自己,因为同姓的缘故,自己又被他认作晚辈,现在冷不丁的听说他故去了,心里还真就不怎么是滋味。

据后世的史书记载,孙毓汶甲午战争结束后就因病乞休,后来于1899年在家中去世,因为自己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孙汶又多了几年阳寿,想到这里,孙纲悲伤之余也感觉有些好笑。

“孙老既然故去,部长也不必太难过,”王士珍看着报告的军官离去后,对孙纲说道,“京里因孙老故去会生什么变故,部长应该注意一下。”

孙纲点了点头,孙毓汶去世后出现的中央政府权力空白应该如何填补,确实现在就应该有所考虑了。

孙毓汶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其实还不算大,孙纲现在担心的,是李鸿章一旦不在了,会在中国政坛引起什么样的震动。

据原来的历史书记载的,李鸿章是在“庚子国变”之后抱病北上,周旋于列强之间,在和约签订之后不久,便于月7日溘然长逝。

现在,因为自己这只从后世穿越来的“小小蝴蝶”的关系,时光已经进入了李鸿章仍然健在,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蝴蝶副效应”了。

没有李鸿章的帮助,自己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

为了中国能够走出这段艰难的路程,李鸿章也必须得坚持下去!

孙毓汶的去世也让孙纲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自己自从穿越到了这里,已经过去七年了。

自己现在,应该是过了三十岁的而立之年了。

可自己现在的面貌,和实际年龄是非常不符的。

他感觉到时间在自己的身上,似乎过得比正常人要慢。

同样的事其实也生在爱妻马玥身上。

她比自己来得要早,现在也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的容貌看起来,虽然也有了一些变化,却并不是太显著。

也许是因为穿越时空的关系?

这是他心底最深处的秘密,他没有和任何人讲起。

至少对自己和爱妻来说,这绝不是一件坏事。

自己的时间越多,就越有希望实现自己的强国之梦!

他可不想象历史当中的李鸿章一样,在衰朽之年还在痛心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点点的陷入沉沦。

王士珍看着孙纲脸上表情阴睛不定的样子,可能是以为他担心谁来做“替补”,便对他说道,“以我看,参政这个位子一旦空出来,恐怕会有很多人眼热,京里京外恐怕少不了一番争斗。”

王士珍的话让孙纲收回了思绪,他点点头,说道,“依聘卿你看,谁来补这个缺好?”

王士珍微微一笑,说道,“部长难道觉得这个缺是非补不可的么?”

孙纲听了他的话,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初政务院参政之设,是为了平衡地方与中央的权力,避免清时中枢权威衰落,一任督抚之自顾封疆,同时也是怕地方猜忌,中央过度集权。”孙纲说道,“此制乃国家大乱初定时之暂设,非永久不变之制,泰西诸国多无此类政制,如果将来国家真正走上正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暂时变更的。”

(五百八十四)史司博士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五百八十四)史司博士

部长所说不错。参政之设本无定制。乃一时权宜之计士珍说道。“所为者。国家政治由乱而速安。政权迅速交接。不蹈我中华历朝易鼎时战乱纷争之覆辙也。此为我和国与前此诸朝更替之最大不同也。我华夏自古每至神器更易之时。下皆有一场大乱。虽一朝之内亦不免。生民涂炭。惨不忍闻。盼我和国的此一良好开端。不至有江山兴替。百姓皆苦之事。且正象部长才所说。此等权宜之计。不可久行于世。将来当有所变更。以舆顺国情民意为上。”

孙纲点了点头。他明白王士珍话里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华夏共和国是建立在清王朝的废墟之上。虽然说没有经过象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崩溃灭亡整个社会“重新洗牌”时那样的战乱痛苦。但也算是浴火而生。王士珍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关于将来政权交班换岗的问题。可以说是十分有远见的。

看着孙纲的表情。王士珍笑着又补充道。“若异日我共和国有“伯里天德”(就是总统。这是中国人对“总统”这个词的特别音译)之制。敬岂无意乎?”

“现在说这个有点早了。呵呵。”孙纲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现在孙纲已经听出来了。自己的这个“龙眼珠子”的话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现在的华夏共和国政权。其主要权力由政务院执掌。而组成政务院的一位执政和八位参政。除了孙纲以外。象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谭钟麟王文韶等都是几近花甲之年的老人。多年从政。体力和精力都已经大不如前。一旦也都象孙汶一样故去的话。而又没有补充。自己这个年富力强又有相当强的人脉和极高军事威望的年轻参政。应该是接掌国家政权的最合适人选了。

其实不光是王士珍这么想。李鸿章本人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

政务院成立之初。李鸿章力主孙纲作为参政之一进入政务院。其实就是想让他将来接自己的班。

不然的话。根据中国多少年的帝制老传统。他完全可以想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当中的一个来接班。

即使到了后世。好多国家表面上打着民主共和国家的旗号。实际上实行的也还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王朝帝制的那一套。

孙纲看着王士珍。两人相视一笑。彼此读懂了对方的眼神。都没有再说什么。

几天后。“永宁”号装甲巡洋舰回到了旅顺口海军基的。

由于天气已经转冷。北洋舰队的大部分舰艇已经南下香港避冻。并会合南方的三支舰队进行联合作战操演。孙纲在到达旅顺时给四位舰队司令发了电令。要他们派舰至南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