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2 / 2)

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历次对外反侵略战争都取得了胜利,避免了历史上大量对外赔款的悲剧,大量货币财富聚集在民间,没有流出中国,如果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可以把这部分闲置资金都集中在国家的手里,能够有效的解决国内的发展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当然了,甚至还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军费。

在后世,许多人每每谈到近代中国向外赔出去的银子,说这些数以亿记的银子如果不赔出去的话,可以买多少个北洋舰队,又可以买多少枪炮,扩充多少军队等等,言之凿凿,论之有据,说者悲愤,听者痛心,可空谈之余,若能知耻后勇,发愤图强,为国家做些实事,也还可以;但若是只图嘴上说说痛快,骂过之后依然故我,可是与事无补的。

而现在,孙纲终于有机会把这些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了。

“刘省三在奉省开采多处金矿,正在招商,漠河金矿现在也已改为商办,我已经命令他们所交利税皆以黄金支付,这样一来还可以收上来更多的黄金,这国债发行就可由咱们自己来办,而不用求那些洋人开的银行了。”李鸿章看着孙纲说道,“这国债铁定了由北洋实业银行和通商银行一起承办,不会涉及洋人的银行,赫德那个家伙肯定不会甘心,就得靠你想办法给银行和度支部保驾了,呵呵。”

孙纲点了点头,李鸿章当年为了大清朝廷的财政收支可是没少在外国人面前低声下气,这回他终于可以挺起腰杆和外国人说“不”了。

李鸿章说起赫德来也提醒了孙纲,赫德一直对控制中国的财政相当的有兴趣,当年就曾经提出来由汇丰银行承办中国的国债发行,后来因为国内反对声音过高而作罢,现在的他未必不会还有这个心思。

“这个晚辈晓得,交给安全总署好了。”孙纲说道,“安全总署曾经破获数起大案,也缴获了不少的黄金,这些都可以拿来作为发行国债的准备。”

“如此甚好。对了,你在国外发行公债募集军费的事,是用什么做抵押的?前些日子你不在的时候,有好些报纸把这个事给报出来了,说北洋以矿税或是盐税向外国人抵押发行的公债,而且买的船都是二手的,有靡费国帑之嫌,”李鸿章说道,“有的报纸则替你鸣不平,现在还在打嘴仗呢。我知道你是什么抵押也没用,只是和洋人签了个什么协议,可这个协议的内容,不涉及到什么国家利权问题吧?”

收藏为什么不动啊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四百八十七)还得另想办法

“协议的中心内容是我国帮助在俄国境内的犹太人经由我国逃亡,允其在我境内营生,并承诺我国在五年后彻底打败俄国。'。'”孙纲想了想,还是把协议的主要内容告诉了李鸿章。

“难怪他们肯这么帮你出钱,你这个空头支票开的好啊。你当初说的应对办法,原来是这个。”李鸿章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听闻俄国境内的犹太人有百万人之多,若都流入我国境内,我国恐难负担啊。”

“这个晚辈考虑过,俄国人不会轻易放走他们的,他们想要到达我国,不知得历尽多少苦难,有如当年土尔扈特部从俄国东归我国,五人中能有一人到达就是幸运的了,”孙纲说道,“他们不会马上一下子都来,而且我们把他们安置在诸如蒙古及库页岛等地广人稀之处,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压力。”

“怪不得你急着要收回库页岛,原来是这么想的。”李鸿章想了想,说道,“如此也好,听说犹太人擅于理财经商,若能入我国经营,也可为我民生之助。只是,你弄的这个协议,究竟是空头支票,老夫和英国的那些犹太财团也有过接触,彼等嗜利轻义,未必肯在这个没有实利抵押的营生上多下本钱。他们一开始可能答应,过后未必不会反悔,很可能还会要我们以利权相抵,到那时候,你可怎么办?”

李鸿章的话提醒了孙纲,自己光顾着满世界弄钱了。却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件事中途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犹太人是最会经商地民族。他们是不会在这里白白的等上五年地!

如果他们想要抵押的话,而自己又不想把国家利权拿出去作交易,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个抵押的事情,等我们几个老的议议看看,他们已经认购了多少咱们的公债?”李鸿章问道,

“约有一亿银元。”孙纲答道,

“不行就只有拆东墙补西墙了。”李鸿章叹息了一声,说道。“毕竟,这俄国人一天不倒,我中华就无一日安宁,为子孙后代计,也只有如此了。”

孙纲听了他的话,小心地看着老头子,没有说什么。因为他没明白老头子说的这个“拆东墙补西墙”是什么意思。

“咱们现在是能走多远算多远,天底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愁什么?”李鸿章看到孙纲地神情有些恍惚的样子,不由得笑道,“老夫当年就是这么一步步的走过来的,你将来也是一样。”

他欣慰地看着孙纲。说道,“老夫现在看见你,就象是看见了当年的自己一样。”

孙纲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面前的老人,这才发现老头子比以前又显得苍老了许多,虽然老头子的精神头还很健旺,但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

孙纲猛地想起来了一件事,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子。

据后世的史书记载。在“庚子国变”之后。李鸿章抱病北上收拾残局,在签订了“辛丑条约”后不久。就于1901年9月27日带着无尽地遗憾溘然长逝了。

对于这样一位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人,却在后世遭到了无数人的唾骂。孙纲想起来,心中就没来由的感觉到心痛。

从自己穿越到这里,可以说举目无亲,眼前地老人某种程度上在他的心里,充当的是父亲的角色,眼见着他在自己面前一点点的老去,孙纲在心中忽然生出深深的不舍。

“现在不象大清朝那会儿了,您可千万保重身体。”孙纲说道,

“放心吧,现在没有了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这里也就不那么累了。”李鸿章指了指自己地心口,呵呵笑道,“老夫还是能多活两年地,呵呵。”

两个人正在那里说话,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却兴冲冲地走了进来,手里居然还拿着一柄金光闪闪的宝剑。

“父亲,看,这是安全总署任署长送我地宝剑,听说是原来宫里边的东西,被人偷到了外边,他们追辑乱党的时候追回来的。”李经方把宝剑递给了李鸿章,看了看孙纲,打了个招呼,笑道,“呵呵,敬茗也在啊。”

李鸿章接过宝剑,抽出来看了看,孙纲也仔细地看了一下这柄宝剑,这把宝剑的整个剑身有九条金龙镶嵌,剑面金光流动,剑鞘为鲨鱼皮鞘,也嵌有盘曲金龙,华美异常,只是没有看到铭文,不知道是宫里什么时候做的,是哪位皇帝用的。

“听说是当年外国人做的,献给皇上的生日礼物,父亲海军大阅时正好可以佩带,”李经方对李鸿章说道,“很合适的。”

李鸿章不可置否的“嗯”了一声,目光还落在宝剑上,嘴上却问道,“外务部的事都办妥了?”

“东省界约已经换约,现在是板上钉钉了。”李经方说道,“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一事,各国意见多有相左,现在还在协商中。”

“哦。”李鸿章点了点头,对孙纲说道,“你有事就去忙吧,不用总过来,马上要海军会操了,万国阅舰式之举行,为我国前所未有之盛典,够你操心的了。”

“是,那晚辈先告退了。”孙纲起身给李鸿章敬礼,冲李经方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李经方好象没有想到李鸿章看他来了就让孙纲离开,他不由自主的一举手,似乎想要和孙纲说些什么,但错愕之间,还是没有说出来。

孙纲走出了屋子,似乎隐隐听到了李氏父子的争吵声,他知道是为了什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