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罢,心中暗叫不妙:这李进忠虽不是为逼自己出兵征剿江陵王而来,却给自己出了个更大的难题。
假设昨晚果然是太妃和长宁母女合谋捅出的乱子,于情于理,自己都万难阻挡李进忠查案拿凶;然而,倘若因此废黜了她们母女的封号位份,父皇生前只留下这么一位尚还待字闺中的亲生女儿,和亲吐蕃之大计岂不要化为泡影?
刹那间,皇帝的额头也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李进忠许久听不到皇帝入宫拿人的旨意说出口,知他内心必是极不情愿在这紧要的当口处置长宁长公主。
但势到如今,他作为新任的中书令,文武百官之首,又是受害的苦主,如果一旦松口,为了成全皇帝的心意,有意放对方一马,那么,自己以后就将在众人面前完全失去威信,难以在朝堂之上立稳脚跟。
因此,纵然是明知皇帝心中作何打算,李进忠也难以后退半步,只能硬挺着静等皇帝的决断。他甚至替皇帝着想,心中已暗暗在众宗室的女儿中找寻起长宁长公主的替代人选来了。
“据朕所知,孔雀金丝线虽出自太妃的故国林邑,然此物作为多年以来的贡物已进奉多年,在宫中并不只是太妃母女处才有此物。晋国公仅凭一缕丝屑便断定太妃母女是刺客背后的主使之人,是不是轻率了些?”皇帝咬紧牙关,试探着问道。
他明白,依眼前的情势,唯有寄希望于太妃母女不是行刺李进忠的主谋,才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也是最理想的结果。
李进忠听到皇帝为了使长宁长公主免受惩处,竟然质疑起自己来,不由得恼将上来:连一个与皇帝尚未见面的新入宫嫔妃遇刺,皇帝一怒之下,还将含冰殿所有的当差宫人、宦者杀了殉葬。自己身为有定鼎之功的当朝宰相,半路遇刺,皇帝非但没有任何的安抚表示,反而替自己眼看就要抓到手的嫌犯开脱起来,两相比较起来,怎不令人齿冷心寒?
第三十七章 烈女奇谋(二)
他怒极而笑,语调寡淡地反驳道:“老臣在宫中办差多年,这点儿规矩还是懂得的。自打老先帝爷当朝时危不全兴兵作乱算起,林邑依附于强邻吐蕃,孔雀金丝线已有近三十年不入大明宫。因此,先帝收复长安,张氏入主中宫后便立下规矩,六宫嫔妃之中,唯有皇后和贵妃能用此物。陛下有如此一问,老臣心中倍感惶恐,难道惠、丽两位贵妃也要置老臣于死地吗?”
皇帝的脸“腾地”一下直红到了耳根:这老儿竟一点儿面子也不肯留给自己,哪里还有做臣下的样子?为掩饰内心的愤怒,他转向一旁侍立的王保儿,高声责骂道:“裴百药到了没有?父皇百日大祭的日子就在眼前,耽误了朕的大事,小心活剐了你们这些个目无君长的奴才!”
李进忠对皇帝的恼羞成怒、指桑骂槐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仍旧淡淡地说道:“目下禄光庭已将南内和长公主府围了近两个时辰,陛下再不下旨的话,老臣保不准彼处会陡生变故,到了那时,一切可都晚了。”
皇帝蓦地想起那晚在毓秀宫听景暄说起纳珠嫁入张门的事来,倘若张氏残党早已与太妃母子有所勾连,行刺李进忠即便太妃母女不是主谋,她二人必也是知情之人,如果真是那样,纵然要临时更换和亲人选,也只能在所不惜了。
转念联想到这一层利害关系,皇帝稳了稳繁芜的心绪,正要应李进忠之请,开口降下入宫缉凶的旨意,只听殿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省监谢良臣一路脚步踉跄着跑进殿来。
谢良臣为人向来以稳重、谨慎著称,即便是三个月前平定张氏宫乱的当晚,李进忠也未见他如此惊慌失措过。
“良臣,发生什么事了?为何如此惊慌?”不待皇帝张口,李进忠已一把扶住谢良臣。脱口问道。
谢良臣大口喘着粗气,上句不接下句地向皇帝禀报道:“南内监传来消息……太妃她……要以身活殉先帝……”
皇帝和李进忠迅速对视了一眼,仍是李进忠开口问道:“你把话说明白些,太妃是要随先帝而去。还是已经……”
谢良臣因跑得过急,片刻间难以缓过气来,听到李进忠的问话,只神情焦急地先摇了摇头,又使劲儿点了点头。
“什么?人已经死了!”皇帝和李进忠心头俱是一凉。
“内臣禄光庭有要事求见吾皇!”未等殿内众人从紧张不安的气氛中回过神来。殿口处又传来一个声音。
“快,叫进来说话!”皇帝说不清是悲,还是惊,疾声吩咐道。
禄光庭毕竟是专管稽核不法的内寺伯出身,远比谢良臣撑得住场面,他神情凝重地走至阶前,撩衣跪下,有板有眼地冲着皇帝三稽首,这才直起身来说道:“内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皇帝以为他同谢良臣一样。也是为了太妃猝然离世一事前来请罪,轻轻叹了口气,冲禄光庭说道:“朕才得知太妃为父皇殉节的消息,此事与禄卿无干,平身说话吧。”
不料禄光庭并没有起身,仍跪着说道:“长宁长公主和太妃一道归天,实系臣办差不力,恳请陛下赐死。”
吐蕃和长安朝廷和亲修好,赤德赞普即将迎娶长宁长公主的消息在逻些城中不胫而走。接连数日,吐蕃的王公大臣。富商臣贾们纷纷前往馆驿拜访上邦使团,争先恐后地托睦王殿下向即将成为吐蕃蒙末(皇后)的长宁长公主致意。
尽管与吐蕃和亲修好的使命顺利达成,纳悉摩不知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也不再查究来兴儿的真实身份。使团的逻些之行眼看就要圆满结束,可来兴儿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千里跋涉、屡次历险,竟连母亲的确切下落都没打听到,怎不叫人感到烦闷和失落。他称病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应酬,一个人关在房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