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嫣华赞同的点点头,“是呀,市面上的大米,竟然供给不足了!
从十八铜钱一斗米到二十铜钱一斗米,用了三年的时间,从二十铜钱一斗米到二十五铜钱一斗米,仅仅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我知道,在上京的米铺子里,普通百姓吃用的大米都是同样的价格,老爷子,一年多的时间,米价就上涨了这么多,你就没有觉得不妥?”
张老板满心都是苦涩,他不是蠢笨之人,他隐隐约约知道自己好像一不小心就撞破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情里,如今听到舒嫣华的问话,他叹息一声,“收上来的米价比往年高了不少,卖出去的米价自然也就要高上不少。”
怪只怪米价几铜钱的上涨,实在很难入他这等大商贾眼里,以至于一直到今天舒嫣华提出来,他才恍悟。
米行里的米,都是在乡下收上来的,如今收上来的米贵了不少,自然是乡下的米已经供不应求,才会导致价钱上涨的。
如果是收成不好,收上来的米价上涨是应有之义,可这几年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市面上竟然供不应求,这背后代表的含义,让张老板四肢百骸都泛起了一股彻骨的寒意。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385章 果真如此
两人都没有说话,弥漫着一种令人觉得非常难受的、窒息的气氛。
张老板是心肝胆颤,舒嫣华是垂眸凝思。
半响之后,舒嫣华才出声问道:“老爷子,我看账本上,似乎没有陈粮的买卖?”
张老板摇摇头,“米行在上京的铺子里,又怎么会有陈粮?”
上京的百姓生活富足,哪里需要去购买陈粮?
舒嫣华默了默,片刻之后才道:“老爷子,不知您这些账本是否能借我几天?”
她需要将账本拿回家仔细的再查看,同时等她将心中的猜想证实了,还需要跟哥哥说这件事,那时同样也需要将账本上的数目给他看。
张老板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如果说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姑娘其实要账本根本不是为了查账,那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想到这姑娘的哥哥,想到那位英姿卓越的舒舍人,他微微颔首,“自然可以。”
既然眼前这位姑娘已经成为一品坊和米行的老板之一,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这条船是他自己死活要坐上去,如今是好是坏,都要承受。
舒嫣华起身福了福身,“多谢老爷子。”
张老板连忙摆摆手,“不必如此多礼,你有米行的三成干股,要查看米行的账本很是应该,这是应有之义。”
他将这一切都说成是为了查看账本,底下更深沉的寒冷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舒嫣华微微一笑,也顺着他的话接道:“是,华娘想看看每年能有多少银钱进账,看看可以买多少的首饰珠宝。”
张老板哈哈一笑,也站起身,“姑娘是否还有其他事?”
舒嫣华摇摇头,“没有了,今日真是多谢老爷子的帮忙。”
“好说,好说